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電影導演吳貽弓逝世:城南猶憶舊事 人歸尚有月隨

2019年09月15日07:0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城南猶憶舊事人歸尚有月隨

  吳貽弓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追思】

  本是闔家團圓的中秋假期,人們卻在不舍中送別一位天真而深情的電影人。9月14日上午,中國第四代導演、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吳貽弓在上海辭世。猶記《巴山夜雨》中流淌的詩意,猶記《城南舊事》裡淡淡的鄉愁,這一刻,長亭外,古道邊,一曲《送別》隻為他唱。

  中國電影裡獨樹一幟的存在

  吳貽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於戰火紛飛的重慶,伯父因此為其取名“貽弓”,“貽”為“收藏”,“弓”乃兵器,“貽弓”意寓“刀槍入庫,天下太平”。1948年,隨父母遷居上海,在父親的影響下,少年吳貽弓走進了光影的世界。1956年,18歲的吳貽弓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這所新建的高等學府第一屆導演系的大學生。1960年,畢業后被分配回上海,進入當時名噪海內外的海燕電影制片廠。從導演助理做起,吳貽弓拼命地工作和學習,為一生的電影導演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吳貽弓的名字,與改革開放后國產電影的跨越式發展聯系在一起。1980年,由吳永剛總導演、吳貽弓導演的《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這是吳貽弓完成的第一部長片,詩意的故事裡有迷惘,也有光芒。1983年,吳貽弓執導的《城南舊事》大獲成功,這部改編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說的電影,在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中斬獲多個獎項,還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國內賣出115個拷貝,相當於收進80多萬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為可觀。

  在導演手記裡,吳貽弓用十個字奠定了這部影片的基調:“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多年后談起《城南舊事》,吳貽弓說:“那是屬於20世紀80年代的深情。”他將其視為一個時代對電影美學重塑的“典型”:“三段沒有什麼關系的人物構成的毫無聯系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說的分段式結構,還是打散后重新交織?我們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這種情緒積累構成特殊的味道。”他坦言,“也沒有過多地想怎樣去感染觀眾,只是想著如何把我十分摯愛和同情的這幾個人物誠實地呈現出來。”正因為此,他們為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一段溫柔流淌的別致影像。

  吳貽弓的電影在中國電影裡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上海電影家協會評價,吳貽弓在電影創作上堪稱是“我們的一面旗幟”,其獨特的抒情敘事風格影響深遠。同屬“第四代”導演的宋崇回憶:“我們當時上海這些人大多讀的是電影專科學校,特點是繼承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加蘇聯電影的傳統。吳貽弓帶來北京電影學院的新風,當時他們所倡導的電影語言的現代化,是中國新浪潮的開始。”

  “所有稱呼裡,導演是我最看重的一個”

  在電影學者石川看來,吳貽弓作為導演,有些“生不逢時”。“他的藝術生涯從人生的后半段才開始,但很快又因為各種行政上的事情無法再專心從事創作。”石川還提到,其實吳貽弓還有包括像《闕裡人家》這樣“被忽略”的作品,“1993年正是中國電影最不好的時候,那部電影有些生不逢時,其實它的藝術質量和他早期的作品不相上下,但沒有引起什麼注意。”

  1984年起,吳貽弓先后出任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上海電影總公司經理、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上海市電影局黨委書記兼局長、上海市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上海影城主任。他曾說,如果當時能夠選擇,還是想繼續拍電影,“所有稱呼裡,導演是我最看重的一個”。

  晚年退休在家的吳貽弓,以“申江小吳”為筆名寫博客,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旅行見聞,也直言自己幾番與肺癌、糖尿病等疾病斗爭的細節。開博初始,他為自己寫下一段自述:“要說我和電影的關系,自然相當密切。屈指算來,從1960年北京電影學院畢業正式投身電影起,至今已將近半個世紀﹔然而慚愧的是,即使把和張郁強聯合導演的一部短片《我們的小花貓》也勉強計算在內,這期間我總共隻導演了9部電影,平均5年多才拍一部,數量實在可憐。”

  身為導演的吳貽弓,有遺憾﹔作為官員的他,以超前的視野和魄力、超強的市場運作能力,推動中國電影的國際化進程,在上海電影發展史上留下深刻烙印。20多年前,他就提出電影要走產業化道路。擔任上影廠廠長期間,他率領的領導班子大膽決策,將在鬧市商業區的陳舊廠房置換成大出好幾倍的郊區土地,啟動了中國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建設。他力主建造的上海影城,開創了中國多廳影院之先河,至今仍然是中國最好的多廳綜合性電影放映娛樂場所。

  “電影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夢”

  吳貽弓對中國電影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手推動創立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電影進入了第三次創作高潮。吳貽弓覺得,無論從藝術還是市場的角度,中國電影都需要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國際電影節,“當時亞洲已有三四個國際電影節了,東京、馬尼拉等,我們如果沒有的話,有點不太像樣。”1993年,全無經驗可借鑒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吳貽弓等人的四處奔走下問世,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終於開了花。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如今,每年六月的上海都會成為全世界電影人匯聚、市民大眾沉醉的光影之城。

  “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等等,總不肯在心裡泯滅。”這是2012年吳貽弓獲頒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時的感言,也是他對自己一生的回望與總結。

  對於電影,吳貽弓始終滿懷深情。當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宣布,本屆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授予吳貽弓時,滿頭華發的吳貽弓激動得幾近哽咽,用詩一般的語言深情表白:“電影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夢,它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絢麗多彩、應有盡有。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從不拒絕任何人,隻要你願意,就可以親近它、喜歡它,從它那裡獲得應有的快樂,它也會毫不吝嗇地告訴你,世界曾經或者可能是這樣的,人生應該或者不必是那樣的,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電影。”今年5月,病榻上的吳貽弓,依然牽挂著他摯愛的電影,鄭重其事地寫下“上海電影萬歲”。

  吳貽弓曾執導電影《月隨人歸》,那是一個發生在中秋節的故事。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是吳貽弓在1988年帶的第一個研究生,一直記著當年跟隨老師工作的美好時光。30年后,吳貽弓在中秋節之后的清晨離開這個世界,蔣為民感慨:“好像那部電影的片名成了歸宿。”

  一位年輕的電影人在網上寫下寄語:“獨吟送別,城南猶憶舊事﹔共話夜雨,人歸尚有月隨。”

  (本報上海9月14日電 本報記者 顏維琦)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