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優秀電視劇獻禮國慶 唱響振奮人心的時代主旋律

2019年10月03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唱響振奮人心的時代主旋律(逐夢70年)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大電視工作者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凝心聚力、真情抒寫,把一批優秀電視劇作品奉獻廣大觀眾。這些作品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變遷,把握文化根脈,在熒屏唱響振奮人心的時代主旋律。

——編者

深情禮贊新中國七十年光輝歷程

楊明品

國慶是國家的節日、人民的節日,也是優秀電視劇的播出盛典。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電總局組織開展百日展播行動,推薦播出86部優秀電視劇,央視、省級衛視和主要網絡平台正在陸續播出。

這些獻禮劇緊緊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題,是近年來我國電視劇優秀作品的集中展示,也是電視劇創作引導扶持機制成效的集中檢驗。獻禮劇題材多樣,風格多樣,注重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注重現實主義創作,講述歷史,記錄時代,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

獻禮劇是對新中國孕育、建立、發展歷程的深情回望。它們從不同側面切入,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不同年代、不同領域、不同人群豐富多彩、激情洋溢、揮洒人生的奮斗歲月。電視劇《外交風雲》首次聚焦新中國外交舞台,全方位再現了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周總理訪問非洲、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等一系列波瀾壯闊的外交歷史,揭秘國際格局的風雲激蕩和新中國打破外交圍困、掌握世界變局、贏得一場場外交勝利的艱難曲折,描寫了老一輩革命家高超的外交韜略、靈活的外交技巧、獨特的人格魅力,實現了歷史高度、時代高度、精神高度的統一。重大革命題材歷史劇《偉大的轉折》藝術再現遭受湘江慘敗之后的中央紅軍從1934年12月進入貴州到1935年5月出貴州、徹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圍追堵截的過程,客觀真實地描繪了極端艱難極端殘酷的斗爭,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建新中國的初心使命、艱難曲折和巨大犧牲,且融入對重大黨史事件研究的新成果新認識,展現出同類劇中歷史真實性的新高度,顯示出在史詩性、時代性、審美性、思想性相統一方面的可貴探索。可以說,獻禮劇中的革命歷史題材劇、年代劇都在審視歷史,回答“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新中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這一歷史命題,用人物的命運與浮沉探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新中國為什麼行的歷史答案。

獻禮劇是唱給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熱情贊歌。獻禮劇把審美的目光聚焦改革開放和新時代,注目社會發展,展現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中改變命運的傳奇經歷,從不同角度深刻反映時代巨變,折射千千萬萬奮斗者的身影。有的聚焦改革開放給神州大地注入的巨大活力,有的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深刻變革,有的聚焦社會發展中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奮斗狀態,用一個個凝縮著豐富社會內涵的人物形象,詮釋當今中國人的時代使命與奮斗成長。《陸戰之王》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大膽深入軍改后強軍建設領域,緊扣新兵張能量和老兵牛努力的成長故事,塑造了極具典型性的新時代軍人形象,闡釋了強軍之路的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有力提升了軍旅題材電視劇的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空降利刃》用基層連隊的變化折射我國軍隊現代化道路上波瀾壯闊的畫卷。都市勵志劇《遇見幸福》從三位80后發小跨越時光的重逢開啟當代青年人常見的酸甜苦辣的生活故事,展現了三代人通過不懈奮斗實現初心回歸、努力追尋幸福生活的人生故事。《激蕩》和《在遠方》講的都是當今商界傳奇和勵志故事,生動勾勒出中國人在奮斗中追求幸福的人生剪影。

獻禮劇從時代和生活中汲取創新力量,把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結合起來,給觀眾昂揚向上的審美體驗。劇中的主人公盡管歷盡艱辛、遭受挫折與困難,但都堅守理想信念、不懈奮斗,完成了自我超越。年代劇《老酒館》聚焦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熱情歌頌了中國人的仁義禮智信,為當代社會的精神鑄造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滋養。這些電視劇描繪了新中國歷史與時代的精神圖譜,記錄著當代電視劇創作舉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園、提升精神高度的探索跋涉。時代在呼喚、人民在期待,電視劇應該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思想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深處探尋,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涵,增強藝術價值,實現導向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成為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引領者和塑造者。

(作者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詮釋中國軍人的底色

王 雷(電視劇《陸戰之王》主演)

“我是一名坦克兵,在和平時期要有面對死亡的勇氣。”這是在當代軍旅題材電視劇《陸戰之王》中,我扮演的普通坦克兵牛努力開場的台詞。這既是一名老兵的無悔承諾、錚錚誓言,也凝結著所有中國軍人對軍隊及國家的深情厚意。

拿到劇本后,我便被這個人物形象點燃:牛努力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隻為踐行“做一名好兵”,這是普通軍人一顆飽含使命感的赤子之心。開機前,我提前半個多月扎根部隊觀察體驗生活。在那裡,我汲取到諸多“兵味”:很多老兵將紙窩成一圈放進帽檐,防止戴久的軍帽變形,加之帽子常洗,會顯得小一些﹔老兵喊的“121”略帶沙啞,而非字正腔圓﹔他們在訓練中嚴肅認真,私下聊天更像大男孩﹔他們也喜歡唱當下的流行歌曲,動不動就賽歌﹔常人看來枯燥的訓練在他們眼中是生活、是樂趣……原來,他們都是牛努力,牛努力代表了他們最真實的一面。

這個角色浸潤著我對軍人的理解,更是我對中國軍人的一次深情致敬。朴實、真誠、執著、堅強,這份中國軍人的底色需要在表演中塑其“形”、融其“神”,在細節刻畫中完成具有不同側面、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塑造。

軍營中,牛努力承載、傳承著軍人的優秀基因。為完成測試新型作戰技術的任務,他不惜以身犯險﹔自身軍事素養過硬,帶領新兵嚴格訓練,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連在靶場為新兵張能量縫迷彩布,都透著快樂和認真勁兒……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軍民融合宣講會”演講那場戲,牛努力講述了在實戰演習搶修過程中受傷戰友的故事,拍攝了幾遍,我都控制不住地流淚了。但最后,我堅持要以更平和的語態更克制地表演出來,因為這些震懾人心的故事,在老兵牛努力眼裡,不過是軍人的常態,是“時刻做著犧牲准備”的每位中國軍人的故事。

軍營外,牛努力的鐵漢柔情蘊含著軍人的風採。當他穿便服和葉曉俊喝咖啡時,依然保持軍人的挺拔之姿﹔當父親勸他復員回家時,他含淚說:“我不能隻有小家,軍營也是我的家。”之后他喝掉一瓶醋表達愧疚,這既體現軍人對自我一以貫之的要求,履行禁酒令,也是以醋代酒,表達他心裡的酸楚……

人物塑造的分寸要以真實為坐標。靶場、宿舍、訓練、唱歌、流淚、大笑、心酸、甜蜜……不同情境和多維角度讓我能更酣暢淋漓地塑造神採飛揚、真實真誠的牛努力。同時,他與新兵尤其是張能量從觀念碰撞到互相理解、磨礪成長的歷程,也是新兵和老兵代代傳承與共同成長歷程的縮影,是新一代青年人青春奮斗的正能量。

從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到《陸戰之王》的牛努力,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也深感幸運和幸福。因為正是這些朴實無華的角色,閃爍著自強不息的人性光輝,用生命的故事書寫著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

(本報記者王瑨採訪整理)

弘揚傳統美德 展現高尚氣節

高滿堂(電視劇《老酒館》編劇)

上個世紀前半葉,大連曾被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數十年。大連人民不甘做亡國奴,一次次奮起反抗,血洒濱城。在這一歷史時期,大量山東闖關東移民來到大連,又深入東北腹地,齊魯文化和東北黑土地文化在這裡交融貫通,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老酒館》就是從風雨如晦的1928年寫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時間跨度20多年。

我家從爺爺那輩開始闖關東來到大連,居住在大連的興隆街。我父親是開酒館的,他的山東老酒館充滿傳奇故事,我從小聽父親講這些故事,崇拜那些來酒館喝酒的平民百姓和英雄好漢。這些故事一直吸引著我,這些人物一直在我心裡栩栩如生。為什麼一直不動筆寫呢?我敬畏歷史,知道一部能留下來的好作品,一定是真實的歷史環境和真實的歷史人物在心裡孕育著、培養著、融匯到自己的血液裡。我生怕一個靈感來了之后,就隨意觸碰歷史的大門,因而一直在徘徊,不敢輕易推門而入。直到父親百年祭的那一天,我在父親墳前下定決心:要寫父親,寫興隆街的鄉裡鄉親,把優秀的民族傳統傳達給今天的觀眾,給年輕觀眾一些真實的歷史,真實的營養。

《老酒館》講述的是闖關東的小人物陳懷海,來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大連開老酒館謀生計,並利用老酒館結交抗日志士,傳播抗日思想,與殖民者斗爭的故事。它以一個小小的酒館為舞台,以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為背景,上演了一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奇大戲。這裡發生了一個個救國護民的傳奇,歌頌了中國人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英雄情懷,弘揚了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展現了中華兒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氣節。

酒館雖小,卻激蕩歷史風雲。酒館裡,各色人物,粉墨登場,卸下妝來,都是一個大寫的人。劇中陳懷海這個人物堅持中國文化傳統“仁義禮智信”,我仰慕他,希望能成就這樣一個人物。我認為對人物有了敬畏和仰慕之情,才可能塑造出一個藝術典型形象。英雄產生於平民之中,平民生活的煙火氣使藝術典型人物充滿了豐富性和真實性。從多側面多角度塑造陳懷海這個人物,這就有了豐富性和多樣性。他的為人處世對於我們當今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對於經商之道,也都具有現實意義。

我最近幾年的劇本,從《老農民》《老中醫》到《老酒館》,一直在尋找一種老味道。實際上,這三部戲反映的年代距離今天有些遙遠,觀眾尤其是年輕的觀眾看什麼呢?我們既不能抱著老的戲劇觀念孤芳自賞,更不能無視當代觀眾更新的審美需求,一定要讓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我們的英雄人物深入到當代觀眾心裡。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傳統的內涵越來越豐富,讓民族傳統深入人心、自然而然地變成當代人血液裡的東西,文藝創作理應有所作為。我希望通過作品讓民族傳統與今天的時代精神相互輝映,讓中國文化傳統在今天散發彌久不散的魅力,為國富民強匯聚力量!

(本報記者任姍姍採訪整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