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大國重器》用精細鏡頭拍出"工業制造之美"

艾修煜
2019年09月07日06:34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國重器》用精細鏡頭拍出 “工業制造之美”

用高清影像記錄中國新時代工業成就

一眨眼,轟轟烈烈的上世紀90年代過去了,時光進入了新千年。科技的發展以及自動化流水線的大規模應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勞動”。這一時期,盡管如《金牌工人》《東方大港》《百煉成鋼》《王進喜》《農民工》等以工人為描寫對象的影視作品仍不在少數,但整體上呈現平庸之態。

2007年,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搞得人心惶惶,然而,人們同時驚訝地發現,中國經濟居然保持了8%的高速增長,堪稱奇跡。2009年,肖紅霞、彭春霞、黃冬艷、邱小院、李春英、鄧濤、曹彬等七名年輕的外地來深圳務工人員的照片和簡短故事被美國《時代》雜志刊登。一夜之間,他們的笑容傳遍世界。《時代》雜志還把當年“年度人物”榜單上唯一一個獲獎群體頒給了“中國工人”。顯然,此時的中國工人已在朝向高精尖的大國工匠之路上奮勇前行。紀錄片《大國重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

【進城大潮】

《外來妹》

戲裡戲外,都是時代的影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社會進一步開放,人員流動增加。進城打工,成為很多年輕人的選擇,他們從農民或者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工人群體的一分子。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成為來料加工和進出口貿易的重鎮。在“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的共識中,全國各地的打工者、創業者雲集廣東,而本土的文藝創作者們也敏銳地發現了“外來工”這一新鮮題材。1990年,導演張良拍攝了一部名為《特區打工妹》的電影,這是我國第一部以外來女工為主角的電影。1991年,由廣州電視台攝制的10集電視連續劇《外來妹》也把目光投向這一群體,主題曲《我不想說》隨著劇集的熱播而紅遍大江南北。

《外來妹》塑造的外來務工者形象非常立體:六個從北方農村趙家坳來到廣東打工的女子,性格各異,經歷不同,最終也迎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有人經不起金錢的誘惑,走上不歸路﹔有人與本地人結婚,留在了廣東﹔有人又回到了趙家坳,因為感覺“金窩銀窩好不過自己的狗窩”……其中故事最為精彩的,是聰明能干的趙小雲(陳小藝飾),她從工廠小妹一路干起,做到拉長助理、拉長、生產主管,最后返鄉為政府創辦工廠並擔任廠長,是“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被生活感動了”,是該劇導演成浩創作該劇的初衷,“當時廣東經濟發展很快,出現了很多新鮮事物。外來工們進入珠三角,探求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們有付出、有得到,也有‘得不到’。”飾演“趙小雲”一角的陳小藝,當年每集片酬僅200元。劇集播出17年后,成浩與陳小藝在廣州番禺再聚首時,成浩憶起往事:“當時整個劇組的預算隻有50萬元。我們找到陳小藝,她問我拍這個片子‘給多少錢啊’,我說:‘我是導演,片酬最高,250元一集,你怎麼也得200元一集吧!’”沒想到,陳小藝當時一聽就犯了愁:“啊?中央台找我都給300元一集呢……”

不過,從籌備之初,導演成浩就對《外來妹》抱著極大的信心:“當時跟陳小藝、湯鎮宗他們幾個演員簽約的時候,我就許諾說,這部戲一定會紅,你們可以通過這個戲出名……這樣來誘惑他們。果然,《外來妹》后來拿了飛天獎一等獎。它確實是好,我還是心中有數的(笑)。”

放在時代大背景來看,《外來妹》的走紅實屬必然。有數據統計,1988年各地南下廣東的外來工人數突破百萬, 到上世紀90年代末突破千萬。1989年從河南新野縣來到廣東打工的王馨,就是這千千萬萬外來工裡的一員。與《外來妹》中的情節相仿,王馨跟隨村裡大隊組織的“打工隊伍”乘坐綠皮火車一起南下,之后進入東莞一家玩具廠。王馨對羊城晚報記者回憶說:“最不習慣的是飲食,因為我們在河南是吃面食的。”她的居住環境也跟《外來妹》中的宿舍場景相差無幾。好在辛苦總算有回報,工作第一個月,王馨就拿到了200多塊錢的工資,數額是在河南老家的兩倍多。

第一個春節,王馨攢了800塊錢給母親﹔1992年,她升任組長,月工資也漲到450元﹔1993年,王馨跳槽成為另一家工廠的車間主任,月工資有800元﹔1994年,她到了東莞厚街的一家珠寶店工作,月工資為1500元。在幾年的打工生涯裡,王馨學會了粵語,自學了電腦、會計,還考取了初級會計証。

1997年,王馨拿著辛苦積攢下來的幾萬元,與同在廣東東莞打工的兄長和弟弟等人一起開辦了一家貿易公司,實現了從一個普通打工者到企業創辦者的轉變。2005年,王馨回到家鄉新野縣投辦新廠,僅2017年一年,就給老家繳納利稅5200多萬元,她也在2013年和2018年兩度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跟《外來妹》中的趙小雲一樣,王馨從一個普通打工妹,逐步實現了人生的飛躍,書寫了自己的奮斗故事。

“《外來妹》裡的趙小雲,好像就是我的故事。我就是個地地道道的打工妹。”王馨說。

【時代新聲】

《大國重器》

紀實風潮,展大國工匠風採

2013年,高清工業題材紀錄片《大國重器》面世。紀錄片創作者們將鏡頭對准了裝備制造業中處於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的產業工人,真實展現了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夢想。總導演劉寶恆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要把這部頗為“硬核”的片子拍得接地氣並不容易:“工業題材片歷來都是不好拍的,一來場景多是工廠車間,二來跟許多觀眾的日常生活還是有點距離,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為了讓觀眾看得懂、喜歡看,劉寶恆及其創作團隊一方面主張用精細的鏡頭拍出“工業制造之美”,另一方面注重強調人物及情感:“人物故事和制造故事二者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的基本創作方向。”

《大國重器》推出后,不僅收視率高企,而且備受好評,一貫挑剔的豆瓣網友給出了8.8分的高評價,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也獲得了驕人的點擊量。這讓劉寶恆有點意外:“我們央視財經頻道出品的優秀紀錄片不在少數,但《大國重器》在當時還是創下了央視二套有史以來紀錄片收視的新高。”現在回頭看,他總結道:“不拍這個片子,我們也不知道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到什麼水平了。年輕人看了這個片子,自豪感被激發了,在工業領域埋頭苦干多年的工程技術人員更是振奮。”

創作過程中,劉寶恆也深深震撼於工人們的聰明才智和技術水平:“上海電氣有個女焊接工程師叫劉霞,她帶領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團隊克服了異種鋼轉子焊接這一技術難關,使得每根轉子可節約成本100萬元人民幣。這種焊接工藝本來隻有德國人懂,劉霞團隊攻克后,焊接效率還遠超德國人,西門子公司的專家也感嘆‘excellent’。中國制造業效率提高靠的就是這樣的工人。”

中國工人視產品質量為生命的匠心也讓人為之動容。“我們去拍唐山的高鐵工人,那裡有個再普通不過的工種叫做接線員,一列動車5萬根線、10萬個接頭,全部需要接線員手工完成。工作看似很普通,但必須達到100%零差錯。接錯一根線,整輛列車的行車安全都會受到重大影響。而每一個接線員都有專屬的記名簽,你的記名簽跟你接好的線和這輛列車永久捆綁在一起,什麼時候列車報廢了,你接好的線才跟你沒關系。如果這個列車一直在跑,這根線的質量一直跟你有關系,要一直負責到底。”在劉寶恆眼中,《大國重器》其實講述了一個“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制造故事”,這當中包含了幾代中國工人的貢獻:“中國的工業制造是有傳承的,沒有過去一代代工人的接力,現在這些高精尖的生產工藝也啃不下來。現在的工人很多都有大專以上的文化水平,還不乏擁有高學歷、高技術的世界一流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可以說,中國工人成就了中國制造。”

《大國重器》之后,越來越多的紀錄片用客觀真實的影像展現了新時代的工人群體。《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建設者》……一大批展現新時代中國工人形象的高分影片涌現出來。這些影視作品,從形式上、敘事角度上、解說風格上,都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觀看習慣﹔在內容和主題上,不單瞄准了“高精尖”的現代工業,還對傳統工匠精神進行了溫習和弘揚。劉寶恆表示:“觀眾愛看,有收視率,這說明工業題材非常有生命力。多年以后,我們通過這些作品回顧這段歷史,它是完全真實的,裡面蘊含著中國工人的精氣神。”

【片海拾遺】

《共和國不會忘記》

(1988年)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工業改革深入到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國有工業企業。電影《共和國不會忘記》講述地處川滇交界的華江鋼鐵公司生產出現滑坡,總經理田耕臨危受命,積極配合中央在華鋼實行承包制改革,終於使企業轉危為安。本片展現了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渴望》

(1990年)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因為一部電視劇《渴望》的熱播,這句話在上世紀90年代廣為流傳。作為一部轟動全國的工人題材電視劇,《渴望》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的一個裡程碑。該劇通過年輕漂亮的女工劉慧芳的形象,揭示了當時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劇集一經播出便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影響力直至今天。

《大國工匠》

(2015年)

《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一共8集,每集長度41分鐘,講述24位來自不同行業的當代中國工匠的人生故事,展示他們的職業絕技: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發絲的1/50,還有人的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片中的工匠們背景不同、年齡有別,卻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影片從小處著手,傳遞了“精益求精,謹守匠心”的正能量。

《我在故宮修文物》

(2016年)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由葉君、蕭寒執導,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一部三集紀錄片。攝制組進駐中國最為神秘的文物修復單位——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進行拍攝,以年輕人的視角探索古老的故宮,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的“復活”技術。作為一部講述“匠人精神”的紀錄片,創作者們摒棄了宏大敘事,平實地記錄了一群性情各異的文物修復師的工作日常,風格細膩溫軟且富有人情味。該片受到年輕觀眾的熱烈追捧,片中人物如王津、屈峰等一夜成了“網紅工匠”。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