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教育成果初顯 學用結合仍需努力

張博
2019年08月27日14:3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成果初顯 學用結合仍需努力

  使用搜索引擎輸入“傳媒、教育、改革”等幾個關鍵詞,《傳媒教育的表面繁榮與內心焦灼》《多元化傳播格局下傳媒教育的創新與探索》《全媒體時代的傳媒人才培養》《探索新時代新聞事業人才培養》《傳媒教育拓展方向在哪兒?》《傳媒教育需“戒尺”而非“量尺”》……成百上千條名專家、學者甚至業界大咖們關於傳媒教育的觀點、文章便會呈現眼前,其中有三類觀點受關注較多。

  傳媒人才培養的理念需要轉變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曾表示,對於現在傳媒人才的培養不能再重復過去的教學方式﹔“教”和“做”的老死不相往來、“學”和“用”的楚河漢界情況不能再繼續。的確,在當今科技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下,傳媒課程的推陳出新隻能讓學生們在建立知識體系的同時感知媒體環境的新變化,但“學”和“用”的相守相離卻讓“學以致用”難比登天。

  因此,理論和實踐的有效連接就顯得十分重要。培養出8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美國斯坦福大學,設立“丹尼爾·珀爾紀念新聞實習”項目,讓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之余,還可以去《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樣的世界性大媒體平台切身體會“學”與“用”的關系。此外,該校還聯合已畢業的校友,成立了名為“Rebele Journalism Internships Program”的實習項目,用以幫助更多傳媒專業的學生可以盡早將理論和實際相連接,將所學化為所用。

  對於國內來說,天津工業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搭建了“天工雲”虛擬仿真平台,以此讓學生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將來在工作中面對突發報道情況的應變能力,使學生們在學校階段就可以實現學和用的有效結合。

  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完善

  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杜仕勇刊文指出,盡管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時代已遠去,但將書本上的內容投影到屏幕上的“形式變革”效果也並不十分理想,這就讓豐富且成熟的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然而,盡管各高校為此不斷引進人才,以充實師資隊伍,但想要在短期內實現師資隊伍建設的完善卻顯得不切實際,同時,大多數高校還具有教師需擁有博士學位的准入標准,這使得原本博士人數相對較少的傳媒專業面臨更嚴重的“資源”缺乏狀態,文學、語言學等其他專業的博士因此大量進入傳媒教育領域,而他們的知識體系並不完全匹配,讓傳媒教育從根本上實現轉變再次受到了遏制。

  此外,對於一些高學歷或已具有高職稱的教師來說,盡管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培養體系陳舊,不再適應當代傳媒新技術、新業態、新觀念,但年長的教師表現出不想學或學起來困難,年輕的教師則迫於在“充電”的過程中需要承擔學費和損失上課酬勞的雙重壓力,積極性也顯得不高。

  “因此,在高校傳媒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如果不實行靈活的用人制度,不改革教師評價和績效分配制度,延攬業界精英、引進高水平專家學者、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就是一句空話。”杜仕勇曾這樣表示。

  基礎培養需要強化

  盡管課程的創新、師資的強化可使高校培養出更加適應當下媒體需求的人才,但“在這個時代,你沒法去預測未來二三十年,你不能總教人用變來應對,要給大學生一些有底氣的東西”。著名新聞人白岩鬆曾這樣說。那什麼要變,什麼不能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曾強調,在學理與術理並重的育人環境中,應該培養既有較深厚的人文功底,又有較系統的新聞傳播理論,還具有使用現代傳播能力的復合型傳媒人才。

  不難發現,從過去單一的新聞教育發展到如今多元化的全媒體教育,再從學科教育轉向傳媒行業教育,其實傳媒教育近年來一直都在不斷地探索和變革。然而,優勝劣汰的法則告訴我們,隻有真正置身於時代背景下去思考傳媒人才培養的問題,才能在顛覆性改革中找到新機遇,培養出具有扎實新聞傳播專業知識的一專多能的全媒體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從而駕馭猶如脫缰野馬般的信息時代。

  (張博 綜合整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