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商報:NINE PERCENT解散與偶像經濟重構

陶鳳
2019年10月14日06:39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NINE PERCENT解散與偶像經濟重構

  18個月后,NINE PERCENT揮手離別。

  因為早有了劇本和時間表,告別少了幾分真誠的味道。像通稿裡分手的情侶,“聚少離多”是冠冕堂皇的理由,粉絲聊以自慰願愛豆各自美麗。

  出道場景依然清晰如昨,《偶像練習生》與NINE PERCENT一起,用一晚上1.46億的投票數、炒到萬元一張的黃牛票,成為國內互聯網選秀綜藝締造的第一個偶像團體。他們用500多天復盤了一部偶像經濟的小時代,在這裡制造了屬於中國的華麗偶像男團,營造了萬千少女的夢想愛豆,瞬間盤活了千億元產值的偶像市場,繼續著經濟流量為王的時代童話。

  童話沒過多久,就在NINE PERCENT聚散一年之間,粉絲經濟泡沫急速破裂,給流量明星帶來猝不及防的反噬。和NINE PERCENT一樣,流於表面的偶像經濟也由此走出一條生動拋物線,前半場直線拉升,后半場加速下滑。

  這一年當紅流量都面臨形式各異的“當頭一棒”,有的不留情面斬釘截鐵,有的如溫水煮蛙猛然驚覺險象環生。昔日四大流量與其說被市場拋棄,不如說是他們拋棄了自己。坐享年少成名的美譽,僥幸參與收割了互聯網高速發展入口裡巨大的粉絲紅利。在業務上不思進取,鑽研無力,在私生活上接連失格,爭議不斷。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影響力失靈和資源失寵的雙重危機。

  長江后浪推前浪。成於作品的新生代在流量收割和資源已經勢不可擋,一度將前輩們置於尷尬的處境,這是娛樂圈的“翻臉不認人”,也是市場最終在選擇性價比。相比前輩,這些后輩因為多年下游蟄伏而更懂得人間疾苦,保留了對人氣來之不易的敬畏和珍惜,不敢丟棄對事業謹慎布局的踏實和耐心。因為成名於作品,他們往往信奉“美而不自知”的哲學,選擇靠實力說話。

  “時勢造英雄”,說的不僅是時代口味的瞬息萬變,也有容易被人忽視的萬變不離其宗。王菲在《悶》裡苦苦追問,“誰說愛人就該愛他的靈魂,否則聽起來不誠懇”,可如果粉絲和市場漸漸發現自己的所愛本就沒有靈魂,又如何愛的誠懇。

  上一輪偶像經濟成功的偶然性,決定了這種繁榮存在一定程度的“僥幸”。挖掘一個天賦異稟又兼具努力特質的藝人像天降紫微星,而做人設買賣營銷造勢比起開發周杰倫容易太多。說白了,刷榜、做數據這類新時代的標准操作,老阿姨們逼急眼了也能行,但蔡徐坤們常有,周杰倫們不常在。

  在熱播綜藝《演員請就位》裡,為了鼓勵年輕人,趙薇說這些年演員的路在變寬。趙薇沒說出口的是,成名的門檻在收窄。2018年被高調的視為偶像元年,可惜紅也不過一年。2019年,當台下的周杰倫望向台上得獎的蔡徐坤,是偶像經濟“改朝換代”,還是偶像經濟重構充滿戲劇張力的一角,答案恐怕是后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