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推出“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全媒體系列報道
接受烈日“烤”驗 融出新聞溫度
“站在大馬路上不到5分鐘,汗珠便順著額頭、臉頰、脖頸往下流,臉上的皮膚被炙熱的陽光暴晒得生疼,更不用說地面反射的高溫讓周圍的空氣如熱蒸汽般難耐。再看看路面執勤的交警們,面龐被晒得黝黑,脖頸被晒得發紅,制服經汗水浸濕出現的褶皺像一條條蚯蚓般趴在背上。‘這麼熱的天,怎麼受得了?’‘哈!不流汗不晒黑能叫交警嗎?’”
連日來,安徽多地遭遇罕見高溫天氣,7月下旬至今,合肥35攝氏度以上累計時長與體感溫度均居省會城市榜首。面對極端高溫天氣,《安徽日報》策劃推出“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全媒體系列報道,通過動態消息、調研報道、新聞時評、圖片專題、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現一線勞動者的敬業堅守,勾勒出驕陽下最美勞動者的身影。
早發力 牢記職責“能擔善擔”
高溫要持續多久?電力供應能否保障?《安徽日報》不僅推出《我省昨日出梅將迎持續高溫 合肥以北地區需做好旱情應對》等動態消息報道,報道全省各地保障電力供應、抓農業生產等最新動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還將筆、鏡頭、話筒對准交通警察、環衛工人、建筑工人、電力工人等,如《酷暑搶修,隻願為你送去清涼》《看,堅守路面的“烤”驗》等報道,給受眾以身臨其境之感,直觀表現了奮戰在高溫一線的普通勞動者用汗水保暢通、保運行、保安全、保民生。
高溫下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安徽日報》每期報道均配發時評,關注勞動者背后的人性關懷和制度保障問題。如《從“戰”到“避” 科技來助力》中寫道:“從有‘噴霧大炮’之稱的多功能抑塵車幫助環衛工人降溫除塵,到智能巡檢機器人迎峰度夏與電力工人一起保障供電,再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管理交通秩序……記者在採訪中欣喜地發現,科技進步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不再直面高溫。”這些層層遞進的評論放大輿論、發人深省,提出關愛勞動者要立足長遠、立足細節,讓“感動”化為“行動”。
重融合 全媒呈現“動情傳情”
這一組組、一篇篇報道,充分運用“文字+圖片+視頻”形式,在“報、網、微、端”全媒呈現,無論是字裡行間,還是每一幅圖片、每一幀視頻,均體現了新聞的溫度。
安徽日報移動端報道配發短視頻,真實的同期聲採訪和人物的特寫鏡頭更能打動受眾。《這一群人,每人半天要喝6斤水!》微信端報道中,1分多鐘的短視頻展現了“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的“苦與甜”——烈日下汗如雨下清掃路面,忙碌之余方能在“環衛驛站”吹吹空調、吃口西瓜﹔《烈日暴晒下,有這麼一群和時間賽跑的人》短視頻,用炙熱的陽光、綠色的田野和農民赤腳在田裡勞作的真實畫面,生動詮釋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勞。
《驕陽下 你的身影最酷》這組攝影圖片以光影藝術,捕捉了多個群體在高溫下的工作瞬間。汗透衣衫的交警、用汗水洗臉的建筑工人……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瞬間,均抓拍到位,展現了人文情懷和圖片背后的溫度。
形式各異的報道通過新媒體傳播開來,引發網友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網友“傲雪紅梅”留言說:“正是因為有這些辛勤勞作的建筑工人,才有今天美麗的城市!”
煉“四力” 體驗式採訪“用心走心”
“早晨7點,有一群人,已經穿梭在鋼筋混凝土之間1個多小時,他們身著的長衣長褲已經汗濕了兩三遍,戴著的特制手套像是從水裡撈出來的。”《汗水映焊花 熱浪鑄匠心》中的短短幾句描寫,就道出建筑工人們工作的艱辛。在這篇報道移動端上的短視頻中,展現了新聞背后的故事:幾名記者正戴著安全帽沿著腳手架爬到工地最高處,雖是早晨,一刻鐘不到,衣服卻全濕透了。
在這組全媒體報道中,記者與清潔工、維修工、交警、農技員等採訪對象一起,接受烈日炙烤,感受熱得燙腳的大地,細細觀察、默默記錄,專心抓捕鏡頭、精心拍攝畫面,衣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剛進檢修庫,記者就感到熱浪襲來:它們郁積在密閉的室內難以散發,如同一張無形幕布籠罩在四周,聚集在身邊,把檢修庫變成了‘桑拿房’,讓人沉悶、凝滯。”《“特工”盛夏出擊 敬業姿態最“燃”》裡這段描寫就來自記者的真實體驗,使讀者真切感受到特種設備維修員那“蒸籠”般的工作環境。
評論員下基層採訪,是《安徽日報》踐行“四力”的一大特點。以往,評論員根據記者採寫的稿件,搜集資料后撰寫時評。而此次,評論員下一線,與高溫下的勞動者肩並肩,增強了感性認識,讓評論更能有的放矢、貼近受眾。《實實在在的關愛同樣責無旁貸》《“最美背影”需要你我的關懷》《堅守平凡亦不凡 擔當奉獻最美麗》等評論或手記,寫出了對勞動者真切的感情和對保障措施實在的思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