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如果十幾年前有"飯圈" 80后90后重新"打撈"流行文化

2019年10月22日06:5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能過氣!90后要打撈曾擁有的流行文化了

如果把今天的網絡語言和飯圈文化“嫁接”到一二十年前的娛樂圈,會是什麼樣子?

最近自媒體“淮秀幫”的搞笑視頻《假如當年就有飯圈》,暢想或許當年熱搜詞條會堆滿以下內容:“周杰倫出新歌杰迷瘋狂打call”“《還珠格格》大結局破收視紀錄”……腦洞再開大一點,你還能看到“2005年胡歌飾演的李逍遙宣布10年后告別單身”“熱播劇《還珠格格》主演開始撕番位,許仙被指倒貼白娘子蹭熱度,影帝候選人拒絕拉踩頻頻被抱走”。

今年27歲的外企職員張璇轉發這篇文章時,推薦理由是一串“哈”外加一句嘆息:“我們當年追星太佛系,娛樂圈太安靜了。”

張璇說,每天刷微博都有“時空錯亂”之感。一方面,娛樂圈層出不窮的新熱點和飯圈流行詞對她產生強烈暴擊﹔而另一方面,她驚覺“年少回憶未亡”,還有一群網友不屈不撓對《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家有兒女》進行“考古發掘”。

當00后們“pick”的愛豆和喜好開始在網絡空間崛起,一群80后、90后也沒有淡忘曾經屬於他們的流行文化,更不肯直接承認“我們的時代真的過去了”,甚至漸有“打撈”“重新挖掘”的趨勢。

“打撈”的對象,可以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爆款劇。

大學畢業5年的銀行職員張宇,下班后的時間,擁有一個不為同事所知的身份——短視頻UP主。他把“年代久遠”的影視劇重新剪輯成短片,或懷舊,或幽默,配上解說,“二次賦予90后過氣文化新的流行價值”。這項業余事業,張宇隻和網上的粉絲、同類UP主交流,不想讓“三次元人際關系”打擾隱秘的樂趣。

80后、90后們時隔數年打撈影視劇,一不小心撈起很多“驚人的信息量”,比如深度“復盤”后直言少女時眷戀的熒屏理想男友,長大驚覺其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喜愛。

前兩日在一檔導演選角真人秀上,年輕藝人還原《情深深雨濛濛》中經典片段之后,趙薇還笑言,最早演的時候,她們可沒覺得“何書桓”是個渣男,就覺得他是一個痴情男子,可能是現在大家觀念變了。

媒體人古古說,她微信收藏了一堆演員周杰的“爾康表情包”,時不時會刷到各種寫得很長很走心的“考古帖”,例如“顯微鏡式”研究《情深深雨濛濛》中“何書桓的渣男實錘”“方瑜究竟是不是依萍好閨蜜”﹔《還珠格格》裡“紫薇明明是小燕子朋友,為什麼還和知畫交心”﹔《家有兒女》中“夏東海家到底多有錢”……

起初古古覺得這些發帖人大概閑得慌,但一看到評論熱鬧非凡,又不免反思,也許90后真的到了熱衷於回憶和懷舊的年紀。“現在的流行文化已經被更年輕的世代主導,所以一代人的情感共鳴隻能成為‘打撈’行為了,目的是追憶那些無憂無慮的,對世界充滿好奇與熱情的日子。我朋友說,結婚生子后連看偶像小說都沒味道了,因為不會再代入少女心。”

在古古看來,80后、90后“打撈”爆款劇,也得到了“附贈”的趣味——當年的小觀眾長大成人,拋開童年濾鏡后再回味,驚喜地意識到很多事情可以有另一種解讀方式,每個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粗暴。

80后、90后“打撈”的沖動,也可能來自一個名字。

拼著一腔熱血,“挑戰”飯圈新型衡量體系,助力自己讀中小學時追隨的偶像,在“流量時代”依然擁有響當當的姓名和江湖地位,應援聲量不輸當下愛豆。

“我和我的愛豆一起老了,我真的不知道打榜是什麼東西?”今年夏天為周杰倫超話打榜戰斗一打響,古古刷到微博先是很懵,但隨后迅速進入狀態,加入“夕陽紅粉絲團”從頭學習打榜。

網友評論,在這場超話大戰后期,“已經不再是粉絲群體的較量,而是90后一代人集體打撈他們逐漸下沉的流行文化的戰斗”。

幫助周杰倫登頂超話排行榜,“打撈”的熱潮還沒結束。前些天周杰倫發布新單曲《說好不哭》,隨即在各大社交網絡刷屏,QQ音樂服務器一度崩潰。“我朋友圈花錢買這首單曲的人,平時明明都是其他歌手‘牆頭’的,今夜聽說杰倫發歌,集體奮不顧身暫時‘爬牆’,特別有儀式感。”張璇感慨,這個夜晚,“天涯共杰倫”。

另外,一群80后、90后還會對舊時的美好懷揣一份期待,盼著生命力延續至今的文化產品能在全新的網絡語境中擁有話語權。

比如今年秋天上映的《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是“名偵探柯南系列”第23部動畫劇場版,也創下柯南劇場版在中國內地最高票房紀錄。“柯南推理元素”“柯南的戀愛修煉手冊”“柯南的正確打開方式”等自發話題頻頻刷屏,其中“柯南隻流一次淚”話題單日閱讀量超過兩億。有粉絲說:“《名偵探柯南》自1996年首播至今,柯南隻在劇場版《絕海的偵探》流過一次眼淚后,再也沒有過任何一個流淚的鏡頭。”

縱然有情懷加持,可大家對這部片子的評價褒貶不一。不少影評提到,柯南是童年的回憶,即使這些年柯南劇場版的質量良莠不齊,但每年沖著情懷還是會去電影院,支持那個陪自己一起長大、自己卻從未長大的柯南﹔另外一部分人認為柯南存在明顯的邏輯漏洞,劇情簡單,反面人物形象單薄,從一個破案推理片變成了愛情片。

無論工作多忙,都會去影院支持每一部柯南劇場版的李今,就自稱是一個“特別理性冷血的情懷黨”,心底有多愛,影評就寫得多直接。“既然系列還在做,那批評就是為了讓它更好地存活”。

急於對“過時流行文化”進行打撈的同時,80后、90后沒有放棄對質量的追求。當作品質量難以匹配它們被給予的情懷時,則可能招致更洶涌的失望和批評。李今希望,生命力尚存的“少時流行爆款”,能拿出更好的作品,去証明其價值和魅力,去征服對他們的文化了解甚少的新一代年輕人,填補代際之間的文化斷層。(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沈杰群 實習生 齊元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