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青年報社專欄專題:青春風范 唱祖國贊歌

張博
2019年09月10日13:2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社設專欄專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青春風范 唱祖國贊歌

  穿越歷史天空,回望崢嶸歲月。1949年,《北京青年報》在《北平解放報》的《北平青年》專版(《北京青年報》前身),與廣大受眾一起見証了新中國的成立﹔1999年,《北京青年報》以50個版面的篇幅,記錄下新中國五十華誕的盛況﹔2019年,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青年報》與北青網再次濃墨重彩,開設《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專欄,《中國夢·踐行者》《愛國情 奮斗者》《青春紀70年》等專題,集中展示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為祖國的繁盛和中華民族復興獻祝福。

  以青春為題回望歷史

  9月2日,《北京青年報》推出的《青春紀70年》可謂點睛之作。版面上,大寫的阿拉伯數字“70”,在五星紅旗、萬裡長城和華表的映襯下顯得相當突出。

  《祖國你好》《平凡雷鋒 經久不變的時代楷模》《排球女將 用拼搏點燃民族激情》《勇護火炬 新時代注解愛國情懷》……《北京青年報》通過巧妙的版面安排,將一篇篇已刊發的文章版面融入封面的數字“70”中, 同時將目光聚焦在過往的青春面孔上,追尋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各個時期曾產生過巨大社會影響的青春人物。通過無數青年在各個節點上所留下的或溫馨或感動的難忘故事與青春足跡,再現他們的人生際遇、命運軌跡和時代影響,濃縮展現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歷程。

  不可否認,這些故事從點滴匯聚欣喜,猶如涓涓細流匯入大海,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然而,盡管時間前行不止,但回望光陰,總有些容貌讓我們凝視,總有些瞬間讓我們震撼,也總有些話語讓我們回味……而《青春紀70年》正是以這樣的立意,在為廣大受眾重現一批又一批始終堅持以青春之激情、青春之責任、青春之才華、青春之創造的青年才俊,通過他們的故事與經歷,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喚起廣大青年思考青春的價值與追求,傳承青春的奮斗精神,塑造新時代青年人的精神品質。

  從小處著眼歌唱明天

  在北青網專題中,像《十一年,北京軟件業規模千億變萬億》《一個“村”的創新之路——中關村70年從無名之地變創新之源》等文章中,並沒有直接將過去與現在作簡單的對比,而是重述它們的“前世今生”,追溯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偉大成就和傲人之舉,這也讓其在眾多報道中耳目一新。

  劉天佑,羅錫文,楊明華,趙亞夫,陳彥嫻……這一個個看似陌生卻又真實的名字,正是北青網在《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中的典型代表,其將一個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職業的道德楷模和普通勞動者融合在一起,用他們的人生經歷講述時代精神,書寫時代記憶。

  “大雨退去,狂風止住,天亮后一切重歸靜謐,百坭村正在一天天變好,但黃文秀30歲的年輕生命,卻定格在那夜的山洪中。扎根基層,就是扎下了根去奉獻青春,面對凶猛的洪水,她選擇向自己記挂的土地和老鄉前行。花季雖短,但燦爛綻放,馨香永存。”《北京青年報》上《返鄉扶貧 家鄉變好的願景延續》一文,向受眾講述了城裡女娃娃甘願到基層一線工作的故事。這不僅是對長期奮戰在各戰線的一線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熱誠關心,也是北京青年報社記者們踐行“四力”的生動實踐,是記者走進基層、深入基層的青春寫照。其所選取典型,點面結合、不泛泛而談的報道方式更是值得推廣和借鑒。

  歲月如歌,且歌且行且向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青年報》帶領讀者重溫了青春代言人的感人篇章,這些人的青春夢想,組成了新中國成立70年發展“樂章”中的每一個音符,激發當下的青年人在新時代更加拼搏奮斗。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