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舊報紙如何壓縮了時空?復旦教授埋彩蛋教你打開歷史的底稿

劉璐 楊顏菲
2019年10月27日06:5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早晨,一位17世紀的英國紳士也許正喝著咖啡,讀一份倫敦憲報﹔一戰后期,一個美國人在報紙上讀到白宮宣布召回駐德大使,猜想這意味著什麼﹔一戰后,一個德國人看著報紙上希特勒的照片,陷入了沉思……10月26日起,你可以在復旦大學文科圖書館一樓,通過《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后中外珍報展》穿越時空,閱讀他們手中拿著的那份報紙。

尋寶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5日,展出90件中外報刊原件。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近日採訪了展覽策展人——復旦大學教授張力奮,他曾任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FT中文網創刊總編輯。

張力奮自稱對紙媒有種“特殊的情結”,在英國研習傳媒多年,染上了愛好收藏的“英國病”:每有世界大事發生,他便留心存上一份報紙。他的收藏涵蓋近100個國家,有些購買於拍賣行、收藏家處,有些取自各國機場休息室的贈閱報刊,有些則托旅行或出差的友人帶回。參展的90件藏品,是為慶祝復旦大學新聞學院90周年院慶,層層選拔出來的。

他介紹,這些報紙中花了最長時間找到的,是深圳特區最早的報紙——80年代的蛇口通訊報,為此他還花了一萬元給上一位藏家。

每一件藏品都擁有自己的故事:十七世紀下半葉的倫敦憲報(London Gazette)在所有藏品裡,算是爺爺輩的。通過這張報紙,你能夠感受到當時社會的印刷技術和紙張。每一張都使用手工印刷,當時的用紙摻雜了麻的成分,報上字母的凹凸感分明可見,且每一張都有編號。

另一件1888年2月13號英國金融時報的創刊號,現存世很少,因此展出的這份創刊號原件更顯珍貴。在這份創刊號上,你可以清晰看到當時使用的logo和報名。130多年后的今天,它們依然還在沿用。

把視線拉回中國,申報停刊前的最后一個月曾經非常細致地描述了整個國家的狀態和情緒。

這個展覽用報紙壓縮了時空,讓幾百年的全球故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說報紙是歷史的初稿,就是我們當時在讀報紙的時候可能想不到,但是我們所讀到的某份報紙記錄的事情,說不定就會改變世界。”張力奮說。

一日

豆瓣上有一部高分的紀錄片《浮生一日》,兩位導演牽頭,通過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邀請全世界網民用攝像機紀錄下2010年7月24日這一天自己的生活瑣事以及對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最終剪成了這部紀錄片。

其實早在1936年,受到高爾基編撰《世界的一日》的啟發,鄒韜奮與茅盾就曾策劃過《中國的一日》。

在沒有觸達全球的互聯網的那個時代,為了了解普通中國人在1936年5月21日這個普通的日子都做了什麼,他們隻有一個方式——登報。

1936年5月18日,申報上出現了這樣一則消息:

“凡是‘五月二十一日’二十四小時內所發生於中國范圍內海陸空的大小事故和現象,都可以作為本書的材料。這一日的天文、氣象、政治、外交、社會事件、裡巷瑣聞、娛樂節目、人物動態,無不是本書願意包羅的材料……”

這份1936年5月18日的申報,也會出現在這次的展覽中。曾經通過報紙發布的招募信息與如今通過視頻網站發布的招募信息,介質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對生活的記錄卻並沒有改變。

致敬

1935年10月,在復旦大學30周年校慶之際,新聞學系曾舉辦過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創舉”的“首屆世界報紙展覽會”,這次展覽也是一次對歷史的呼應。

“當年報紙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處在一個黃金時代。當年復旦大學的展覽涵蓋了那麼多的國家、那麼多的報紙,可以想見年輕的中國報業對西方的追趕,同時也體現了上海的國際化程度。”

舉辦十七世紀后中外珍報展,一方面是為了致敬歷史,另一方面則因為張力奮相信,盡管報紙在當今貌似逐漸式微,但紙媒的精神並沒有消亡。

印刷文明改變了人類知識生產和社會秩序,報紙作為一種力量直接推動了文明的進程。當時最好的報紙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邏輯,有視覺上和版面上的“語法”。

報紙還是一種大眾的啟蒙教育。互聯網進入以后,歷史並沒有斷裂,仍然以原有的邏輯在進行,只是呈現的方式變了。一個媒體如何存在,靠什麼存在?如何重新建立它和市場、和讀者的關系,如何確立游戲規則和倫理標准?這些問題不會因為介質的變化就消失——非但要存在,並且要以新的方式存在。在信息時代,有些問題的難度甚至增加了。

彩蛋

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張力奮還埋了一個彩蛋:除了90件常設展品外,在主展區某個位置,周一至周五每天會更換一件藏品。通過這種方式,他希望大家能夠體會更多的“時空互動”。

“我上課的時候就經常讓學生看這些報紙原件,他們便感嘆我們和遙遠的世界之間,從今天開始發生聯系。”張力奮說。(內圖攝影:余雙江、陳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