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4期

詩樂與傳承:中華文明的多元呈現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典詠流傳》節目的傳播學分析

熊澄宇 張 虹
2019年08月27日15:28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詩樂與傳承:中華文明的多元呈現

摘要:“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經典詠流傳》以“經典”作為傳播的內容基礎,經由“詠”達到了傳播手段的升級,詩樂融合達到了“流傳”這一傳播功能的實現,進而建立了傳播主體與受眾之間的共鳴紐帶,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中華文明的多元呈現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凝練提供了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詩樂合一 文化傳播 媒體融合 多元呈現

在媒介發展史上,電視媒介的出現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使得文字、圖像、聲音等多媒體形態的傳播成為可能,可以相對真實地反映現實世界﹔同時,因其淺顯通俗的傳播形式、廣泛的受眾覆蓋面,電視節目在無形之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交往形態與文化傳播生態。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的融合創新被視為推進文化創新、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路徑。

在電視節目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作為國家級媒體,十分注重電視節目的文化傳承功能,推出了《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等高關注度的文化類節目,對於傳播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公眾文化素養與通識能力、擴大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8年初,央視整合優勢資源進行全媒體探索實踐,推出大型詩詞音樂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引起各個年齡層觀眾的廣泛關注﹔今年初,通過創新完善、升級更新,《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新春伊始獲得了“坊間傳唱”的現象級熱度。該節目作為中國本土創新的原生節目形態,不僅是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成為傳統文化現代傳播與中華文明多元呈現的一次有益嘗試。

《經典詠流傳》:文化類節目形態創新

通過電視進行文化傳播是中國電視媒介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民生活與社會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費需求,增強民族凝聚力、認同感、自豪感,成為文化類節目重返時代舞台的戰略背景。加之“限娛令”法規的出台,使得電視傳媒結構在娛樂綜藝之外開辟新的節目形態成為媒體自身創新的必然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年輕電視受眾群體的崛起,尤其是以“95后”為代表的“Z世代”的出現,使得淺層次、單一的娛樂節目無法很好地滿足觀眾對於“人文關懷”“內容意義”“知識獲取”“觀點交流”等意義型電視節目消費的需求。國家戰略、節目發展、意義訴求為文化節目的創新探索提供了新的空間。

文化類節目形態的不斷創新,是對國家宏觀政策的回應,也是電視媒體自身發展的重要實踐。從早年的《百家講壇》,到近年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再到眼下的《經典詠流傳》,延續的正是這樣一種創新思路。這些節目都在探索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舊的”“老的”“冷的”知識轉化為不同年齡層次公眾喜聞樂見的、生動的、鮮活的、可參與的熱門話題,以此回應公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消費需求,提升電視節目在文化傳承、輿論引導、價值凝練方面的媒介功能。

《經典詠流傳》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大型文化音樂類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由主持人朗誦並解讀詩詞背后的文化含義,由老中青不同年代的歌唱明星、普通群眾以及其他行業的不同人物等構成的經典傳唱人進行歌曲演繹,由傳唱人、其他嘉賓講述歌曲創作背景、時代意義,並由現場鑒賞團嘉賓穿插品鑒評析。整場節目在使用傳統的對話、朗誦、聲樂、舞蹈、燈光、舞台置景等演播室電視手段的同時,採用了微博微信傳播、二維碼掃描、外景切換等時空處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傳播效果。

《經典詠流傳》實現了文化類節目形態、內容、傳播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在形式上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內容上與當下生活時尚發展融合,傳播方式上通過“讀詩成曲”AI技術、“二維碼”互動、網端播放等多元技術創新,用更適宜年輕人的傳播方式,讓文化在公共流行中重獲生命活力。在3月16日播出的一期節目中,節目組運用全息投影高科技手段讓鄧麗君“重返舞台”,與小女孩劉潤潼共同演繹《但願人長久》,讓這首經典歌曲重回耳畔。作為本土原創的節目形態,該節目在形態創新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注重節目傳播的時代表達方式,同時也將傳統文化的意蘊融入節目之中,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解讀思想觀念,致力於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經典詠流傳》傳播學分析

從傳播學5W模式分析,《經典詠流傳》在內容、手段、功能(效果)、主體與客體方面均實現了創新:節目通過對以“經典”詩文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流行方式的“詠”唱,不僅傳播了文化知識、解讀了文化內涵,也呼應了公眾的文化需求,塑造了傳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共鳴,真正讓文化活化,讓文化“流傳”,實現了從傳統文化到現代傳播的轉換。

“經典”的源與流:構筑傳播內容的基礎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節目開場白中的這句話表明,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中,詩詞歌賦構成了燦爛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楚辭、老庄樂府、唐詩宋詞、小說傳奇,《經典詠流傳》以文學“經典”為傳播內容的基礎,進而通過故事講述、節目演繹、音樂改編、作曲搭配、解讀闡釋、專家點評的形式對“經典”進行加工。在節目中,以詩詞經典內容為基,進行了故事化、音樂化、場景化等不同策略的內容處理,很好地闡釋了“經典”的源(古典詩詞)與流(現代音樂)之間的關系。

其一,故事化內容。嘉賓、傳唱人等對詩詞的創作背景和深層意涵、作者的創作想法、詩詞改編作曲過程等等,均進行了故事化的講述,以電視化的語言,通俗易懂地傳達了“經典”詩詞背后的文化韻味。如由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克裡斯叮傳唱的《夢蝶:一百萬個可能》通過傳唱人講述自己的中國文化情結,表達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深深熱愛﹔其二,音樂化內容。在節目中,對於詩詞內容本身的音樂演繹,是通過作詞的改寫、擴寫、演繹等手法進行“內容再創作”而實現的,極大地拓展了原有詩詞內容的時空關系和情感關聯,如張靚穎《春夜喜雨》、王源《長歌行》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與古典詩歌在內容上的對話,拓展了現代人對詩歌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其三,場景化內容。對於電視藝術而言,傳統文化的呈現不限於詩詞歌賦,戲劇戲曲、國寶非遺、飲食文化、古代發明、家書信箋、書畫名篇等都是“經典”的素材。在節目中,對“經典”的場景化處理包括:利用大鼓、古琴、編鐘、琵琶、古箏、少數民族樂器等進行配樂,利用地方唱腔、戲劇唱腔、少數民族唱法等傳統演唱方式進行演繹,場景設置、海報宣傳均古色古香——小橋流水、高山大川、書畫藝術、楹聯畫壁、古跡古史等,以此豐富了觀眾對於“經典”的認知,提升了對於傳統文化魅力的感受力。

“詠”中的詩與樂:實現傳播手段的升級

“文以載道”,“歌以詠志”,在中國古代,“詠”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一定程度上“詠”將詩樂融合,代表著詩樂合一的內在關系,其體現出的“中和之美”被視為詩樂的精髓。①古代的詩樂關系體現在以樂府民歌、宋詞、元曲、明清傳奇等“可歌”之作為主要載體②,“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詩歌是古人主要的溝通方式、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以音樂為介質進行傳播是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詩中頗具特色的規律。③在詩樂的融會中,突出了審美過程中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感性與理性及各種形式美因素的協調統一。早在《尚書·堯典》中就記載④:“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認為可以借助“詠詩”的形式表達感情,實現“神人以和”的諧調之美。從最初的《詩經》時期,“詩”與“樂”混為一體﹔到《楚辭》階段以“樂”附麗之﹔至魏晉以降“詩”的聲律化﹔“詩”不斷由口頭吟詠的聲律之美而漸至於內部的意蘊之美,“樂”入於其內而化為其質,“詩”的深層具備了音樂效應,實現了樂化,在最大程度上表現了音樂效應。⑤

詩樂同源,人們常利用這兩種姊妹藝術的血緣關系,探討共同的藝術規律,互相借鑒。⑥對於《經典詠流傳》這檔節目而言,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復活了“詠詩”這一“詩樂合一”的傳統,通過將經典的古詩詞配合以現代流行歌曲和演唱方式,不限於抒情念白、搖滾民謠、戲曲唱腔、高音低音、合唱獨唱等多元形式,進而實現了從復古的“詠詩”到“唱曲”的創新。如無聲合唱團隻用一個“啊”字卻發出了最有力量的和聲,經過多年排練,登台演繹《畫·無聲》。

從傳播學的角度,“詠”這一獨具特色的傳播手段構成了節目形態最大的本土化創新:一方面,通過“和歌以詩”讓原本曲高和寡的古詩詞變成了當下的流行曲目,把對古詩詞的文化理解融入到歌詞中、曲調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提升了傳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對於音樂創作而言,經典的古詩詞中極具音韻、律動的節奏、韻律為現代音樂注入了活力。如新生代偶像歌手王源在談及節目對他的影響時認為,這種將古詩詞融入音樂創作的形式十分有益。很多經典傳唱人也表示將詩歌融合音樂創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留給流行音樂的一筆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詠”這一傳播手段不僅升級了節目形態,在廣大觀眾間傳播了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是,發揚了“詩樂合一”的音律傳統,讓現代音樂與古典詩詞相得益彰,互鑒共生,在文化傳遞和音樂創新上均到達了新的審美高度。

“流傳”的文與化:推進傳播功能的實現

電視傳播是一種“次生口語文化”的恢復,是一種感覺、一種“言語-視覺-聲覺”構建的公共會話。⑦從這個意義上,文化類節目建構的是一種基於視聽表達載體的“公共會話”,它以通俗的電視視聽語言,讓觀眾參與其中,共同認識社會百態,交流情感、實現共鳴。施拉姆指出,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有教育功能,⑧電視文化類節目兼具教育、審美與娛樂功能,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於《經典詠流傳》而言,“流傳”二字是制作方對於節目功能的期許。

通過“和詩以歌”的形式,節目的創新實現了如下的文化功能:第一,實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化,影響廣泛。數據顯示,《經典詠流傳》(尤其是第二季最新開播)引發全網跟進,形成現象級傳播。節目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6.2億,百余家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跟進覆蓋4億用戶,海外媒體報道鏈接達790條,曝光量超3.63億。⑨第二,節目受到各個年齡層受眾的喜愛,《苔》《墨梅》《春夜喜雨》《明日歌》《長歌行》等實現了刷屏式傳播,通過青年偶像的傳唱,以流行音樂的形式讓詩歌文化真正融入青少年的認知和生活中。第三,通過詩詞與音樂的形式,節目傳達了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家國情懷、奮發有為等精神氣節和風骨。如張衛健與中國地質大學國防生詠唱的《從軍行》歌頌了鐵血戰士的家國情懷,彰顯了節目的主流價值引領與意義共享功能﹔巫漪麗的《梁祝》傳達中國古典愛情的美好﹔王俊凱的《明日歌》表達中國少年惜時奮進的風貌﹔由警察夏鴻鵬和女兒夏雨霏演唱的《小鬆》表達深厚的父女情誼以及父母對兒女的期待等。藉此,節目實現了傳播功能,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第四,文化的流傳不僅跨越了不同的年齡層次,也跨越了國別。在節目中,羅杰斯姐妹、威斯康星大學古典文學博士克麗絲叮都是中國文化的愛好者,詩詞文化已經走出國門,成為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使者。如克麗絲叮在演唱《夢蝶:一百萬個可能》時談到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認同,認為西方哲學也深受庄子哲學的影響。

節目:構建傳播主體與受眾的價值共鳴

文化類節目本身帶有人文價值和情感傳播的維度:一方面,它有機地將電視的教化屬性和商業屬性統一於人文屬性,通過“視界融合”的雙向建構,實現價值觀念的重塑。⑩另一方面,“訴諸情感”“情感傳播”歷來是電視人文節目的傳播特質,但在積極情感日漸消弭的“后情感社會”,電視誦讀類節目的情感類型學開始清晰,從過去單向度的“抒情傳統”轉向場景化的“敘事傳統”,以“文字性口語”抵達“情感共同體”的范式重構。傳統文化類節目通過創新和融合發展,不斷實現著主客體之間的價值傳遞與情感共鳴。

《經典詠流傳》的傳播者主要包括主持人、點評嘉賓、經典傳唱人﹔節目的受眾除了現場的觀眾,還包括網端觀眾、二次傳播的潛在受眾等更為廣泛的群體。節目經由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的藝術家、偶像明星、歌手樂隊、普通人等,通過主持人的主持詞、嘉賓的故事敘述、經典傳唱人的現場演繹、音樂家的點評,結合自身的知識結構、認知體系、文藝感知,將經典詩詞轉化為故事、歌曲、對話,傳遞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看法、感受。節目力圖選取符合現代價值觀的經典傳唱人和品鑒點評嘉賓,如老一輩藝術家、中青年人氣偶像、國外中國文化愛好者、普通人,去傳唱詩詞中的深厚底蘊和情感,或是愛國愛家、或是弘毅果敢、或是友善敬業,通過這些實現與受眾的情感互動﹔又如點評鑒賞團的嘉賓——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通過旁征博引的點評,傳遞傳統文化與知識的魅力,廖昌永從作曲、音樂的角度給予點評,力圖打通現代音樂與傳統文化的聯結。

詩言志,詩是情感的體現。這種情感的傳播,構建了傳播主體與受眾的價值共鳴。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受眾通過屏幕上不同角色人物對於傳統文化、傳統價值觀的講述和詠唱,形成了自己的“共識、共情”。如在抗癌詩人白茹雲的分享詩中體會不屈服於命運的精神力量﹔在年逾85歲的著名鋼琴家巫漪麗老師的彈奏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在94歲高齡的潘鼎坤教授講述對聯詩詞中品味文化對人身心的滋養。最為重要的是,通過詩詞改編的流行音樂,受眾不僅感受到了詩詞文化的現代價值,也讓詩歌與日常生活發生了聯系,在歌唱中學詩詞、背詩詞、傳承詩詞文化。

從電視節目到文化傳承:文明傳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擔當

快餐文化時代,以傳統文化為特色的文化類節目卻因文化積澱和深沉思考而成為熒屏的熱點。尤其是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為代表的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不斷凝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實現了對中國精神的傳承。《經典詠流傳》創造性地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創新和解讀,不斷堅守藝術品質和文化立場,讓詩詞在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歌詠”“傳唱”,讓觀眾重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生命力,它代表著電視節目的融合創新,推進著優秀文化的現代傳播,提升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體現了中華文明記憶的歷史呈現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擔當。

《經典詠流傳》等優秀的本土原創節目,為業界和學界思考全媒體時代融合媒體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樹立文化自信等方面提供了經驗借鑒。

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為電視進行融媒體實踐提供了豐厚優質的內容資源。《經典詠流傳》瞄准的是詩樂合一的古老傳統,通過復活和更新這一傳統文化,讓故事、音樂、情感、價值通過節目傳達給觀眾,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再造轉化,是一次成功的原創探索。當前,中國電視節目呈現了本土原創和本土改造兩種創作類型。未來,電視節目制作機構和傳播者要不斷提升原創比例,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時期,拓展文化的解釋空間,在現代的時空中增加文化的厚度和寬度,借此提升本土原創節目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全媒體、智能化等新型傳播手段為傳播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平台和渠道。《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構建了“1+N”融媒體跨屏交互的創新傳播模式,變節目為產品,化觀眾為用戶,尤其是節目開發的“讀詩成曲”智能AI程序,讓“曲高和眾”成為可能,通過億萬個小屏,讓觀眾不再只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在欣賞經典的同時,人人都可傳唱詩詞傳播經典,反向輸出自己對於經典的“再造更新”。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全流程中的應用,不斷提升節目的制作效率和水平。可以期待的是,伴隨傳播技術的發展,文化的傳播將更加智能化、互動化、場景化,優秀文化也將在全媒體時代不斷更新、復活,廣為“流傳”。

電視節目應為中華文明的多元呈現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擔當。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節目要主動承擔起文明記憶與認同的構建、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功能,主動將中國電視文化的發展融入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責任之中。在新時期,《經典詠流傳》《朗讀者》《國家寶藏》等節目通過創新傳播形式,發揮著傳遞規范和價值、建構身份認同、凝聚群體認同的重要意義,並在價值層面融入了爭取文化領導權、實現媒體公共文化服務價值、重塑文化自信的戰略要求,從更廣的角度上,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還在承擔對外傳播、國際交往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就《經典詠流傳》而言,未來還應在以下方面實現突破:其一,在節目環節和流程的設置上,可緊密圍繞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主題作為生發點,嘉賓點評、傳唱人講述要更加緊湊、集中地闡釋經典源流與影響,拓展文化傳播的時空維度,提升節目獨佔性特色﹔其二,在媒體融合創新方面,盡管節目進行了互動性嘗試,但相對單一,應在電視、網、兩微等終端設置與受眾的交互環節,增加觀眾跟唱、抖音模仿秀等,讓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具接近性,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三,在對外交流方面,探索與更多的國家、地區(尤其是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開展文化交流互鑒活動,提升節目的國際化水平,讓經典的傳唱成為中國強音。

結 語

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重塑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強調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深入闡發文化精髓”“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等多項重要任務。電視制作單位、文化傳播結構、每一位傳播者和研究者,都應在盤活節目內容資源、拓展文化內涵、創新傳播方式、提升審美表達能力等方面,不斷求索創新,在激活中國文明記憶、重構媒體價值傳播和傳媒公共性上,有所作為和擔當。

(作者熊澄宇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虹系該院博士研究生)

注釋:

①劉冬穎:《論〈詩經〉與音樂的關系》,《求索》2004年第10期。

②陳文新:《從風、雅、頌及其流變看詩樂關系的三個層面》,《學術研究》 2004年第11期。

③徐明:《從〈樂府詩集〉看古代詩的傳播與音樂之關系》,《河北學刊》2002年第5期。

④慕平譯注:《尚書》,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30頁。

⑤葉太平:《“詩”與“樂”的相對運動——中國詩歌史別解》,《學術月刊》2007年第11期。

⑥李劍波:《格調說的文化底蘊》,《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

⑦(美)沃爾特·翁:《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7頁。

⑧(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寬譯:《傳播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頁。

⑨《經典詠流傳》節目內部數據。

⑩宮必京:《淺論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審美教育功能》,《現代視聽》2018年第4期。

陳文敏:《電視誦讀類節目的意義取徑與范式重構》,《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第7期。

劉俊、胡智峰:《多元類型的“井噴”: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內容生產的新景觀》,《中國電視》2015年第2期。

張愛鳳:《原創文化類節目對中國“文化記憶”的媒介重構與價值傳播》,《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