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Protein&Cell告訴你:“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靠什麼被認可

隋明照
2019年08月14日13:3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Protein & Cell告訴你“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靠什麼被認可

  提起從零開始辦期刊的感受,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Protein &Cell(中文譯名《蛋白質與細胞》)主編饒子和形容,這個過程像是在“跑馬拉鬆”。

  英文學術月刊Protein &Cell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創辦,由Springe(施普林格)負責海外發行。自2010年1月起,該刊每月以紙質印刷和在線兩種形式出版,於2010年11月進入Medline(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數據檢索系統,2012年11月進入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引文數據庫。

  利用9年多時間,將一份具有純正“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辦到受國際學術界認可的程度,靠的是辦刊人獨具的選稿慧眼、嚴格的審稿標准、非營利的辦刊宗旨,而最終受益的是獲得了更多學術話語權的中國優秀科學家與中國生命科學事業。

  質量過硬才能贏得尊敬

  Protein &Cell期刊社的官網首頁中,刊名右側有4行滾動出現的英文,翻譯成中文分別是“同行評審”“非營利”“全球開放獲取”“為新星提供綠色通道”。這些被放在如同“報眉般”重要位置的關鍵詞也是這本期刊一直遵循的原則。

  基於“服務我國的科學和科學家”的辦刊初衷,Protein &Cell期刊社始終把提高刊物質量作為工作的重點。Protein &Cell團隊一直堅持——“要想成為一本國際認可的學術期刊,必須遵循國際學術出版基本的原則和流程。”為此,Protein &Cell期刊社按照國際最高標准要求自己,採用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最穩定的稿件處理系統,期刊內容完全採用全文國際標准結構化排版,實現了全文數字化排版,數據處理能力和排版水平均為國際最高標准,期刊上的所有文章都在國內外平台發表。

  Protein &Cell還擁有強大的編輯團隊。擔任主編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副主編包括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許瑞明研究員、牛津大學教授Bob Sim、清華大學教授胡小玉、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劉光慧研究員等。此外,期刊在由70余位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編委會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干細胞領域、神經科學領域、免疫學領域的領軍學者,保証稿件的高學術水平和審稿流程的高效、規范、公正,這些高水平人才為打造學術水平高、可讀性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期刊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2019年6月,知名科學自媒體BioArt創始人丁廣進博士正式出任Protein &Cell執行主編,代表了我國新媒體與傳統期刊的首次深度融合。

  同時,做一家非營利性的出版單位並堅持免費開放獲取是Protein &Cell始終堅持的目標。饒子和曾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國要辦科技期刊,我希望還是要基於科學,即以推動中國科技發展、推動整個人類科學的發展為目標,而不是以營利為目標。”

  長久以來的辛勤耕耘換來充分肯定,Protein &Cell獲得了很多榮譽,如2015年入選全國“百強科技期刊”,多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等。

  讀者的關注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反饋。根據統計,Protein &Cell雖然文章作者相當一部分是華裔,但是大部分讀者來自歐美,這一數據說明了這份期刊發表的文章代表了生命科學主流的方向和標准。

  著重為中國學者提供舞台

  Protein &Cell期刊社始終為處在激烈競爭的科研風口提供快速發表的通道,使華人科學家,尤其是我國的學者可以打破國外壓力,在世界上真正掌握學術話語權。更為難得的是,Protein &Cell期刊社在辦刊過程中,尤其注意為青年科學家提供綠色通道,已經發表了許多來自青年科學家的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文章。

  發展9年多時間,其影響因子超過7分,這一成績的取得也源於期刊社與作者的良好關系。創刊初期,大部分自由來稿並不符合發布要求,因此,約稿就成了期刊的主要文章來源。如今,Protein &Cell影響力大了,編委會上有編委提議“既然期刊拿到7分的影響因子,我們收文章就要按照9分標准了,不能再按照7分來收稿”。但期刊團隊認為這是不明智的做法,因為如果隻收符合9分標准的稿件,就得把很多老主顧拒之門外。實際上,辦一本期刊要把自己的定位找好,並相對穩定在一個檔次上,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過高要求對期刊也是一種傷害。Protein &Cell期刊團隊感言,辦刊不能隻看影響因子,還是要堅持辦刊目標,要堅守期刊的基本方向。

  對稿件質量的追求以及對國內科學家的關注,換來的是中國科學家的信任。去年,同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肺干細胞移植人體臨床實驗上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第一例成功的成體肺干細胞移植臨床實驗成功,這一實驗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研究團隊在Protein &Cell上發表了相關文章。事實上,關於這項工作的論文如果投到國外的期刊上也會順利發表,但是研究團隊選擇在Protein &Cell上發表,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國內科學家對國產期刊的認可。

  多角度創新體現人文關懷

  嚴謹的數據與論証之外,Protein &Cell用多樣化的欄目設置為學術期刊增添人文色彩,期刊發表的文章類型除了研究論文、綜述,還包括新聞評論、人物故事等。

  Protein &Cell有一個叫Recollection(回憶)的欄目,這個欄目旨在展示百年來對中國生命科學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為這個欄目撰稿的很多作者已經到了七八十歲的年紀,尤其是那些老一輩科學家弟子寫出來的文章十分感人。目前,這個欄目已經發表了百余篇文章,雖然這些文章的發表對影響因子沒有貢獻,但是從積澱學術文化、弘揚科學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欄目的文章受到了國內外科研人員的廣泛好評。不少讀者說,拿到最新一期的期刊時,他們往往會先看這個欄目下的文章。

  相信很多人仍然記得第一次通過顯微鏡看到細胞結構的驚喜,鏡頭下嶄新的微觀世界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瑰麗之景。作為一本特別關注蛋白質和細胞研究最新學術成果和發展動向的刊物,Protein &Cell的封面也充滿獨特的科技之美。Protein &Cell的封面制作、內文版式均採用個性化定制,在設計上力求將科學與人文藝術有機結合。

  除了注重視覺呈現效果,為了提升期刊的國內外影響力,Protein &Cell還為推送科研成果進行了多渠道宣傳,優秀文章會通過Nature、Science海外推送平台以及科學網、推特和臉書賬號等平台及時發布。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