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3期

守正出新,讓評論彰顯獨特個性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減產為何卻增收?》創作心得

楊 凱 楊國棟
2019年08月23日16:54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守正出新,讓評論彰顯獨特個性

第28屆中國新聞獎電視評論類一等獎獲獎作品《減產為何卻增收?》,從選題到採訪、撰稿、編輯全流程突出一個“新”字,強化一個“正”字,新角度、新構思、新呈現,在接地氣的形象詮釋中豐富作品的表現力,提升作品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使黨的聲音影響和引領更多人群。

新聞評論 減產增收 守正出新

新聞評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同於新聞報道。它之所以存在和發展,是因為人們不僅需要了解新聞事實本身,還需要了解新聞事實產生的原因、發展方向及意義等。2018年11月,黑龍江廣播電視台的電視評論《減產為何卻增收?》榮獲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透過糧食減產卻農民增收的現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更注重質量、市場新需求及效益的觀點,為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的中國農業指明了方向。

回顧這篇作品的創作歷程,之所以能在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勝在守正出新上:主題重大,故事精彩,語言生動,堅守“正”字﹔推陳出新,視角獨特,形式新穎,凸顯“新”意。

守正為先:挖掘出有含金量的重大選題

“守正”是根基。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但前提是把握事物本質、遵循客觀規律。新聞採編的創新更是如此。2016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課題。其中,農業領域引導農民面向市場調整種植結構,成為各省市主要工作內容。這方面的報道多如牛毛,但是在眾多的新聞題材中,找到具有更強傳播力和引導力的獨家新聞,發出獨家聲音,更為不易。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10,調出量佔全國的1/3,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2016年,國家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黑龍江的農業邁入了新時代。作為省級主流媒體,在供給側改革這樣的新聞富礦中,挖掘出有含金量的選題,宣傳改革,助力改革,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1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當年糧食產量公告,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6018.8萬噸。如果從產量上看,黑龍江排名全國第一,這是條新聞,但沖擊力不夠,原因很簡單,從2011年開始,黑龍江每年都是中國的產糧狀元,而且遙遙領先第二名,這次第一並不意外。所以多數媒體沒有給予過多筆墨,只是簡單發了消息。發現好新聞既要有一雙慧眼,也需要腦洞大開。我們按照歷史脈絡,將黑龍江近兩年的糧食產量進行對比,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黑龍江結束了連續13年糧食增產的紀錄。黑龍江現代農業的步伐邁得越來越快,但這一年,糧食卻減產了,原因是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的玉米減少了,而減玉米,恰恰是黑龍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之一。這幾年,依靠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黑龍江農民的收入穩步提升,糧食減產會不會讓大家的錢袋子變癟?供給側改革究竟能給黑龍江帶來什麼?一連串疑問,讓這條新聞越來越有嚼頭。

就在我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主題如何表現的時候,來自省農業部門的一份數據,猶如及時雨,催生了這篇獨家新聞。這份數據顯示: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望突破8%,是近3年來增幅最快的一年。減產卻增收,這兩個新聞事實,充分說明了黑龍江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是扎實的,卓有成效的。

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站位高,發聲及時,是主流媒體的職責和使命。這篇評論,守正為先、主題重大、立意高遠,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堅定了全省農業系統干部和廣大農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信心,同時成為省農委向國家農業部匯報黑龍江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革故創新:豐富作品的表現力

“創新”是關鍵。為了豐富這篇作品的表現力,我們打破常規,在布局謀篇上,把評論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設小標題“為何要減少?”點出農業要發展,必須要調整結構﹔第二部分小標題“怎樣增加?”指出農業結構調整努力的方向﹔第三部分“‘減少’和‘增加’等於什麼?”告訴觀眾,供給側改革讓玉米生產獲得重生。

3種具體新聞事實的展示,不僅讓作品更有節奏,加深了觀眾的印象,還有力地揭示了黑龍江糧食產量降下來、農民錢袋子鼓起來的根本原因,潛移默化地引出了作品的觀點:更注重質量,更注重市場新需求,更注重效益可以為正在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中國農業提供方向。

為了讓作品更精准到位,更生動且具說服力,我們還改變過去屢試不爽的兩段論,即開篇的時候主持人按部就班引出觀點,結尾時升華觀點,提出展望,用主持人口述與大屏特技相結合的方式讓報道活起來。

稿件質量決定著傳播的成敗,我們先后十幾次對稿件進行大手術,並反復斟酌和修改標題,最初的標題是《黑龍江:發力供給側 農民增收忙》,這種標題味同嚼蠟,最后確定下來的標題是《減產為何卻增收?》,減產和增收放到一起,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評論要講理,要求庄重嚴肅,但嚴肅不拒絕生動。我們多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如“缺少市場導向的增產,就像不斷增重的包袱,持續地拖累著中國農業。”“老潘思來想去,決定不聽從農業部門和專家的勸告,在玉米這塊陣地上再‘堅守’一年。玉米產量佔黑龍江糧食總產量的六成多,農民收入的1/3來自玉米。少種玉米改種什麼呢?這就像讓二人轉演員改唱歌劇一樣難。”“原來備受國家呵護的玉米,被抱出‘搖車’之后,非但沒有成為市場的棄兒,反而成了熱銷的‘金娃娃’。”這樣的語言風格,讓這篇作品既庄重嚴肅、論証有力,又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貼近民心:給出最接地氣的形象詮釋

“貼近”是法寶。評論要面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內容和方式要力求接地氣、聚人氣,做到通俗易懂、貼近民心。隻有讓自己雙腳植入泥土,深入人民群眾,樂百姓所樂,急百姓所急,才能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感染力的作品,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

一般來說,重大主題報道,因為重大,往往觀點、數字、材料堆砌的多,見人見事的少,評論嚴肅有余卻吸引力不足。為了避免落入俗套,我們開了十幾次策劃會,確定了不追求宏大敘事與面面俱到,而是以發生在農民身上的改革故事為支撐、以專家和農業干部為兩翼的表現思路,實現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証有力的目標。

黑龍江調減玉米3400萬畝,力度全國第一。為了找到能夠佐証主題的典型,我們採取“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從之”的方式,在省市縣農業部門提供的典型中選了一批,在記者過去的報道中又選了一批。讓人沒想到的是,我們和農業部門心有靈犀,選擇的典型基本一致。在這些典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海倫市的潘和,他是黑龍江眾多種糧大戶中的代表,國家推進供給側改革,取消玉米臨儲收購,他偏不信邪,又種了一年玉米,結果被無情的市場,撞得頭破血流:

“那心情就別提了,我的天哪,都不知道種啥好了。我就不信邪,2016年,我就再種一年玉米,瞅瞅看啥樣。哎呀,到秋天一賣,三斤苞米沒換來一根冰棍兒。這火上的,腦瓜嗡嗡的,這牙也疼的……”而在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種上銷路緊俏的大豆后,潘和的人生迎來轉機:“這下種對了,到11月就已經賣空了,我從來沒掙過這些錢,2017年掙了80多萬,我們全家人太樂呵了。”

這樣一個小故事,這樣具有東北農民特點的同期聲,不但拉近了作品和觀眾的距離,而且生動地烘托了主題,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給出了最接地氣的形象詮釋。

深刻性是新聞評論的特點之一。既要有典型支撐,更要有專家點睛。黑龍江有耕地面積2.3億畝,2015年,有將近一半的耕地種的是玉米,面積、產量居全國第一。為了突出改革迫在眉睫,我們重點採訪了省農委的一名農業干部,他點出了黑龍江的痛點:“當時生產的玉米質量是一般的,特別是四、五積溫帶農民,為了追求產量,搞了一些品種越區種植。這就出現了水苞米。”為了增加作品的說服力,我們還在北京採訪了既有全局視野,又熟悉黑龍江農業的兩位專家葉興慶和楊英杰,他們不但回答了黑龍江糧食減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對黑龍江減產增收的做法和推進改革的成功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讓作品更權威,更具建設性。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台)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