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導演視角帶觀眾走進台前幕后

由騰訊視頻打造的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綜藝《演員請就位》正式上線,首期節目開播后,點擊量已經達到1.1億次,更成功登頂貓眼數據平台全網熱搜。#陳凱歌沒有選明道##陳凱歌講戲一針見血##趙薇談演員門檻變低##郭敬明反駁李誠儒#等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討論。
全影視化表達
近年來,隨著國產綜藝的蓬勃發展,綜藝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這不僅表現在平台之間的較量,也表現為節目形式以及內容生產的相互競爭。在這個背景下,演技類綜藝應運而生,成功將一部分觀眾的視線從歌唱選秀類、戀愛類、親子類等綜藝轉移到演員這一職業上。
不同於以往演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以選角為切口開創“導演視角”,通過導演的視角去透視台前幕后整個影視行業生產鏈條的運作流程,發現和挖掘演員對影視表演事業的堅定信念。節目邀請到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4位在年齡階段、從業經歷、創作風格等方面各有差異的業內導演,以他們專業的視角審視、打磨演員的表演。相比於其他節目邀請知名影視明星擔任導師,《演員請就位》的專業性可以說更勝一籌。
在《演員請就位》中,共有50位演員加入,他們依據0—5年、6—10年、11—15年以上戲齡被分為三大陣容,其中包括“霸道總裁專業戶”明道、青春偶像派炎亞綸、知名主持人沈夢辰、喜劇人楊迪、影視小生郭俊辰等。無論年紀大小、戲齡長短,他們都是渴望擁有表演機會、接觸好導演、接受專業表演指導、撕掉固有標簽的追夢人。在這個舞台,免談履歷,讓演技就位﹔免談流量,讓專業就位﹔免談顏值,讓角色就位,實力是過關斬將的唯一通行証。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演技類綜藝都偏好“話劇式”舞台表演的呈現方式,即直接通過演播室布景讓演員進行表演。事實上,在這樣的環境下,演員的表演更帶有話劇的表演氣息,屏幕前觀眾觀看到的也並不是完全的演員表演畫面。相比之下,《演員請就位》不再局限於舞台之上的簡單鏡頭錄制,而是選擇1:1實景搭建劇本場景,通過全影視化拍攝的手段將現場剪輯到舞台大屏幕之上,向現場導演和觀眾真實呈現演員演技。另外,這樣的呈現方式比演員片場拍戲更具挑戰性,因為每一場戲幾乎都是一次性拍攝,甚至可以說是一鏡到底,所以演員的每一句台詞、每一次行為表達都顯得格外重要。
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對於電影和表演藝術,無論你取得多少成就,獲得多少經驗,你都會對它有無窮無盡的疑問。那麼,電影到底是導演的藝術還是演員的藝術?”在節目開頭,趙薇導演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此,李少紅導演表示:“不管別人怎麼想,電影對於我來講是一個導演的藝術,就像一個交響樂團,即使有再好的演奏家,有再好的樂手,他們也需要一個指揮。”
不可否認,角色的能量場一方面需要演員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專業的教學指導。在《演員請就位》中,導演在影視表達中的重要性可以說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節目中明道和陳若軒重現《破冰行動》經典鏡頭時,各位導演一針見血地指出二人在表演上的瑕疵。郭敬明導演認為,二人的表演體系需要克服“表演虛榮”,對於表演力度需要做到准確拿捏﹔趙薇導演認為,表演要“多走心”﹔李少紅導演直指明道“舞台語言”的缺乏﹔陳凱歌導演則指出二人情感表達的不充分與不合理之處,更是親自上台進行現場教學。事實証明,在經過導演們一番指導后,二人的表演層次明顯提升,情感表達更為飽滿。
同一段戲,同一個細節,同一種情感傳遞,演員究竟應採取何種方式進行表達?關於這一問題,4位導演各有見解。對於演員包文婧在《天下無賊》片段中是否應該拿起那塊放在餐桌上的手表這一細節,4位導演則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難看出,由於導演間存在著性別、創作理念與情感認知等差異,大家對於劇本的解讀和處理方式也頗有不同。
由此可見,《演員請就位》不僅為演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時,也為導演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切磋與專業交流的機會。
直擊行業痛點
事實上,演技類節目的誕生暴露出當下影視行業的痛點,“拍戲靠摳圖”“拍戲靠替身”“演戲靠瞪眼”等現象一度成為演藝圈的常態和觀眾的吐槽點。隨著觀眾審美水准的不斷提高,流量開始降溫,“小鮮肉”一詞一度污名化,“有人氣沒演技”成為不少觀眾對於當前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的評價。
在純粹為偶像埋單的粉絲之外,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考量劇本故事、服化道、拍攝水平以及演員演技等因素。《演員請就位》回歸到演員職業本身,理性、客觀、專業地看待與分析演員演技。這種形式的“反哺”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眾對影視作品質量的熱切關注,也反映出業界對影視作品質量底線的堅守。
此外,觀眾還可以隨著《演員請就位》賦予觀眾的“上帝視角”一窺演員和導演從劇本解讀、排練到拍攝等的整個過程,讓觀眾更加全面地了解演員和導演職業。不僅如此,觀眾還可以通過4位導演以及在場嘉賓的解讀,從中領悟到何謂表演、何謂演技,在娛樂放鬆的同時共同探討演技話題,極具現實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