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引爭議 導演回應選材片面質疑

楊蓮潔
2019年09月26日07:13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他鄉的童年》不是全面的教育報告

  《他鄉的童年》在芬蘭的拍攝。

  紀錄片試圖表達不同國家對兒童的思考。

  印度平面設計師畫的“月經百科全書”據說要引進中國了。

  《他鄉的童年》第四集中,英國私立學校在上課。

  今年暑期檔一頭一尾兩部熱播劇《少年派》和《小歡喜》都聚焦高考家庭的焦慮和悲喜,掀起了網絡討論熱潮。而趕在開學前上線的教育領域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則把鏡頭轉向了國外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這部紀錄片共6集,戰地記者出身的周軼君兼任導演和主持人,一集走訪一個國家,分別是日本、芬蘭、印度、英國和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國,探尋教育的傳統和未來。

  迄今為止播出5集的《他鄉的童年》在豆瓣網的評分高達9.2。與此同時,關於該片不夠客觀、隻展現精英教育的爭議也如影隨形。周軼君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紀錄片有很多不同的拍法,《他鄉的童年》是帶有主持人觀察和主觀思考的那一種。“我們不是做一份全面科學的教育報告,而是希望用直觀感性的故事讓觀眾有所啟發。”

  創作初衷

  尋找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8月28日,《他鄉的童年》上線優酷視頻。周軼君坦言,拍攝《他鄉的童年》的初衷,是自己為人父母后有很多困惑,希望尋找答案。困惑之一就是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語言和下一代溝通。“跟孩子隨便說一句話,不自覺就繼承了上一代的語言。”帶著這樣的困惑,周軼君開始了《他鄉的童年》的拍攝。

  目前播出的幾集中,日本幼兒園對強健體魄和獨立性的培養、芬蘭沒有競爭壓力的學習環境、印度通過互聯網彌補教育差距的努力,以及與國人想象有所不同的英國精英教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完成《他鄉的童年》拍攝之后,周軼君關於教育的困惑沒有完全解開,但得到了不少啟示。

  比如印度的教育方式就讓她反思,自己讓孩子盡量晚地接觸電子產品的做法是否合適。“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對互聯網和電子產品一直是回避的態度,在家裡會盡量少地使用手機,電視也安裝得比較隱蔽,希望他們越晚接觸電子產品越好。但印度的教育觀念認為,既然電子產品不可避免地成為這一代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就不應該否認它的存在,而是要引導孩子做一個負責任的電子公民,及早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在網絡上搜索資源、辨別真假。”對比印度的教育觀念,周軼君意識到自己讓孩子回避電子產品的態度,跟上一代人對待性教育的態度很像——假裝沒這回事。

  對待評價

  看后有啟發就有意義

  《他鄉的童年》目前上線5集,評分高達9.2。《他鄉的童年》的總監制、優酷紀錄片中心總監張偉對口碑表現十分滿意,他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社會觀察類紀錄片一直是優酷關注的重點,這次《他鄉的童年》取得的優良口碑為深耕這一細分品類注入了強心劑。”導演周軼君則表示,她收獲的更多是感動,感動於片子引發的共鳴——具體到某一個人某個家庭的共鳴。這是以前作為國際話題寫作者的周軼君較少體會到的。

  周軼君說,《他鄉的童年》播出之后不少家長告訴她,他們得到非常具體的啟發。“中國有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傳統,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時常發生沖突,溝通了多少遍都沒有成效。他們告訴我說,這個片子給出了很直觀的影像,讓上一代的人看到人家是這樣做的,算是對兩代人教育理念的溝通起到了一點作用吧。”片中講印度教育的第三集裡,平面設計師阿迪提和圖印夫婦,以漫畫的方式畫了一本“月經百科全書”,向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普及有關月經的生理知識。因為在亞洲文化裡,月經是一種禁忌,很多印度女孩因此輟學。周軼君說,她拍的時候意識到觀眾會產生共鳴,但沒想到共鳴來得如此強烈,節目播出后,觀眾紛紛在她微博下留言問這本書有沒有中文版。

  類似具體而微的共鳴甚至發生在周軼君家裡。周軼君的兒子在看完庫布塔一邊吹一邊剪短吸管制造出音階的內容后,立即去廚房拿了吸管和剪刀,自己動手做了出來。“我看到孩子自己做出一樣東西來的時候,眼睛裡那種不一樣的光芒!”周軼君說,這次觸及個體,觸及家庭內部,讓她覺得非常有意義。

  拍攝溝通最困難的國家

  不是需要深入偏遠地區的印度,而是英國和日本。“英國連街上的路人都不能隨便拍,聯系的很多學校都拒絕了我們的拍攝請求。包括一家曾經到上海交流過的公立學校原本同意拍攝,后來又反悔了。日本的學校會問節目在哪裡播?我們的觀念裡,在視頻平台播出會擁有更多的觀眾,但他們認為,如果不在電視台播就不是一個正經節目。我們費了很多周折才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周軼君說。

  為什麼選擇這幾個國家

  周軼君表示,一方面因為對它們的社會形態感興趣,一方面會從與我們自身的差異性去考量。“一個社會的形態,一定與孩子幼年的規訓有關。芬蘭的社會很有創意,我很好奇他們的幼年教育是怎樣的﹔周圍不少家長送孩子去英國讀書,說明我們社會對英國的教育感興趣……印度,我想到會有觀眾說發達國家的國情和我們不一樣,中國有太多的人口了,我就想去拍同樣十幾億人口的印度,他們的教育又是怎麼樣的。”而每一集的主題,都是在調研和拍攝中提煉出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主題再去驗証。

  孩子不希望我出差,我會說,媽媽不去工作哪裡有錢讓你去上學呢?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我意識到不太對勁,好像工作就是為了錢。但應該怎麼說更合適,我也不知道。我想要擺脫上一代的語言,但又沒有新的詞匯。

  一位芬蘭小朋友並不知道芬蘭首富是誰,覺得可能是爸爸的一個朋友吧,因為他存了兩萬多塊錢。有人的認知裡成功是超過別人,芬蘭小朋友覺得,找個工作有個老婆再有點余錢就是成功了。

  回應質疑

  教育是容易牽動觀眾心緒的熱點話題,紀錄片裡呈現的“他鄉”的教育模式又與我們熟悉的有很大不同,《他鄉的童年》上線后贏得關注和好評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不夠客觀和對“他鄉”教育的展現比較片面,是目前爭議最大的兩個點。

  不夠客觀?導演就像一個探針

  《他鄉的童年》裡,周軼君以主持人的身份,帶著攝影師走進“他鄉”的學校,採訪相關的人物,有時也會在鏡頭前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第二集裡,鏡頭跟隨芬蘭的孩子探訪老人之家時,周軼君甚至有情緒外露的時刻。當時她見到一位從未學過畫畫但幾十年來堅持畫畫愛好的老太太,聽到老師娓娓道出繪畫是為了自我表達而不是比較和競爭時,忍不住在鏡頭前哭了。因為她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在成長的過程中反復經歷著被比較和被否定。有觀眾認為,片中導演周軼君的主觀表達較多,有失紀錄片的客觀性。豆瓣網上一條獲得高點贊數的評論形容周軼君在片中更像是“帶著立場和主題來審視一切,而不是常規紀錄片倫理裡面,作為一個透明的觀察者存在。”

  周軼君表示,紀錄片有不同的種類,有一類是純觀察的,有一類是帶有主持人的觀察和思考的。張以慶的《幼兒園》是前者,《他鄉的童年》是后者。“《幼兒園》拍得非常好,導演先把攝影機架在教室裡,讓孩子們熟悉鏡頭直到不會張望鏡頭了才開始拍,跟拍了三年。這是紀錄片的一種拍法,《他鄉》是另一類,帶主持人的紀錄片。”周軼君說,《他鄉的童年》的形式有點像Netflix的美食紀錄片Ugly Delicious(《美食不美》),帶著主持人的觀察和思考去探尋拍攝的主題,確實有著強烈的主持人的個人印記。在她看來,不同的主題不同的資源,會有不一樣的拍法。具體到《他鄉的童年》,就不太可能採取《幼兒園》的拍法。“在國外拍攝,時間成本不允許,而且國外的幼兒園不會接受這樣跟拍的方式。”

  談到在第二集裡的情緒流露,周軼君坦言當時猶豫過要不要把這段剪進紀錄片,后來還是剪輯師一錘定音。“我的剪輯師有很大的自主權,我也覺得現在這樣剪很好。我在片子裡的角色就像一個探針。我是典型的中國家長,經歷的教育和大家都一樣。能感動我的,相信也會讓觀眾有共鳴,播出后有很多朋友留言說這一段也打動了他們。”

  比較片面?希望用直觀故事讓人有所啟發

  《他鄉的童年》裡目前展現的五個“他鄉”,有四個是發達國家,片中所展現發達國家的教育,有的也偏向於精英教育,比如日本的藤幼兒園、英國的私立學校。有一種觀點認為,《他鄉的童年》選材比較片面,隻呈現了“他鄉”教育好的一面,缺乏批判性。尤其第四集聚焦英國的精英教育,不少觀眾在彈幕上提問,為什麼沒拍攝公立學校的情況?

  周軼君透露,第四集想過拍公立學校,但最后沒能拍成也不遺憾,因為這一集想講的是我們所理解的英國精英教育是否正確。“英國公立和私立的教育差別還挺大的,我更想找與自身差異大的例子,所以沒有拍到公立學校並不遺憾。實際上關於英國公立學校的紀錄片有很多,大家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看到。這部紀錄片不是要做一份全面科學的教育報告,而是希望用直觀感性的教育故事讓觀眾有所啟發、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記者注意到,第四集裡出現了代表中國參加奧運的馬術選手華天,他在給一位中國女孩教授馬術。在多數國人的印象裡,馬術僅限於優雅的貴族運動,但華天認為馬術是關於團隊合作、領導力、耐心和專注力的運動。周軼君說,現在有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去英國學習,但真實的英國精英教育和我們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