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整治"注水劇"功夫在"集"外

何勇海
2019年09月19日13:2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整治“注水劇”功夫在“集”外

  質量是檢驗電視劇該長還是該短的唯一標准,觀眾口碑是檢驗電視劇成功與否的不二法則。

  有媒體報道,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征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作出規定,上限為40集。(9月13日《中國文化報》)

  不管官方“限集令”會否成真,必須承認,國產劇“注水”現象的確嚴重。30集以下電視劇難找,不超過60集都不好意思稱長劇,《孤芳不自賞》62集、《甄嬛傳》76集、《思美人》80集、《如懿傳》90集……有些拖沓冗長的電視劇,觀眾用正常速度看劇會難以忍受緩慢節奏,用兩倍甚至更高倍速“刷劇”,絲毫不影響理解情節﹔不少“注水劇”前幾集之后,節奏速度和劇情濃度呈斷崖式下跌,觀眾隻得棄劇。

  “注水劇”為何盛行?長期以來,集數是電視劇買賣交換的單位,一部成本基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收益自然越高。有制作人曾透露,一部有一線演員參演的國產劇,投資基本在1.7億元上下,如果拍成30集,市場售價的普遍水平是500萬元一集,按照30集去賣,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但要是改成40集或者50集,收回成本乃至賺錢,都不在話下。

  雖然“注水劇”滿足了制播多方的“小九九”,但觀眾看電視劇像“跑馬拉鬆”,不僅累也易煩,進而排斥﹔劇情被“注水”勢必導致質量下滑,遭遇口碑差評,導致收視率縮水。質量是檢驗電視劇該長還是該短的唯一標准,觀眾口碑是檢驗電視劇成功與否的不二法則。此外,電視劇集數越來越多,會導致能播出的電視劇部數減少,未播電視劇積壓嚴重,既浪費投資者的錢,還會導致惡性循環。

  可見,整治“注水劇”大有必要。然而,以“限集令”治理“注水劇”未必妥當。一者,如何定義“注水劇”有很大討論空間,假設以40集為上限,二三十集的劇本拍成40集就不算“注水”嗎?二者,集數長短並非決定品質的必然因素,一刀切地限定集數,可能會誤傷一些優質長劇。

  整治“注水劇”對集數隻宜倡導,功夫要放在集數外。一方面,應對同質化劇作尤其是“雷劇”“神劇”說不,這類劇更易“注水”﹔另一方面,整治湊劇情與時長的胡亂剪輯行為,不少電視劇實際播出隻有二三十分鐘,卻通過前回顧、后預告拉長時間。另外,變革以集數購買電視劇的購銷模式,綜合劇作品質、預估收視率、社會影響力等多種因素定價,或許是整治“注水劇”的良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