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學術期刊數字化怎樣擺脫束縛

高欣
2019年08月14日13:3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術期刊數字化怎樣擺脫束縛

數字化革命背景下,傳統紙質學術期刊在面臨巨大挑戰的形勢下,還擁有諸多發展機遇。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是傳統紙質期刊轉型的必經之路,如何採用數字化手段改善學術期刊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方式,已成為學術期刊出版單位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當然,學術期刊在數字化轉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如傳統學術期刊社對數字化出版認識不足、學術期刊版權問題長期難以解決、學術期刊出版單位與數據出版商之間利益分配不均等。這些問題不能較好解決,必然制約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

做真正數字化的轉型實踐

數字化出版不僅表現在形式新、數字化,還是一種獨立、無依靠的出版形式,開放存取(OA)學術期刊出版模式中,許多OA期刊或OA文庫均與學術期刊數字化特征一致,表明OA是一種數字化的學術期刊出版形式。以往紙質的學術期刊,通過將其導入數字化出版平台即可實現學術期刊產品形態的數字化及傳播途徑的網絡化,若學術期刊未實現管理過程的數字化和內容生產的數字化,也不可將其稱為數字化學術期刊,也就是說,仍以紙質學術期刊為基礎的數字化產品和以網絡為媒介進行傳播的學術期刊,不能視作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

當前的科學技術和出版編輯方法使得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變得更加可行,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的優勢具體表現在:學術期刊出版耗時大大降低,許多科研成果均可在短時間內被人們接收,便於受眾及時了解學術研究進展﹔學術結果從生產到傳播過程均為數字化,呈現出學術研究成果具體、形象,有助於增強學術成果生產者與接收者間的知識交流。

在內容創作方式上,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可以將學術期刊中涉及的圖、表及文字等其他資料合理整理匯總,整合成數字化的學術文獻。學術期刊內容創作應注重多媒體展現,可將編寫要點、創新點及圖表標題的注釋採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

數字化轉型戰略不能少

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同類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起點、進度和資源佔用差異較大,不易統一出共同的轉型路徑,但總體上應保持學術質量為首要、內容資源多元化為核心以及移動優先的轉型戰略。

堅持學術質量,創新學術期刊產品形式。數字時代,國際化學術競爭形勢嚴峻,學術期刊的出版應滿足受眾對科研成果的需求,在保証學術期刊質量前提下,逐漸發展不同數字化環境下適合互聯網發展的學術期刊內容,使學術期刊數字化進程由簡單向復雜邁進,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應以質量為首要前提,為受眾提供有高價值的學術產品。高質量的學術期刊資源是構建學術期刊品牌的基石,在數字化發展環境下,對學術資源的掌控和整合整理能力越強,學術期刊的競爭效應就越強。

同時,學術期刊可應用二維碼和超鏈接等技術,豐滿學術期刊的呈現效果,提供生動的圖文聲像附加資源,將學術期刊的深度和廣度大幅度增強,較好地適應數字化、碎片化、個性化和直觀化的閱讀需求。

此外,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實施移動優先戰略。互聯網發展迅速,使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移動新媒體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方向。我國大部分群體的閱讀媒介已轉向手機。因此,學術期刊的數字化轉型也應適應手機閱讀特點,建立適應手機閱讀的移動化採編系統、閱讀系統和互動系統。當前,已有部分學術期刊採用在線採編系統和網刊系統,實現在移動手機端投遞稿件、審查稿件和論文傳播,但大多數過程仍需要在電腦端完成。閱讀學術期刊時,部分學術期刊需要全文下載才可閱讀,因此,手機閱讀受到限制,需要深度發展適合手機端的數字化學術期刊格式。數字化學術期刊在向用戶提供專業性強的內容時,也可採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台推送與學術期刊相關的學科資訊。

注重內容更要注重服務

學術期刊是學術交流的主要平台,但隨著融媒體技術發展導致多元的交流模式逐漸興起,將融媒體技術與數字學術期刊結合,可方便受眾學術交流。這其中,微信具有信息發布速度快和互動性強的優勢,在學術期刊數字化轉型中應用較高。數字化學術期刊通過注冊微信公眾號與受眾互動交流﹔學術期刊在微信平台上發布精選文章,受眾在閱讀后作出評論交流。融媒體平台在受眾與學術期刊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橋梁,便於數字化學術期刊在融媒體環境下探索自身發展道路,如《探索與爭鳴》《法學研究》《世界地震工程》等期刊在微信公眾號方面營銷效果比較好,日瀏覽量在5000—10000次。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為受眾提供什麼學術內容及如何更好地開發學術資源成為融媒體時代下學術期刊出版需考慮的重點。數字化學術期刊不僅應提供內容,還應提供線上線下的售后服務。因此,數字化學術期刊在加強內容生產與傳播互動間,應構建用戶數據庫,不斷向用戶推送最新的學術內容。

數字化浪潮中,若無法對自身優秀學術資源進行多次開發利用,就無法使期刊內容受到用戶的接收和認同,那麼,學術期刊的出版價值就會減弱。因此,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期刊社需要對自身擁有資源實施集約整合,且在對學術期刊內容整合時將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考慮其中,進而推出具有指向性的出版內容。

數字平台採用數字技術實現對學術期刊數字出版資源的合理整合,數字平台可提供數字出版物和發行渠道,便於數字學術期刊廣泛流通和提升收益。數據庫與其他數字期刊網站相比,具有信息處理技術強、信息安全性高和發行渠道多樣的特點,數字平台對數字學術期刊的銷售和管理亦可增強學術期刊創作者的權益和著作權的保護。

加強合作掌握市場主動權

不同類型學術期刊內容的選題策劃與期刊目標受眾相關,為增強學術期刊的閱讀量必須提升期刊選題的創新型。發揮各期刊自身的特點,是提升期刊影響力和收益的關鍵方法。因此,學術期刊內容選題應注重學術性和創新性兩方面,其中,創新性表現在與當前其他同類學術期刊的差異性方面,更能吸引用戶的閱讀和投稿,保証學術期刊投稿來源的穩定和高質量。優秀的策劃應緊密聯系學科現狀,緊跟學科前沿信息並深入探索不同選題深層含義。可設置特色專欄提升學術期刊亮點,吸引學科專家關注,帶動學術期刊數字化發展,增強其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學術期刊出版方通常在數字出版產業鏈中作為生產環節,即使掌握期刊的核心內容,但由於缺少自有銷售渠道,受已經成熟的數字期刊網絡平台制約嚴重。面向競爭日益激烈的學術市場,擁有信息傳播最新動向的學術期刊需轉變思維,將自身轉變為綜合性商務平台,發揮自身優勢,將不擅長事務交給專業平台,從而通過合作掌握市場主動權。

業界可以嘗試將學術期刊出版方整合在一起組成學術產業聯盟,以聯盟形式與數字技術研發機構和數字平台運營商進行有效合作,創新出學術期刊出版獨有的數字出版系統,在學術內容生產、發布和經營管理方面設置模塊,構建全面數字出版平台,將整個學術期刊的資源打造成全新的數字學術期刊出版產業鏈。

數字化發展背景下,若學術期刊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缺少突出的品牌塑造能力,那麼,其市場影響力也將受到制約。學術期刊在品牌塑造過程中可採用新媒體推廣手段,在數字化媒體平台中發起冷知識科普,帶領受眾揭秘行業學術研究,既能改變媒體傳播語境,又能實現期刊品牌化發展。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