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新聞學子連續四年"記錄中國"
《重塑城市競爭力:從四大名片到再造“新寧波”》《破除加快發展最大瓶頸:“高鐵時代”的湛江未來》《從海事大學回望大連:因海而興,再“轉身向海”》《廣州故事:白天鵝賓館、城中村與移民大軍》……從2016年至今,50多篇反映新中國變遷故事的新聞報道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子的筆下誕生,總閱讀量超過千萬。這些從大學生視角挖掘的“中國故事”在人民網、新浪網、騰訊新聞等媒體平台廣泛傳播,成為高校學子用腳步丈量中國、用青春告白祖國的“最強音”。
這支大學生隊伍,有個頗接地氣的名稱——“記錄中國”實踐團隊。這支團隊2016年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發起組建,目標是“以新聞人的專業實踐服務國家大戰略,記錄時代大發展”。
這幾年間,大學生的視角從中西部脫貧攻堅,延伸到東部沿海城市開發開放,再到大國工程的磅礡建設,足跡遍及全國20個省份,涵蓋39個縣市,採訪對象超過200余人。
復旦新聞學院2017級本科生張淑凡第一次參加“記錄中國”實踐時,他們團隊的目標是描寫廣州的改革變遷。同學們給很多機構投遞了約採信,大多“石沉大海”,最后隻能到廣州先走一步看一步。
張淑凡是《廣州故事:白天鵝賓館、城中村與移民大軍》的主筆,這是她第一次參與真實的採訪寫作。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情況下,團隊採訪到了廣州“新移民”、五星級酒店總經理和在廣州打拼的普通青年人。與每一個採訪對象聊天時,這支團隊都問了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廣州這座城市的特點是什麼?所有人給出的回答都是“包容”。
“黃埔大道,是廣州市一條雙向10車道的主干道,每天往來行駛著無數的車輛。其西南側聳立著高度將近150米,35層的高志大廈寫字樓。然而與之一路之隔的,便是廣州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城中村——石牌村。”張淑凡用城中村與高樓大廈的對比來體現廣州這座城市的“包容性”。“這次採訪對我觸動很大。能去了解一座陌生的城市,去感受這座城市裡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一件很有趣且讓人有收獲的事情。”
這種“收獲”的背后,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對“記錄中國”主題的精心挑選和組織。
2016年,實踐團隊以“打贏扶貧攻堅戰”為主題,前往貴州、甘肅、雲南等地扶貧第一線,深度探訪貧困村。貴州組成員7天行程達2200多公裡,採訪了畢節市六縣一區﹔安徽組成員跟隨遭受洪災的金寨村村民共走災后返家路,5個小時跋涉10公裡山路。當年形成報道14篇,真實記錄基層扶貧戰場,展現一線人民的生活現狀,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2017年,從北京到雲南,“記錄中國”實踐團隊重走80多年前西南聯大西遷之路,獲取大量珍貴歷史記憶和素材。2018年,時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實踐團隊來到東部14個首批開放的沿海城市,採訪59位改革開放親歷者、見証者,形成近20篇深度報道,記錄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探尋堅持深化改革的前行之路。2019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實踐團隊出發探尋大國工程背后的動人故事。從“蜀道難”到 “蜀道通”,復旦學子深入川渝地區,探索在70年鐵路建設中一代代中國人修路圖強的奮斗精神。
2018級博士生趙敏說:“不走過、不親歷,就無法將這些歷史深刻地烙印於我們心間。正是無數奮斗的個體,成就了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正是青春的艱苦奮斗,才會有祖國‘兩個一百年’夢想的實現。”
“記錄中國”以時代為課題,把思政課搬到祖國大地上,當新聞青年與中國社會深度融合,既鍛煉了腦力、眼力、筆力,更加深了對國情、社情、民情的認知。
每一次“記錄中國”項目的採訪、報道、新聞發表都是一個由學院指導、專業教師帶教參與、學生自主實踐的“有機全鏈條”。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學相長,老師將第一課堂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傳授貫穿到了第二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在這種全方位的操練下提升了實踐能力,同時,第二課堂也強化了思政教育的引領功能。
據悉,復旦大學“記錄中國”實踐活動4年共組織6次集中報道實踐,團隊成員包括新聞學院專業教師、專業新聞記者、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群體,面向全校招募學生122人次,在澎湃新聞網設立“記錄中國”專題欄目,發布新聞專題報道50余篇,融媒體報道8篇,稿件及記者手記等總計30多萬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