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揭秘音響保障系統 慶典"好聲音"是怎樣煉成的?

孫杰 張群琛
2019年10月08日07:1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慶典“好聲音”是怎樣煉成的?

  國慶天安門音響施工現場。胡鐵湘攝

  激昂雄壯的問答聲、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氣勢磅礡的軍樂聲、動人心魄的戰車轟鳴聲……慶典現場這些令人激動的“好聲音”,如何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裡?這離不開強大的音響保障系統。

  架設了520組流動音箱

  音響保障主要分為兩大部分:聲音採集處理和擴音傳輸。音響保障指揮部是北京市慶祝活動十三個指揮部之一,依托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組建而成,有近500名工作人員。他們分布在廣場及東西長安街沿線的不同點位,執行不同的任務。之所以成立音響保障指揮部,是因為慶典活動所涉及的空間范圍之廣,在世界上也找不到任何參考。而且還要與閱兵、群眾游行、聯歡等活動相配合,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

  首先是硬件設施改造,工程量就大得驚人。據介紹,指揮部前期已對廣場地區及長安街沿線的線纜進行改造,別看區域不大,敷設的固定線纜改造長度就達到了460公裡,流動線纜長度100公裡。同時,廣場及長安街沿線燈杆上的161根音柱也進行了改造,並架設總計520組流動音箱,以確保高品質聲音送達每一位觀眾耳畔。

  “重大慶典的現場拾音與擴聲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會或演出,重要性明顯提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總工程師、音響保障指揮部總指揮錢岳林一語道盡現場音響保障的最大難點。

  相對而言,音樂會或演出都是提前預定好的,演出時隻要按照既定流程按步驟推進即可,一般不容易出問題。如果是節目錄制,也有多次錄制機會,還有時間進行后期編輯。但慶典現場的音響保障將會遇到很多無法預測的現場情況,尤其是閱兵檢閱時,方陣應答、敬禮等環節都非常精准,如何把握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對音響保障都是巨大考驗。

  整個活動,有64個基站負責傳輸信號,有近60張調音台投入使用,每個人的操作都關系到整個慶典活動的效果。錢岳林表示,平時一個疏忽或誤操作還有機會彌補,而這種大型慶典活動的一個失誤,都是沒有任何機會彌補的,這就“要求全體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技術技能”。他說,音響保障通常會留有一些遺憾,這次慶典要求達到“世界一流,史上最好”,“我們在力爭達到這個目標。”

  光纖網絡上崗保暢通

  錢岳林認為,“與60周年閱兵和‘9·3’閱兵相比,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技術裝備、設備設置的進步。”

  據他介紹,60周年閱兵時還很少使用光纜﹔到“9·3”閱兵時,已基本上換成光纜,但仍保留相當規模的模擬音頻電纜﹔到今年絕大多數已是光纖網絡,而且是相互獨立、相互備份的雙架構,“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這是我們感覺最大的變化。”

  錢岳林說,光纖網絡帶寬可支撐更多的信息採集點、信息駐點和信息的相互傳輸和交換,對更好完成音響保障任務,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說,根據不同拾音要求,廣場在不同點位分設許多區域調音台,其信號源經過擴聲機房調音,進行相應延時以后,再對相關地區進行擴聲,對整個聲場來說,聽眾感受的聲音均勻度大為改善。

  音響老將三保閱兵

  張京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播送中心轉播部的高級工程師,慶典前每天上午10點,他都會走進天安門附近的主擴聲機房開始一天的工作。作為國慶閱兵音響指揮部的主調音師,慶典當天大部分聲音都會匯集到他這裡,再通過擴聲系統傳給每一位現場觀眾。

  算上2009年60周年閱兵和2015年“9·3”閱兵,張京這回已是第三次堅守在主擴聲機房了。雖然有經驗,可他依然感覺這項工作復雜且艱巨。最多時,現場將有100多路聲音匯集到這裡進行擴聲,而人們平日裡所見到的最復雜的大型交響樂現場,聲音也不過80多路。

  張京說:“整個廣場及長安街沿線大概安裝近400隻話筒,它們會通過局部調音台,將聲音信號匯集到主擴聲機房處理,再由主擴聲機房傳播到功放機房,最后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

  由於國慶盛典的觀眾區域高低落差很大、面積也很大,這就需要分區域考慮擴音的問題。“採取分區域擴音,這個方法從60周年慶典時就開始使用了。”同時,由於今年廣場上還設置兩條巨型的“紅飄帶”,對廣場擴聲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廣場區域也專門設置了一個音響團隊配合,確保聲音擴散范圍和均勻度。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