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量超過1億冊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受歡迎
圖①:六個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
圖②:李四光、竺可楨等著名科學家為《十萬個為什麼》撰寫的原稿。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出版了大量優秀科普讀物,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是影響巨大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是中國原創科普圖書著名品牌。自1961年4月推出,《十萬個為什麼》不斷推陳出新,至2013年8月出版了第六版,發行量超過1億冊,居中國科普讀物發行量之首。1998年,該書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五版(新世紀版)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時,被評為“感動共和國的50本書”之一。
1960年,我有幸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的主要作者之一,從此與《十萬個為什麼》結下不解之緣,參與從第一版直至2013年第六版所有版本的寫作。回顧《十萬個為什麼》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對於當今出版科普讀物也有些許有益啟示。
《十萬個為什麼》的誕生
《十萬個為什麼》的重要創始者,當數資深出版家、當年少年兒童出版社第三編輯室(即自然科學讀物編輯室)主任王國忠。1959年為了向國慶10周年獻禮,他查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圖書,發現數量很多,但都是幾萬字的小薄本。他和編輯到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學生愛問“為什麼”。於是從1959年年底開始,便准備著手編一套大型問答式自然科學叢書。王國忠動員編輯們獻策,在一塊黑板上讓他們寫下自己的設想。不知道是誰,寫了《十萬個為什麼》,得到一致贊同。
《十萬個為什麼——室內旅行記》是蘇聯著名作家米哈伊爾·伊林在1929年出版的一本書,很受歡迎。1934年,這本書在上海同時出現3種不同的中譯本,其中以董純才譯《十萬個為什麼》影響最大。新中國成立后,王汶、鄭繽、余詩琴的中譯本均以《十萬個為什麼》為書名。伊林在這本書裡帶領讀者進行一次室內旅行,從水龍頭到爐子再到衣櫃,邊旅行邊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諸如“面包裡面的小窟窿是哪兒來的?”“穿三件襯衫暖和,還是穿一件三層厚的襯衫暖和?”著名科學家高士其在1954年6月1日《人民日報》上曾用16個字概括伊林作品的特點:“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思想活潑,段落簡短。”
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寫了20余個“為什麼”,隻有5萬多字。王國忠決定打造一套《十萬個為什麼》,組成叢書。最初的計劃是出版5冊,即物理、化學、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編輯們深入到中小學,從孩子們那裡征集3000多個為什麼,使《十萬個為什麼》中的“為什麼”來自生活,貼近小讀者。
編輯部最初約請上海師范學校的7位老師寫了一年,可是書稿枯燥無味,像教科書。編輯們調整組稿思路,改為約請一批科學小品作家寫稿,把一個個“為什麼”寫成一篇篇文筆生動的科學小品。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是逐冊推出的。最早出版的是第一分冊,即物理分冊,在1961年4月出版。第五分冊,即生理衛生分冊,在1961年10月出版。物理分冊第一次印刷僅為5000冊。那時,少年兒童讀物起印數通常是2萬冊或者更多。物理分冊“試水”成功后,化學分冊在1961年5月第一次印刷就增至3萬冊。
《十萬個為什麼》出版,沒有舉行隆重的新書發布會,隻在新華社1961年5月21日關於“六一”新書的電訊中,有這麼一段:“《十萬個為什麼》分五集,‘六一’前能和讀者見面的是第一、第二集,書裡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啟發少年兒童去思考和探索自然的奧秘。”第一篇給《十萬個為什麼》以高度評價的書評,是1961年6月4日上海《新民晚報》發表的署名“言微”的《和孩子們一起學點〈為什麼〉》。“言微”是《新民晚報》總編輯束紉秋的筆名。他路過書店,從眾多的少年兒童讀物之中,發現了《十萬個為什麼》。當時,他隻讀到《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第二分冊,便給予這套叢書肯定。1961年8月10日,《中國青年報》開始選登《十萬個為什麼》,並寫了一段編者按加以推薦,在青少年中產生廣泛影響。
1961年8月至10月,少年兒童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十萬個為什麼》第三、第四、第五分冊,使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在五冊出齊之后,共青團中央主管的《中國青年》雜志(半月刊)在1961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上,選載了《十萬個為什麼》並加編者按加以推薦。從1961年11月起《北京日報》《大公報》《天津日報》《河北日報》《安徽日報》《廣西日報》等都開始選載,《十萬個為什麼》在全國遍地開花。
1962年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棟榕森”的“讀書隨筆”,文章的題目便是《十萬個為什麼》。“棟榕森”是出版家陳原的筆名。文中評論該書:“書凡五卷,不脛而走,可知人們多麼想獲得更多的科學常識了。”1962年3月21日,《解放日報》用三篇文章、從不同視角推介《十萬個為什麼》:一是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報道《〈十萬個為什麼〉大受歡迎》,同時刊登《十萬個為什麼》第一至第五冊封面﹔二是發表社論《培養孩子愛科學》﹔三是發表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王國忠的《熱情之花,協作之果——〈十萬個為什麼〉編輯札記》。
《十萬個為什麼》從誕生之時起,便依靠過硬的質量和獨特的魅力,被廣大讀者認可。
不間斷的修訂再版之路
《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總共8個分冊,總共收入1484個“為什麼”,105萬字,總發行量達到580萬冊,奠定了圖書的品牌基礎。
《十萬個為什麼》一炮打響后,少年兒童出版社收到了數千封讀者來信,提出了近5000個“為什麼”。為了適應讀者需要,少年兒童出版社很快決定修訂《十萬個為什麼》,從1964年到1965年出版了《十萬個為什麼》第二版。
第二版保持了第一版的科學小品文風,充實內容,按照學科門類分冊出版,使《十萬個為什麼》的內容系統化。第二版分為14冊,總共收入2003個“為什麼”,作者隊伍比第一版擴大一倍。
第二版的另一重大改進,是聘請諸多著名科學家擔任顧問,為每分冊審稿,以保証科學內容准確。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傅鷹、錢崇澍、蘇步青等,擔任《十萬個為什麼》第二版的顧問、審稿人。第二版的內容比第一版本更加豐富、系統、准確,是一個較完善的版本。
1980年,《十萬個為什麼》開始進行第三次大修訂,推出第四版。第四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大體上保持第二版的規模和創作特色,仍是14分冊,仍保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風格。1990年初,少年兒童出版社著手推出新的“續編本”,即已經出版的14分冊不動,增加新的分冊。“續編本”總共10個分冊,如此一來,《十萬個為什麼》第四版增加到24分冊。採取這樣“續編”的方式,好處在於保持了原版本的完整性,而“續編本”則全部是新增的“為什麼”。第四版發行的時間最長,從1980年持續到1999年,將近20年,所以第四版發行量很大,印數達3000萬冊。
在出齊《十萬個為什麼》第四版之后,1995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開始籌備出版第五版。因為在1999年出版,第五版通常被人們稱為“新世紀版”,有幾大特色:一是緊湊、簡練,從第四版的24分冊,縮減為12分冊﹔二是與時俱進,除保留原版中的基礎科學知識部分,刷新了2/3的篇幅,涉及50余個學科,3000多個“為什麼”,新增了環境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基因科學等最前沿的科學知識,總計300余萬字﹔三是強調科學家的作用,21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組成這部書的編委會,眾多著名科學家擔任各分冊的主編﹔四是首次設立索引資料分冊,讀者依照關鍵詞,可從資料分冊查到相關內容在書中的具體位置。
2011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開始啟動第六版編輯工作。第六版與以往的最大不同,是作者以科學家為主。第六版有115位院士參與前期策劃,21位院士擔任分冊主編。來自世界各地的700多位作者(大都是科學工作者)參與《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的寫作。2013年8月,《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亮相上海書展:全書600萬字,收入4500個問題,80%的“為什麼”更新,7000余幅彩色圖片。第六版共18冊,分為三個板塊,即基礎卷、專題卷、熱點卷。第六版提供了完整的基礎知識體系,展現全球科技和文明新成果,聚焦各個學科領域的前沿發現。
《十萬個為什麼》凝結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幾代編輯的心血,匯聚著上千位科學家和科普作者的精心創作,承載著數以萬計讀者的多年呵護。更重要的是,《十萬個為什麼》的發展之路,也是新中國出版史的縮影。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十萬個為什麼》不斷修訂再版,內容吐故納新,使這套叢書成為常青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十萬個為什麼》還會出第七版、第八版,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科學啟蒙讀物。
(作者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之一,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