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機長》:致敬“平凡”英雄

尹琨
2019年10月10日15:1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機長》:致敬“平凡”英雄

  上映6天,票房破17億元,根據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真實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進入年度票房前十,成為中國影史又一筆亮色。走出影院,許多觀眾都向銀幕中的影片原型劉傳健豎起大拇指,並由衷稱贊一句:“英雄!”

  什麼是英雄?《中國機長》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答。首先,專業。影片開始就是機長劉長健起床后,屏氣沖涼水澡並計時的畫面。對自己身體素質的超高要求,也成為他在零下40多攝氏度,機艙內失壓、缺氧的環境下,還能操控飛機飛越崇山峻嶺的前提和保証。過硬的身體素質,讓機長在極端情況下敢於挑戰極限。

  其次,責任。在嫻熟的技術背后,支撐劉長健的是精神力量,是作為機長的責任與使命。危急關頭,他也如普通人般,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但不普通的是他心裡更惦念身后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安全。劉長健深知責任與生命連在一起。片中,當機長聽到第二機長匯報乘客全部安全的時候,更強的信念感賦予他更堅定的信心。

  我們常問,英雄是怎樣產生的?其實,沒有人天生是英雄,當下作出的正確選擇讓他成為英雄,但在這一剎那的背后,離不開日復一日與精益求精的積累和追求。對於劉長健來說,更多了一份對職業的敬畏。片中,在經歷緊急迫降之后,拿起話筒的機長對乘客隻說了一句話,那就是表達沒有把他們帶到拉薩的歉意。乘客下飛機期待見機長的時候,他也只是說需要跟乘客當面致歉。較高的職業素養,也讓觀眾感受到了中國民航人的風採。

  現實生活裡,英雄機長劉傳健常常把“平凡”兩個字挂在嘴邊。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每一個人都很平凡,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就為以后的不平凡做好准備了。電影中,這種“舉重若輕”的胸襟也得以展示,在飛機落地接到妻子的電話時,哪怕剛經歷了如此的驚心動魄,劉長健也只是用“飛機壞了”四個字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這份把平凡工作做到極致的追求,也讓劉傳健最終成為不平凡的英雄。

  片中,除了表現劉傳健的事跡之外,還展現了塔台、空管局、軍方等相關部門為此事所做的努力,讓觀眾看到原來一架飛機的安全起降還有這麼多門道,可以說,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多方的默契配合,讓影片呈現出了英雄群像的效果。

  坐在飛機上的乘客是英雄嗎?駕駛艙擋風玻璃破裂時,巨風強大的力量沖開駕駛艙門,處在艙外的第二機長需要盡快進入駕駛艙協助。這時候,坐在過道邊幾位“形形色色”的乘客,特別是一上飛機就開始找茬的男乘客,用手使勁將第二機長往前推。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在乘務長的配合下,把第二機長推進了駕駛艙,也為飛機上的所有人托起了生存的希望。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機長在結尾說出的話,讓影片主題得到升華。身處各個工作崗位的民航人因為對生命的敬畏在意外來臨時同呼吸、共命運﹔機長因為對職責的敬畏在危難驟降的時候以高超的專業水准與職業素養挽救飛機脫離險境﹔包括機長在內的民航人因為對規章的敬畏,一絲不苟地完成本職工作,實現步步為營的精准操作,得以保障飛機迫降的成功。

  因此,讓我們向每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英雄致敬!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