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追星"不再有共同回憶 千萬個"同溫層"在碰撞和分離

楊鑫宇
2019年09月12日06:5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再有共同回憶 千萬個“同溫層”在碰撞和分離

  26年前的1993年,在中央電視台35周年台慶晚會上,由郭達、趙麗蓉、蔡明、汪文華共同主演的小品《追星族》,因其獨特、新穎的題材,成了整場晚會上最令人眼前一亮的節目之一。那時,熱衷於“追星”的年輕人,哪怕在同齡人中也隻能算是少數,而與從未追過星的長輩相比,更顯得勢單力薄,似乎是十足的異類。因此,當這個小品首次將“追星族”這個充滿爭議的新族群,以詼諧的方式呈現到全國觀眾面前之時,許多人的感受都是新鮮、好奇,以至於對“追星”充滿了或正面、或負面的奇妙想象。

  26年過去了,對今天的社會而言,“追星”早已司空見慣,並漸漸從“非主流”走進了“主流”。然而,有趣的是,盡管“追星”已經成為幾代人的共同經歷,但代際之間的“代溝”卻並未因為這種共同經歷而彌合。就像80后、90后的父母不理解他們的子女為何“追星”一樣,今天的80后、90后,對95后、00后的“追星”習慣也充滿了不解。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人們“追星”的對象發生了變化——過去,大多數人“追”的都是同一批光芒萬丈的“超級巨星”,因此幾乎所有同齡人都是“追星”路上的“同道人”。而今天年輕人的“追星”格局,卻愈發顯得“各花入各眼”,以至於不同明星之間的粉絲,要麼“老死不相往來”,要麼互相“敵視”。這種現象,可以被稱作追星的“分眾化”,其背后的主要成因,便是年輕人成長環境的變化。

  曾幾何時,在“追星”成為主流之前,“追星”是一整代年輕人追求個性解放,釋放叛逆情懷,與他們眼中古板、拘謹的成人世界對抗的方式。因此,那時的年輕人追逐的,往往是一批具有高度同一性的偶像。提起崔健或是竇唯的大名,即便是不追星的70后也難免有所觸動﹔而劉德華、周潤發、張國榮、張曼玉等黃金時代的港星,則幾乎是所有80后的共同回憶﹔周杰倫、蔡依林、李宇春……這些名字伴隨著絕大多數90后長大成人。對那時的“追星族”而言,這些人不僅是他們喜愛的明星,也是一種區分“我們”和“別人”的精神圖騰,在這些共同偶像的指引之下,同一代人被凝聚、感召了起來,建立起了隻屬於這一代人的共同回憶,也為他們自己的“精神國度”劃定了邊界。

  然而,今天的年輕人,在精神需求上早已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對過去的“追星族”而言,促使他們“追星”的最大動力,是保守的成年人世界與相對匱乏的文化資源,那麼,對今天的“追星族”而言,這些問題則幾乎已經不復存在。他們最需要的,不再是與同齡人“抱團取暖”,與不理解自己的成年人“戰斗”,而變成了在同齡人中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避免“泯然眾人”。

  與此同時,造星工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能夠“供給”給年輕人的明星數量和種類,遠遠超出了過去幾代人所能追逐的明星總和。也正因如此,許多“追星”領域的“老家伙”,才會有“今天的明星不如過去的明星厲害”的感覺——無關業務能力,那種一呼百應的“天王”“天后”,從根子上便已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其實,不僅是“追星”,許多其他的文化領域,也都走進了“分眾化”的時代。這種“分眾化”的本質,其實是文化資源從匱乏走向豐富,年輕人從追求同齡人認同到追求獨特個性的變化。我們會發現,曾經為70后、80后、90后津津樂道的“共同回憶”,對今天正在成長的這一代人而言,似乎正成為一個越來越捉摸不清的空洞概念。同樣年齡的年輕人,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不再是同一個電視台上播出的節目,而是各家的家長為他們挑選的不同碟片﹔長大一些之后,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網上搜索自己喜歡的文化內容,而不再像過去一樣,主要依賴同齡人之間的人際傳播獲取訊息。在這種背景之下,我們會發現,同一代人的認知環境不再是“鐵板一塊”,而是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同溫層”時而碰撞、時而遠離。

  不論我們喜歡或是不喜歡,我們都應面對一個現實趨勢:我們生活的社會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與異質化。當人們擁有的選擇越來越多,自然就會分化出更多的小圈子、小群體。或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現,類似“x0后”這樣的標簽將會失去對之后幾代人的描述力,那時,我們的社會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必然遠比“追星”這件小事重要得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