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歡樂頌》編劇袁子彈:青年編劇要葆有初心

2019年08月19日06:5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歡樂頌》編劇袁子彈:青年編劇要葆有初心

  懷孕9個月的袁子彈在家中接受直播採訪。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焦敏龍/攝

  因《歡樂頌》而一舉成名的青年編劇袁子彈一直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成功者”。在她看來,衡量一個編劇真正的價值在於,是否有獨屬自己、無可替代的好作品,而名氣只是附加的獎勵。

  初入行時,同為編劇的父親袁克平曾經問她,“孩子,如果一輩子不紅,你還願意寫作嗎?”

  “願意。寫作是一件艱苦、嚴肅,卻又充滿神聖感和使命感的事,值得為之而奮斗。”她這樣回答。這句話成為袁子彈的職業信念,也是她全心投入編劇工作十幾年的寫照。

  袁子彈出生於湖南邵陽的一個小縣城。她的父親袁克平是國家一級編劇,堅持編劇寫作幾十年。袁子彈從小受父親影響,對文學懷有一種天然的熟悉和喜愛。

  在袁子彈心裡,與父親的關系亦師亦友,印象中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和父親聊唐詩宋詞,探討人生。前不久,由父親編劇的《大江大河》熱播,她在微博裡寫下這樣一句話,“我是極少數小時候把爸爸當偶像,長大后依然能把爸爸當偶像的人。”

  但袁子彈最初未想過“子承父業”。大學畢業后,袁子彈進入一家薪水不錯的廣告公司工作,成了上海一棟高端寫字樓裡的白領,每天過著“朝九晚十”的忙碌生活。初入職場,與周圍的精英一比,她自覺平庸,備感迷茫,開始思考如何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一個偶然的機會,袁子彈受邀重新創作某制片方一個幾近放棄的項目,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用一周的時間寫出了6000字的劇本。結果,對方對劇本很滿意,她因此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個編劇合同。

  在那之后,她一邊工作,一邊寫劇本。夜裡10點多加完班回家,她倒頭睡三四個小時就趕緊從被窩裡爬起來寫作,早晨8點,再去上班。這樣的狀態維持了半年后,她才辭職做了職業編劇。

  在袁子彈的作品中,既有《國歌》這樣的原創劇本,也有《歡樂頌》這樣的改編劇本。在她看來,編劇作為文學的一種,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從非科班出身到作品廣受好評,她最切身的體會是,編劇的故事情節構造能力、台詞創作能力至關重要。

  圍繞故事情節構造能力,她談到,編劇對文學作品加以改變創作時,需要多方考慮各種情況,比如原著是否適合影視表達﹔如何將作品中冗長的心理描寫改編為可供演員表演的具體情節。

  圍繞台詞創作能力,她總結出,文學創作可以通過大量的心理語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但編劇必須通過對人物行動的刻畫展示角色形象。如何“刻畫”,主要靠台詞創作,“看一個編劇台詞創作方面是否成熟,首先是能否做好台詞的自我區分。”袁子彈說。

  如何避免人物台詞千篇一律?她摸索出了這樣一個經驗:對筆下的角色進行精細化考量,精准界定誰話多、誰話少,誰以長話長句為主、誰以短句為主,每個角色的說話風格是哪種。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思量,她的改編劇《歡樂頌》裡才有了曲筱綃和關雎爾這兩個話風迥異的角色。

  袁子彈深知觀眾看劇的關注點主要在故事情節,但她創作時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關注點,就是人物台詞必須“自証”——每個角色的行動、語言必須合乎人物邏輯,“這需要編劇盡可能多地了解世界,不能隻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

  當下國內編劇行業普遍實行“團隊作戰”,而袁子彈為了保持作品的相對統一性,堅持“單兵教練”。盡管孤軍奮戰的效率會慢一些,但她珍惜每次創作機會。每當作品創作完成時,她會習慣性地通讀一遍,查漏補缺,力圖使劇本更加完美。

  從廣告行業轉戰編劇行業,袁子彈歷經剛入行時“是否適合長期從事這個行業”“能否靠寫作養活自己”的自我懷疑,也有過“作品能否得到應有的待遇”“自我審美是否與市場脫節”等種種困惑。她覺得,創作者一年創作幾百萬字,很孤獨,也很累,若沒有外界的鼓勵和喝彩,很難堅持下去。

  在長期的角色創作過程中,她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或將人物拉近自己,以期塑造一個真實飽滿的角色﹔或沉浸在劇本人物生活裡,試圖讓自己與角色共情。

  在編劇這一行摸爬滾打這些年,她最忌諱的就是寫著寫著就“寫油”了。她說,大多數文學創作強調原創,作者是帶著創作沖動從自我出發去寫作的﹔而編劇一開始就是奔著產品去的,所以很容易從心理上把作品當成可營利的“商品”,這就需要編劇在創作初心和收視率、廣告植入等各方面做妥協。

  近幾年,國內編劇行業新人輩出。她始終認為,一個編劇的基本修養首先是具備文通字順的文字功底,能夠比較精准、特色化地進行自我表達。其次是在長期的生活中,注重結合自己的悟性、人生經歷,培養良好的寫作審美。

  袁子彈建議編劇新人首先要綜合考慮自己是否有從事文字工作的興趣,其次要有耐心,做好長期奮斗的思想准備,抓住每個機會,做好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寫作初心,不受名利干擾,在有限的條件內選擇適合自己的題材認真創作。

  2018年,袁子彈懷了二胎,但這一年她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筆,直到臨產,她仍在工作。她告訴記者,不停止創作,是因為自己珍惜每一次劇本合作機會,也因為自己的表達欲望從未中斷。(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焦敏龍 尹海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