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跨越時空的回信》:以書信連接歷史與現實

郝天韻
2019年08月21日13:4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跨越時空的回信》:以書信連接歷史與現實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江西衛視推出了原創研發的紅色人文季播節目《跨越時空的回信》,通過解讀烈士家書,邀請烈士后人講述英雄故事,寫下一封跨越時空的回信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節目播出后,先后獲得中宣部《新聞閱評》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聽監看》的肯定,同時,在行業內和受眾中產生了較大反響。

  在第一季收官之時,第二季已正在火熱籌備之中,預計將於9月4日開播。日前,在《跨越時空的回信》研討會上,來自業界、學界的代表以及烈士后人們再次聚首,總結節目得失,聽取各方真知灼見,為節目的下一步制作再助一份力。

  親情回信 真情把握

  “把回信作為一個由頭、一個線索、一種連接歷史和現實窗口的構思非常巧妙,這是了解歷史的通道。”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表示,時空是一個通道,時間是它的長度,空間是它的半徑,這裡流淌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是一種革命先烈追求使命、追求真理的真摯情懷。

  “回信的方式可謂是神來之筆,信件可以讓人從容不迫地娓娓道來,當事人能在回望中一往情深地追憶,回信的現實情感躍然屏幕、直逼人心。”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制片人孫金嶺說道。對此,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表示,從讀信到回信完成了當代人與先烈們的交流,表達了當代人對英雄的致敬、懷念與追尋。節目以書信的名義完成了紅色基因的傳承,拓展了對書信本身的表現,在血脈基因的傳承以及實現更廣闊、更深遠的精神追求上做出了積極探索。

  “真實既是本節目的特點,也是振奮人心的力量所在。”袁國平烈士后人袁振威表示,烈士們的一封封家書將英雄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對親人的無比眷戀生動地展示在了億萬觀眾面前,節目所展示的先烈英雄業績是我黨、我軍、我們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真實寫照。

  “所謂真實,那就是節目的形態是非虛構的,它所呈現的是大量存在的歷史事實和真實人物。所謂感人,親人或后人直接跨越時空的回信實屬罕見,整個敘事過程中大量生動細節的存在更是難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說道。

  “現在很多節目外表喧鬧絢爛,但是真正能做到平靜之中顯示力量的作品實在不多,這種力量來源於信息的獨家性、細節的感染力。既然我們有獨家信息就應該充分利用,不管用什麼樣的形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勇如是說。同樣,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楊乘虎也表示,《跨越時空的回信》讓觀眾感受到久違的感動,一種刻骨銘心的情感力量。節目在史料中找故事,在真情中塑造和加強傳播效果,並通過讀信和回信的方式,以獨具特色的中國書寫文化構建了一個跨時空對話的渠道。面對革命先烈抱以什麼都熟知但也未知的態度,做到了史料的再度發掘,因為節目需要這樣強大的資源支撐。

  傳承紅色基因 助力主題教育

  “隨著時光的流逝,為革命犧牲的共產黨員和仁人志士們的感人事跡、傳奇故事正在被人們淡忘,特別是青年群體。加之,江西是革命的紅色聖地,作為根植於江西這塊紅土地上的江西廣播電視台,也一直想為烈士們做點什麼,為這個時代記錄點什麼。”江西廣播電視台總編輯馬玉玲說道。

  “這檔節目做到了平靜之中顯示力量,有大巧不工的一種力道。”周勇認為,這個節目透露了特別多獨家的細節和信息。同時,能夠感覺到節目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敬畏之心,作品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感染力,完美呈現了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和認知。在此基礎上,通過多時空的延展,使節目具有了更廣闊的意境。

  陸地表示,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角度看,《跨越時空的回信》是一種警示,是今天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建設一個良好又高效的“洗滌劑”,能夠洗滌人們的心靈。“自己不僅是講述者,也是受教者,結合當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做到了教育往心裡走、深裡走、實裡走。”吉鴻昌烈士后人鄭吉安說道。

  “這是推動主題教育高質量、有特色、走前列的有為之舉,值得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廣大黨員群眾對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的深刻認識。對照革命先烈先輩,為主題教育找差距、明方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劑和最好的教科書。”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盧大有表示,節目把黨史與電視媒體深度融合,革命先輩的理想、信仰以及朴實情感直擊心靈,而至親回信更是回應歷史觀照現實,潤物無聲。《跨越時空的回信》讓黨史從厚厚的書本中走出來,讓紅色資源活起來、亮起來,讓紅色基因融進去、沉下去,使黨史教育更加入腦入心。

  節目創新驅動 擔當媒體責任

  “網絡時代,傳統主流媒體傳統的、單向的、獨白式的、灌輸式的引導方式亟須改變。《跨越時空的回信》就是一個全新的嘗試,甚至這種嘗試值得被推及更多傳統主流媒體進行借鑒。”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劉俊表示,該節目以脈脈溫情和塑造共同體的方式改變了中國傳統主流媒體表達智慧的方式,是一種語態和表達智慧上的努力,也是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的努力。

  “《跨越時空的回信》回應了中國電視節目創新和前行過程中究竟是以傳者為中心還是以受者為中心,是以市場為導向還是以傳者追求為主體的問題。”俞虹表示,中國的電視節目已經開始主動尋求自我發展,以堅守與創新的姿態在穩定前行,並且有了較強的本土化改造能力,開始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創新與追求,真正走向了以自主原創節目為主體的時代。

  “節目主旋律向上,表現手法新穎,感染力強,改變了我們過去對英雄宣傳中規中矩的印象,做到了對英雄全新的認識。”江西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白文鬆表示,《跨越時空的回信》的創作充分體現了江西廣播電視台的政治擔當、使命擔當和責任擔當,也體現了江西廣播電視台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如何做到滲透式、刷屏式地強有力傳播?對此,字節跳動廣電合作總經理辛艷認為,基於大屏和小屏的差異,有必要將第一季節目中的12期內容進行二度創作,然后上傳至抖音、西瓜視頻等短視頻平台進行傳播。需要把更豐富的信息量、更直白的表述、更關鍵的字詞體現在標題、封面上,要在播出前、播出時、播出后形成宣傳矩陣。國家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表示,特別是在傳統教育、主題教育上,還要更多地針對年輕人。年輕人是國家棟梁,尤其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因此,怎樣把這些優秀的內容傳播給年輕人是值得不斷思考的。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