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沈陽日報》:貼近民生營造熱烈氛圍

常思哲
2019年10月22日14:3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沈陽日報》貼近民生營造熱烈氛圍

  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新聞報道,是今年新聞戰線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沈陽日報》精心策劃引導輿論導向,貼近民生,打造精品力作,形成宣傳熱潮,激發了全市上下愛國熱情,廣泛凝聚奮斗力量,為共慶新中國七十華誕、共享偉大榮光、共筑振興偉業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

  通過開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攻堅克難抓落實,凝心聚力促振興》《央媒看遼寧》《媒看沈陽》等專欄,《沈陽日報》積極落實報道預案,對國慶的“沈陽元素”進行充分報道。慶祝大會一結束,《沈陽日報》迅速與現場參與慶典或觀禮的沈陽人士電話連線,進行採訪報道。“沈陽元素”專版在讀者中引發共鳴,其中對遼寧彩車的總設計師李象群、參閱老兵常宗信的專訪反響強烈。同時,還特別推出專題報道,採訪當年參與開國大典慶祝活動的老報人,重溫了《沈陽日報》前身——《工人報》1949年10月2日對新中國開國大典沈陽慶祝盛況的報道。

  同時,《沈陽日報》把“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重大主題採訪活動與增強“四力”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講好沈陽振興奮進的生動故事,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遼沈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和重要成就,激發干部群眾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感,共奏新時代強音。

  《沈陽日報》抽調精兵強將成立若干採訪小組,蹲點廠礦、農村、社區,深入東北振興、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一線,用筆和鏡頭生產出一篇篇接地氣、帶溫度、含真情、有品質的新聞報道。

  《與鄰為善 “眾”求多福》的報道,是近年來從社區看民生變化的新聞佳作。採訪小組幾次集思廣益,從群眾生產生活中發現選題,報道從人民生活變化入手,從基層黨建切入,以全媒體各自不同的側重點呈現,以多福社區為例透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之后,東北振興惠及民生的“細節感觀”,講求新聞性,又體現藝術性,將宏大敘事與精彩細節相結合,反映了時代主題,與沈陽新一輪振興緊緊呼應,呈現一場新時代的“歡樂頌”。

  《“一封家書”的家國情懷》《新鬆之道 薪火相傳》等報道,在遼沈大地引發了強烈共鳴。這組報道飽含著真情,凝聚著力量,是近年來報道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力作。採訪小組在新鬆幾次“深蹲”,用真情去感受新鬆人科技報國的情懷,去體會新鬆面向未來英姿勃發的氣度,去聆聽老工業基地人重振雄風的心聲……

  此外,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新聞報道,由於主題集中,“同題作文”眾多。《沈陽日報》通過精心策劃,突破“重成就宣傳、重慶典活動、重領導活動”的慶典傳統報道形式,強化輿論導向、滿足讀者需要,深入發掘新聞資源的內涵,提高傳播效應,打破同質化競爭,形成了自身特色。

  《沈陽日報》精心策劃組織了“飛閱大沈陽”大型主題航拍暨攝影大賽,在一版刊發優秀作品並推出了《飛閱大沈陽》專刊。專刊以跨版形式,採用全航拍圖片,多角度、多層次展現沈陽風採,為遼沈媒體首次。尤其是在國慶節前夕推出《飛閱大沈陽·致敬新時代》12個跨版專刊,集中展示沈陽城區、縣區發展成就,為迎接新中國七十華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截至目前,刊發攝影作品百余幅,專刊30期。

  同時,《沈陽日報》自3月起推出“70年70個城市記憶”專題報道,精選了各行各業的代表人物和鮮為人知的沈陽故事,從為新中國奮斗、生態文明、智能制造、文化傳承等角度切入,分享與祖國同呼吸共成長的追夢歷程,生動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沈陽的城市變遷、行業發展、生活變化,點燃城市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感共鳴。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