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動畫電影《江南》上映 蒸汽朋克再現江南制造局

滕朝
2019年09月28日07:11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江南》 蒸汽朋克再現江南制造局

  歷史上的致遠艦與片中鴻遠艦對比圖。

  上下圖分別為《江南》《惡童》中工廠屋頂對比劇照。

  No.592

  《江南》 65分

  觀影時間:9月27日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中國首部聚焦民族重工業題材的動畫電影《江南》已於9月27日上映,影片從一個制造局學徒少年的視角,講述了他潛心學習機造技藝、修護戰艦、制造軍械,逐漸成長為頂尖機匠的故事。

  影片之所以會選擇相對冷門的軍工題材,導演吳曉剛表示大工廠也是一個理想的故事場所,並聯想到歷史上的江南制造局,將整個故事背景放在甲午時代。但導演強調,這不是歷史片,在創作上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不過,該片上映后也遭遇了一些觀眾質疑,比如畫風模仿宮崎駿的動畫,人物造型太過現代……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該片導演,回應了觀眾質疑,並聊了下這部動畫電影創作的幕后故事。

  創作 從蒸汽朋克尋找靈感

  以江南制造局為故事背景,將機匠軍工以動畫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對創作者來說,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做支撐。《江南》從2016年開始策劃,創作了三年時間。在創作的最初期,團隊就尋找了同時代的很多老照片,以及反映同時代的一些影視作品,比如托納托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故事背景發生在1900年,片中的整個蒸汽機房、鍋爐房非常接近《江南》的時代背景。還有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最后的武士》,講的是日本那一段時期的變革,有很多武器也是同時代的。

  團隊還從蒸汽朋克風格上尋找一些創作靈感,因為洋務運動的時間和維多利亞時代后期、美國西部牛仔時代,基本處於同一個時間維度,有時候我們看到歷史照片,看到李鴻章和國外首相一起拍照,會覺得很違和,實際歷史真的是這樣子的。團隊就從國外同時期的繪畫、服裝藝術上尋找這種復古的元素。

  當整個故事的劇情有了初步的構想之后,動畫團隊就開始從上海的城隍廟出發,去了南京的金陵制造局、威海的甲午戰爭博物館、福州的馬尾鎮,后來又去了涉密的兵工廠,看到了很多沒有想到的器材和機床設備,團隊將獲得的這些零碎信息,慢慢地搭建出整個美術場景和角色造型。

  故事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江南》早先的故事設定了一個蒸汽朋克的架空歷史,主角扭轉乾坤贏得了甲午海戰,后來,主創團隊放棄該設定。由於影片有相應的歷史背景,導演在創作上要做取舍,最后定了一個“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大的歷史事件不能虛構,一些小的細節可以做一些改動。導演說,這部影片會給一些歷史迷和軍事迷帶來意外驚喜,他們看完影片之后會找到許多“彩蛋”。

  片尾,鴻遠艦管帶在與日軍交戰時,駕駛著鴻遠艦沖向日艦,要與之同歸於盡。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1894年的甲午海戰,鄧世昌率領致遠艦沖向日艦。導演透露,片中的鴻遠艦其實就是以致遠艦1:1復原的,不過裡面做了一些變動。比如,致遠艦上隻有一根煙囪,但是為了看上去好看一點,鴻遠艦改成了兩根煙囪。還有片中隻出現在畫像中的一個叫陳家樹的角色,是一個很有名的機匠,但卻在戰爭中犧牲了,其實歷史上真有這麼一個人。“我們發現一些真實的細節很打動人心,會不經意地將這些歷史當中的片段放到影片中去。”

  ■ 回應質疑

  畫風模仿宮崎駿?

  其實像《惡童》

  很多觀眾看完影片之后,第一感覺就是畫風太像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導演吳曉剛很驚訝,“其實我們並不是要去模仿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美術風格比較有歷史的寫實感。”吳曉剛認為,《江南》有歐洲工業風,還有些機械幻想元素,與宮崎駿電影中大量的歐洲建筑確實有點像,但《江南》中的建筑多為工廠建筑,而宮崎駿電影中多為歐洲小鎮的磚牆建筑。隻不過宮崎駿的電影太深入人心了,讓觀眾直觀地看上去感覺很像。

  其實《江南》模仿了另一位日本動畫界前輩的作品——木村真二的《惡童》,他是日本著名的動畫美術指導。吳曉剛恰好看了他2006年參與美術指導的《惡童》,發現這部作品的某些元素特別符合導演當初的設想,“你會發現我們電影中廠區屋頂的涂裝借鑒了這部電影的設計思路,”為此,導演還專門和木村真二公司的董事長表示了致謝。

  人物造型太現代?

  這不是歷史片

  《江南》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清末洋務運動時期,對於片中人物造型,特別是男主角阿榔的發型,很多觀眾表示過於現代,不太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對此,導演表示,“這與創作者本身的審美有關系”,在最開始做人物造型的時候他們也有考慮,如果依照清朝的那種比較寫實的風格,把人物前面的頭發全部剃掉,就像很多作品中的清朝人形象一樣,留一個鼠尾辮,但是這樣做出來的人物造型就特別丑,“我們覺得這部影片本身是基於一定的歷史,但它不是個歷史片,沒有必要真的把人物剃成禿瓢的樣子。”很多香港電影,包括周星馳的片子,在表現清朝人物造型的時候,也並不完全符合歷史,人物的頭發都是從發際線開始留起的。

  關於清末時期人物的發型,導演和團隊還做過歷史考証,其實清末時期對於留辮子這件事並不是特別強求的,並且洋務運動開始之后,中國有大量青年才俊去英美留學,他們回國之后,很多人的頭發都是剪掉的。在設計人物造型的時候,導演還是根據人物本身的設定來做取舍,像阿榔這樣的少年,在造型上就比較現代,符合現在觀眾的審美,像一些中年人,比如管帶大人以及機匠陳鐵寒,他們就保留了歷史的原貌,前面的頭發剃光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