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浸入式” 和 “思想性” 結合起來
現場評論是評論的一種創新形式,把“現場”和“評論”兩個不同的媒體工種融合起來了。一般而言,現場是記者所長,評論則是評論員的專業,前者傳遞信息,后者建構觀點。但在全媒體時代,這樣一種清晰的分野已不再能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現場評論適應了這一媒體融合的大趨勢,它用一種獨特的形態把具體的場景和抽象的觀點結合起來,在可感可觸的應用場景中建構思想、傳遞觀點。從這樣一種混合的屬性而言,現場評論就是要把新聞敘事的“浸入式”和主流評論的“思想性”結合起來。
現場評論要有具體的“場景”,給人以“沉浸式”體驗
有人寫了一篇《讀人民日報的現場評論是種怎樣的體驗?》,文中有句話:“評論中也可以出現人物,引用被採訪人的活態原話,還可以對人物及環境的關系進行描寫刻畫,一支筆亦能帶著讀者走長江路,甚至可以通過讀者的記憶和想象作為補充,達到了純現場直播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大家評價比較高的《一線視角》,往往都有具體的場景,給人沉浸式體驗。
領導表揚的幾篇現場評論,如《“沒有大象軍團,就打造螞蟻雄兵”》《竹海、石斛與鮮花的生態經濟學》等文章標題就非常有場景感。這樣的場景感,不是一種現象類的描述,而是一種不到現場就不可能產生的親切感,一種具體到能夠讓人沉浸進去的感受。採訪時如何捕捉場景和故事,進行適當的“非虛構寫作”,需要費一番心思。
現場評論要有“問題意識”,把評論的銳度、分析問題的深度和輿論的可承受度統一起來
分析以往的欄目會發現,那些大家評價比較高的作品,往往是寫真問題、真寫問題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扶貧,別忘了“涵養水源”》,講農村彩禮很重的問題,有一篇講環保督查中“切一刀”與“一刀切”的文章,講的都是群眾反映強烈、政府部門也已經重視的問題,這種類型的問題具有共識性。另外,哪怕在寫成績報道時,也要帶有問題意識。
現場評論《讓長江容得下“江豚之重”》,直面目前江豚的處境,數據稱長江流域有江豚1012頭,大幅下降趨勢得到遏制,但其極度瀕危狀況沒有改善,距離長江生態完全恢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現場評論切忌寫成地方的成績單,而應成為治國理政思考的一個起點。
現場評論要有“思想深度”,能夠頂天立地,具有普遍意義
現場評論必須要到現場去,但不能掉在一個地方層面,評論員應該把現場裝進中央治國理政這樣一個坐標中。現場評論要從地方來看中央大政方針,由此及彼、因小見大,從一個地方來回答整個國家層面的治理問題。這就具有了思想深度,而不會囿於一城一地。這體現的,正是評論員在現場而不是別的什麼人在現場,不是呈現給人們光禿禿的經驗,而是經過我們思想處理過的經驗。現場評論《落實河長制,關鍵靠制度》《河長制,關鍵在“河長治”》等標題都有這個特點。
現場評論的選題來源,可以採取“計劃”和“市場”兩個手段,既加強策劃,也鼓勵大家自發報選題。選題策劃的方向,是圍繞中央大政方針與地方或者行業貼近的方向,把中央精神細化為具體的選題,包括“我在長江”“河長制”和目前在做的“中國創造”系列,選題都是來自於中央精神。同時也要鼓勵計劃外的自發力量。好的選題不一定是規劃出來的,很多時候也許來自於評論員自己的妙手偶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