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峽兩岸版權保護論壇 共商5G時代版權保護新對策
9月5日,由中國版權協會和我國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主辦的2019年海峽兩岸版權保護論壇在吉林長春召開。在“數字環境下著作權的應對措施”這一主題下,來自兩岸版權領域的嘉賓就“兩岸著作權法修訂動向和成果”“新形態數字侵權問題的探討”“新媒體產業的交流”等議題進行分享和討論。
本期《版權監管》周刊05版聚焦論壇上的聲音,希望來自兩岸版權領域的嘉賓對於版權領域出現的新動向、版權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思考以及台灣版權人在版權管理與保護方面的實踐經驗能夠給業界帶來啟發。
2019年海峽兩岸版權保護論壇現場。
“網絡版權產業飛速發展,兩岸版權從業者如何適應新形勢發展”“面對網絡侵權盜版的新樣態,版權管理者如何應對”“放眼新機遇,版權企業又該如何抓搶”……9月5日,在由中國版權協會和我國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主辦的2019年海峽兩岸版權保護論壇上,來自兩岸版權領域的嘉賓就數字環境下著作權的應對措施分享經驗、共商對策。
接受科技進步,加快技術研發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也給版權保護帶來一系列挑戰。”中國版權協會常務理事趙秀玲說,面對這樣的挑戰和發展趨勢,大陸致力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在依法促進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開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包括修訂完善現行《著作權法》,持續開展“劍網行動”,以及以版權示范創建為抓手,推動版權產業發展等。
中國版權協會常務理事胡萍提到,大陸對於版權保護採取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雙軌制。近年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等司法部門越來越多,對於著作權案件的審理也越來越專業高效。
“挑戰”同樣是台灣版權人在分享中提到最多的詞。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委員毛浩吉說,和大陸的版權人感受相似,在網絡環境下,侵權行為不容易被發現和查處,權利人維權更加困難,所以在版權保護方面,需要與時俱進,研究新的對策。台灣就通過修訂相關法律等方式應對版權環境的變化。2019年,台灣著作權法律中增訂的法條對於網絡侵權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列出了三類侵權行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指導、協助安裝侵權盜版電腦軟件,或者預設路徑給民眾安裝的行為同樣被認為是違法的。
兩位來自台灣的集體管理組織代表都提到,互聯網環境下,人們使用作品的情境變得更多,這本是件好事,不過對於集體管理組織來說,挑戰也變得多了起來。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經理范佩珍介紹,網絡上使用音樂的場景很多,這使得音樂使用清單的數量增長了很多,但是因為使用者的使用程度不同,而且找到使用者也並非易事,所以收取使用費的難度提高了。台灣錄音著作權人協會總監王世賢同樣提到了網絡時代中集體管理組織的困境,比如網絡上使用作品的形態多樣不便於授權、網絡侵權問題仍未解決等。
挑戰不僅僅限於互聯網的虛擬性,更在於很多新型的侵權盜版方式層出不窮,危害較大。
中國版權協會常務理事劉立新用實例說明了數字圖書侵權盜版案件的特點。劉立新說,這類案件的侵權運作模式一般是不法分子通過多種渠道獲得侵權資源,然后篡改版權信息、轉化圖書格式,通過多渠道獲利。這類侵權的特點是全球化、海量化、快速化、隱蔽化。在這種背景下,用行政手段對抗侵權的優勢非常明顯,體現在行政執法具有主動、及時、高效、權威等優勢。
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委員庄明雄則以非法機頂盒在台灣的產業鏈以及偵查犯罪現狀為例提到,非法機頂盒的出現讓有線電視用戶數量下降,而且非法機頂盒的制作經營者會選擇隱蔽的地點經營,常常還有境外共犯,調查取証困難,打擊難度較大。這種情況下,庄明雄給出的建議是要接受科技進步,迎接挑戰,加快技術研發,最終達到消滅不法行為的目的。
上海冠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利用技術幫助企業打擊盜版的代表,其董事長吳冠勇介紹,公司以電影、音樂等IP內容為核心,依托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了FB版權大數據平台,為影視、音樂、體育等版權內容提供版權監測、登記及維權等版權保護服務。2018年全年,冠勇科技下線的侵權鏈接就達到了480萬條。
順應網絡時代, 加強交流合作
5G時代的來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互聯網版權產業也蓬勃發展,在整個版權產業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60810.92億元人民幣,佔全國GDP的7.35%﹔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規模達7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其中,以網絡新聞媒體、網絡游戲和網絡視頻為三大支柱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佔比達85%。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說,加強包括著作權在內的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協商解決相關問題,提升海峽兩岸知識產權的創新、應用、管理及保護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內容。該協議簽訂近10年來,雙方緊緊圍繞兩岸關注的版權問題,深度開展研討與交流。
“在網絡版權產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許多新情況涌現,這呼喚版權從業者們加強交流與合作。”中國版權協會秘書長孫悅說,中國版權協會和我國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一直以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兩岸間的交流活動收獲頗豐,海峽兩岸版權保護論壇也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取得了諸多交流合作成果。
年近八旬的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廖治德對兩岸版權人長期積累的感情非常珍惜。他說,雖然在網絡環境下面對更多挑戰,但是兩岸版權人應該“把該做的事情繼續做下去”,相信在兩岸版權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應對網絡環境以及5G環境的挑戰。
深挖版權價值,促進價值轉化
互聯網給版權從業者帶來的不僅僅是挑戰,還有版權開發、版權價值挖掘方面的機遇。
西安電視劇版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西部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黨雷對傳統媒體在版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有感觸。黨雷提到,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存在運營意識不強、權屬不清等問題,而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開展版權交易的議價能力弱,難以讓版權資源發揮應有價值。而且,傳統媒體在被侵權案件中,提高存証以及維權能力是當務之急。
對此,黨雷提出了設立版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舉辦版權授權展、制定國有版權資產進場交易管理辦法等建議。同時,他建議傳統媒體與版權交易中心等專業機構開展合作,構建版權授權維權新體系,以發揮甚至提升媒體的版權價值。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挖掘版權資源價值方面就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對於優質版權資源,除了轉授權之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通過衍生品開發、主題樂園開發、制作短視頻等形式挖掘版權價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和法律事務室主任鄭直提到,防范侵權風險的工作從節目策劃、採購的初期就要進行,例如,對於春節聯歡晚會等重點版權產品,就需要採取“全方位嵌入式”的版權管理。這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長期積累的經驗。
新媒體平台對於保護版權同樣有自己的思考與探索。騰訊研究院版權研究中心秘書長田小軍介紹了騰訊在新媒體版權平台治理方面的實踐,如為企鵝號版權合伙人提供多種版權服務。他認為,“平台治理”是互聯網環境下的適時選擇,應該加以鼓勵。(見習記者 隋明照 文/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