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記者再走長征路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心聲

2019年08月21日06: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再走長征路的記者心聲

  本報記者衛庶(后排右一)在榜羅鎮會議紀念館前,與老紅軍和老紅軍后人一起。(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陳振凱(左一)在爬夢筆山途中。(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陸培法(后排左二)在六盤山採訪。(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李貞(右一)在江西於都採訪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葉子(左一)在湖北十堰市鄖西縣採訪。(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潘旭濤(前排左一)在湖南桂東縣紀律文化中心參觀採訪。(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鄭娜(右一)在重慶綦江重走長征路。(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楊俊峰(右二)在陝西甘泉縣採訪。(資料圖片)

  編者按:為做好“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8名記者參加,接力走完全程。其中,記者部2名記者分別跟完了4個省份的採訪行程。

  採訪中,記者們跋山涉水、走村入戶,與紅軍后代交流,向黨史專家請教,鍛煉和提升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一路上,記者們追尋初心,大力弘揚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堅守恆心,深情講述黨和人民魚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激發信心,把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展現出來,把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熱情干勁調動起來。

  期間,記者葉子代表人民日報社記者參加中宣部組織的“記者再走長征路 遵義會址話長征”直播訪談活動,被新聞聯播、朝聞天下、中國之聲等媒體報道。記者衛庶期間採寫發布上百篇融媒體作品。記者李貞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微博等平台進行了視頻直播,《從這裡開始!探訪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總觀看量超300萬次。

  有了核心,才有勝利的方向和道路

  本報記者 衛 庶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的“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指出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作為記者,我有幸參加了再走長征路貴州、四川、甘肅三個省份的報道,渡大河、爬雪山、過草地,聽解說,訪紅軍后人,行程5100余公裡。一路走來,我們發現,紅軍走過的路沒有一條是平坦的,但又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擋住紅軍的勝利前進。

  踏平坎坷成大道。長征的轉折點在於遵義會議和苟壩會議、會理會議以來,我們黨逐步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兩河口會議確立了正確的北上路線,沙窩會議和毛兒蓋會議等堅持了北上路線。正是因為黨和紅軍有了核心,才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長征乃至中國革命才有了勝利的方向和道路。

  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一定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最重要的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尤其是要增強核心意識,堅定跟黨走。

  對方向的堅定和堅持

  本報記者 陳振凱

  有些巧合,在“記者再走長征路”活動啟動儀式的當天,按公歷算,是我35歲生日。在此之前,因感動於《北上》(劉統著)一書中描述的中共中央對方向的堅定和堅持,我決定報名四川段採訪活動,尤其要去看看定下北上方針的兩河口會議會址。

  7月25日至31日,我參加了“記者再走長征路”四川段的B線採訪活動。如我所願,我看到了兩河口會議會址。它是一座關帝廟,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然而就在這座小廟裡,中共中央定下了北上的方向。正因為堅守了這一方向,紅軍才贏得長征勝利。一個地方和地點,風景好壞也好,裝修豪華與否,它的歷史價值更多與這兒發生的事兒有關。而今這座關帝廟附近,已經修了面積很大的紀念館,方便一撥撥的人們前來體驗和思考。

  定下了北上的方向,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得到嚴格執行。為了強調和貫徹這一方向,中共中央又在沙窩、毛兒蓋等地召開會議。川行七日,最讓我震撼的,除了看到犧牲、看到信念、看到初心,是沙窩會議會址——在一棟藏樓的一樓,我看到挂在最前面的照片上寫著“張聞天35歲”。我今年35歲,他當年35歲。兩個35歲,我在新時代做自己份內工作,他在長征路和同行者擔起歷史重任。我所處的是中華民族日益接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他所在的是風雨飄搖民不聊生的舊時代。當時人“歷盡苦難”,才有今日人“收獲輝煌”。

  方向決定成敗。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已經定下方向。這個方向,寫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裡,寫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裡。堅信這一方向,堅定這一方向,新長征必將勝利。

  紅軍的詩與遠方

  本報記者 陸培法

  在一個陰雨的下午,記者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內,看到了一首題為《心願——一個藏族戰士的戀歌》的詩歌:“不合腳的靴子,是彩虹我也不要,感情不和的伴侶,是天仙我也不要。奔騰的雅礱江怎能倒流,離弦的飛箭絕不會回頭。我們共同的心願,是同紅軍走到底。心願!心願!長征到底!心願!心願!扎西德勒!”

  誰也記不清這個藏族詩人戰士的名字,這質朴而熾熱的情感穿越了歲月,永遠讓人刻骨銘記。

  1936年4月25日,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紅二、六軍團,從麗江的玉龍縣石鼓至巨甸沿江一線北渡金沙江,進駐當時的中甸縣,准備繼續北行,跨越雪山草地。他們大多是年輕人。據統計,這支紅軍部隊的將領平均年齡不足25歲,師以上干部大多20至30歲,普通戰士的平均年齡就更小了。這支年輕的隊伍在這裡翻越雅哈雪山,跨過拉咱壩草地。在戰斗中,160多名指戰員長眠於此。

  這些年輕紅軍們當時的詩與遠方,既平凡又偉大,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受百姓愛戴的朴實感情,將永載史冊。

  他們始終一往無前

  本報記者 李 貞

  很早之前,我聽過這樣一段故事:有人曾問鄧小平,長征那麼艱難凶險,你是怎樣走過來的?鄧小平說了三個字,“跟著走”。

  今年6月,我有機會跟隨“記者再走長征路”的行程,來到當年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江西於都,真切體驗了長征的艱辛與偉大,也第一次深刻理解了“跟著走”這三個字背后的深意。

  走,是一個簡單的動作,然而在兩萬五千裡長征途中,能堅持走下去,就是最不容易的事。眼前是長河、雪山、草地、高原,身后是敵兵圍追堵截,紅軍隊伍隻能連夜行進,或是專走人跡罕至的小路。我們採訪中,也來到於都祁祿山體驗了一段短短的“紅軍小道”。正值大雨傾盆,山路泥濘濕滑,谷間水流湍急。山裡橋不是橋,路不算路,滿是泥坑、碎石、樹杈,本就狹窄得僅容一人行進的路上,幾乎無處落腳。然而,我們所體驗到的困難或許還不及當年長征實際經歷的萬分之一。

  除了自然條件的惡劣,途中戰斗的犧牲更是慘烈。據老鄉講,有的戰役后,整條河都被染得血紅﹔有的戰士受了傷,怕敵軍搜查累及村民,就蜷縮在閣樓、草棚中一躲幾個月。許多戰士在出發前就已預見到,這必將是一趟艱苦卓絕甚至是有去無回的征程,然而他們仍然一往無前。有的戰士穿著愛人親手編織的草鞋踏上征途,卻再也沒能回到愛人身邊﹔有的戰士臨行前,在老母親的床前跪了整晚,以表不能膝前盡孝的愧意。

  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們,放下了個人利益甚至生死,心中懷著的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是對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是對光明未來的永恆追求。而這一切,具象化表現就是“跟著走”。我想,對於我們當代青年來說,這三個字背后的簡單、執著和堅定,也正是要繼承和發揚的一種長征精神。

  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訴說

  本報記者 葉 子

  “又走長征路去了啊?”這個夏天,同事朋友們常常問我的就是這句話。此次記者再走長征路的採訪活動,13個省(區、市)中我去了福建、廣西、貴州、湖北4站,一共24天的採訪行程。回想起來,雨水汗水淚水、歌聲笑聲回聲,崇山峻嶺、大江大河,挫折與犧牲、勝利與紀念,一個個蒙太奇鏡頭勾連太多記憶。

  與85年前那場史詩般的出發不同,我的長征之旅是從探索開始的。我們這一輩年輕人,對長征的印象幾乎隻停留在歷史書上的幾段文字,而在那之外,一連串的疑惑有待探索。老百姓為什麼相信紅軍、相信共產黨?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偉大轉折?如此懸殊的軍事實力對比下,紅軍長征何以勝利?

  作為記者代表參加央視直播“記者再走長征路 遵義會址話長征”節目時,我分享了三個關於橋的故事:紅九軍團出發前設立征兵處的客家風雨橋、湘江戰役時臨時搭建的浮橋、貴州省黔東南州八舟河上相隔不遠的新老紅軍橋。這些橋有的還在,有的不復存在,有的得到了新生,卻都能解答我的一些疑惑。因為它們是軍民魚水情深的見証,是紅軍戰士勇敢堅毅勇於斗爭的見証,是長征精神在今天不斷得到傳承的見証,更是理想和信念、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訴說。

  走過長征路之后再看長征相關的文字,我總是被打動,也更能理解公元1000年至2000年間,人類歷史進程中一百件重要事件,中國有3件入選,長征位列其中。我想,長征迸發出的激蕩人心的強大力量,是跨越時空、跨越民族的。關於這份不能忘卻的紀念,我們青年一代的記憶應該更加豐富。如此,才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才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正如登上婁山關所看到的詩句所說: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長征精神如此鮮活

  本報記者 潘旭濤

  6月27日,記者來到湖南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村採訪。中午時分,烈日暴晒,沙洲村廣場開闊沒有遮擋,很多行人走過廣場時一陣低頭小跑,趕忙沖進周邊商鋪,躲避酷暑。

  就在這時,廣場上架起了舞台,台下為觀眾撐起遮陽傘,一場演出即將開始。這是汝城縣“半條被子的溫暖”送戲下鄉活動。

  “半條被子”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半條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半條被子”的故事發生在1934年深秋,為了還原當時的情形,舞台上的4名女演員身著秋裝,在烈日下露天表演。她們每一個靈活的縱身躍起、每一次緊抱棉被后的幸福微笑,仿佛都在告訴觀眾,她們身處85年前的那個寒冷深秋,沒有烈日當空,沒有酷暑難耐,沒有汗流浹背。

  在採訪中,記者們常討論一個話題:長征精神在哪兒?它沉澱在戰火煅燒的遺跡裡,書寫在蕩氣回腸的史篇裡,更濃縮在無數“小事”中。4名演員烈日下的堅持,雖然不是轟轟烈烈的壯舉,卻讓我們看到,長征精神離我們很近,長征精神鮮活地存在於我們身邊。

  如果將85年前的那場偉大史詩比作一顆大樹,那麼一場場轟轟烈烈的戰役就是樹干,而那些感人的“小事”是一片片葉子。在湖南採訪,記者聽到很多這樣的“小事”:半條被子、一張借據、一隻竹碗、一口水缸……85年過去了,當地人仍能描述出故事的細節,這些“小事”跨越時空,讓長征變得離我們如此之近。

  讓他們的榮光永遠閃耀

  本報記者 鄭 娜

  7月14日至18日,我跟隨“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團在重慶進行採訪。重慶,與其他省市相比,在長征中只是很短暫的一次過境式穿插。主力紅軍在綦江隻停留了七天七夜的時間,沒有發生什麼大型戰役和標志性事件,可謂“這裡的長征靜悄悄”。

  基於採訪前了解到的信息,我心裡真是沒底,不知道這篇稿子寫什麼、怎麼寫。但是,幾天的採訪下來,我挖掘到了不少意外的“驚喜”。比如主力紅軍進駐綦江,與遵義會議其實是同一天,而這次過境綦江背后的戰略意圖,就是為了在遵義以北構筑防線,並且造成佯攻重慶的態勢,分散國民黨軍隊的注意力,保衛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比如主力紅軍雖然隻過境綦江,但在酉陽開辟南腰界根據地的紅三軍,最后與紅六軍團會師,發展壯大成紅軍三大主力之一,共同拉開了長征的序幕,等等。

  類似這些不為人們所熟悉的、關於長征“征前征后”的故事,通過這次採訪一下子浮現面前,引起我的思考。漫長的兩萬五千裡長征,從醞釀到出發到成功,除了有眾多關鍵性戰役與會議的推動,更是由無數默默行走的征途所組成的。他們不見得功勛卓著、彪炳史冊,但同樣在長征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把這些看上去“默默無聞”,實則“非同小可”的征途挖掘出來,展示出來,讓屬於他們的榮光閃耀在長征的歷史上,閃耀在今天的社會中。

  在他們的眼裡可以看到光

  本報記者 楊俊峰

  8月9日,記者到陝西省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採訪,了解到在象鼻子灣村發生的“雪地講話”的珍貴細節。

  “爺爺告訴俺,他心裡一直記著毛主席在雪地裡給紅軍講話的情景,直到去世。”今年83歲的賈生貴老人對記者說。賈生貴是陝西省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村民,從爺爺賈有旺到他這一輩,三代人一直生活在這個陝北小村庄裡。

  “爺爺跟我說,一支身穿灰色軍裝的隊伍來到我們村駐扎休整,他們的帽子上都有紅色的五角星。”賈生貴說,“爺爺說部隊在村口的大樹前開了一個會,一位湖南口音的領導站在土台上給大家講話。俺爺爺沒上過學,聽不懂說了些啥。隻記得當時的雪好大,特別冷,很多紅軍戰士衣衫單薄,有的戰士褲腿上的布都是一條一條的,根本遮不住寒,但他們腰板都挺得很直,在他們的眼睛裡,可以看到光。”

  紅軍走到陝北時,長征已接近尾聲。回想當時的畫面,真的很難想象,這群骨瘦如柴、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士兵們,就這樣完成了兩萬五千裡長征這一人類軍事史上的壯舉。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隻有依靠鋼鐵般的意志,對黨的忠誠以及對革命的崇高信仰,才能完成這段不可能完成的奇跡。因為他們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所以他們才能舍生忘死前赴后繼與一個又一個強大的敵人拼搏戰斗,並最終取得勝利。

  這就是初心的力量,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我們都應該堅守住這份力量,繼承前輩們的意志化作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磅礡力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