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華商報》"茅獎全接觸"系列報道 探尋"茅獎"背后精神土壤

齊雅文
2019年09月10日13:2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華商報》“茅獎全接觸”系列報道探尋“茅獎”背后精神土壤

  每4年一次的茅盾文學獎總是備受矚目,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終於公布,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榜上有名。名單一出,各方媒體報道紛至沓來。其中,《華商報》從8月28日起,在文化新聞版連續多期推出“茅獎全接觸”系列報道,深度對話5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也讓眾多讀者了解到,獎項光環后5位作家的精神世界。

  挖掘故事尋找精神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華商報》此次的5篇報道並沒有將重點限制在茅盾文學獎上,而是以5位作家的獲獎作品為切入口,通過交談來探尋他們背后的成長環境和整體創作生涯,展現文學的精神力量。

  作為陝西人的陳彥,其多數作品都聚焦了陝西文化,諸多作品中皆能讀到秦腔的魅力。此次的獲獎作品《主角》就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之間的復雜關聯。或許正是因為本土優勢,《華商報》在首期便推出陳彥專訪,報道著重聚焦了陳彥作為陝西人,其作品反映的秦腔文化。報道從陳彥的寫作方法轉變、自身的秦腔情懷和不同作品的寫作區別等多方面展現了陳彥的創作風格和個人特色,也讓讀者能夠了解到好作品的動力源泉。尤其在第四部分,報道由陳彥此次的獲獎延伸到陝西文學界,也讓獎項的影響力不隻體現在作者本身,而是激勵著更多文學創作者創造更多的好作品。

  生活就是作品最豐厚的養分來源,《華商報》對本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5篇專訪,幾乎都對作家的成長環境進行了詳細描寫。在梁曉聲專訪中,有梁曉聲對於自己閱讀歷程的總結,從小人書到西方名著,豐富的閱讀為寫作打下了基礎。又如對徐則臣的專訪中,談到了河流對自己寫作生涯的特殊意義,將自己與大運河的點滴娓娓道來,無形中向讀者解釋了作品中河流元素反復出現的原因。同樣,徐懷中的報道結合了作者在1947年第二野戰軍千裡挺進大別山的經歷,寫出《牽風記》創作前后的故事,也讓讀者領略到一部作品誕生的不易。包括在李洱的專訪中,記者詢問他日常生活中的閱讀偏向,也探究了生活給予作品的影響。5篇專訪都是語言生動,從獲獎作品切入,以小見大,帶領讀者探尋到了作者的個人魅力。

  多方視角幫助讀者閱讀

  的確,茅盾文學獎是具有崇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如何讓更多人看得懂報道,《華商報》在這個系列報道中進行了設計規劃。

  盡管5位作家的獲獎作品已是高口碑的暢銷書,但是相信一本書沒看過的也是大有人在。因此,《華商報》此次的“茅獎全接觸”系列報道並沒有選擇將專訪稿件簡單堆砌,而是在每期的專訪中配備了另外與獲獎作品聯系緊密的相關稿件。

  在對陳彥的報道中,記者對《主角》一書的責任編輯李亞梓進行採訪﹔在對梁曉聲的報道中,增加了編輯對此書的推薦理由﹔在對徐懷中的報道中,有《牽風記》責編胡玉萍講述的背后故事和作品解析﹔在對徐則臣的報道中,增加了對《北上》一書的專家評價﹔在對李洱的報道中,也有對於《應物兄》的作品解析。通過不同人的第三視角,對5本獲獎作品進行評價,而不是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說自話,這樣的報道與版面策劃將此次的系列報道變得多元、有趣。對圖書的責編的採訪,既有他們對書的評價,也有一些出版背后的故事,能讓讀者了解更多﹔而與之相配的作品解析和專家評價,則讓整個版面的報道多了一絲更為客觀的視角和專業性。

  對獲獎者原話的呈現,也讓讀者體會到作者當時的語氣和心情,而且作家會時不時蹦出一些“金句”,就像報道中有這樣一句徐則臣的原話“故鄉就是地理意義上的童年,而童年則是時間意義上的故鄉”,讓人回味良久。好的報道,也是從策劃、稿件到版面,讓讀者回味良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