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運用“望聞問切”磨煉“四力”

徐曄
2019年10月29日15:1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運用“望聞問切”磨煉“四力”

  寫有溫度的新聞,是新時代對新聞輿論工作,尤其是民生新聞提出的重要課題,也是民生新聞記者深入踐行“四力”的業務准繩。什麼樣的新聞是有溫度的?有溫度的新聞又該如何採寫?

  就民生新聞部門而言,有溫度的新聞,不僅指新聞內容的冷暖,更是展示作品背后的溫暖力量。比如,台州日報社推出的彰顯城市溫度的“禮讓斑馬線”系列報道、聚焦老齡社會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系列報道、關注民生關切的“連陰雨下的台州‘冷暖’”系列報道等。筆者認為,寫有溫度的新聞,必須在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磨煉自我,運用“望聞問切”發現溫度故事、聆聽溫度內容、問計溫度民生、升華溫度認知,講好台州故事。

  發現溫度故事

  有溫度的新聞不是記者待在辦公室、打打電話就可以發現的。唯有在路上、去基層、到現場,才能心懷時代、心裝群眾,才會發現有溫度的內容。

  2019年春節后,台州連續陰雨天刷新了不少歷史紀錄。一起看似普通的氣象事件,實際上已經成為市民熱議的新聞話題。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關注民之關切,書寫民之冷暖?台州日報社民生新聞部從氣象成因及走勢分析入手,組織記者深入各行各業,以冷暖的視角、辯証的對比、立體的呈現,全方位展示陰雨模式下的台州民生百態,並從中發現各行各業的溫暖故事,如連軸轉的公交司機、跑不過來的外賣小哥、備受傷害的瓜農果農等。

  這組“連陰雨下的台州‘冷暖’”系列報道以全新的報道手法和呈現方式,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

  聆聽溫度內容

  有溫度的新聞在哪裡?新聞的溫度來自社會、來自生活。《辭海》中對於“民生”的解釋是“人民的生計”,通俗而言,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民生新聞,主要關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與生存空間。

  今年以來,台州日報社民生熱線多次接到市民反映停車亂象,希望媒體關注,推動停車亂象的改變。為此,民生新聞部根據市民熱線反映的情況,對目前存在的停車亂象進行了歸類梳理,組織記者走訪市區各地,傾聽市民聲音,推出“關注市區停車亂象”系列報道。

  所謂眼界決定格局,眼力就是新聞發現力。注重增強眼力,多傾聽民聲,不僅能發現更多好素材好新聞,也可以幫助媒體深入洞察問題的本質。系列報道推出后反響強烈,其中開篇報道在中國台州網微博上轉載后,點擊量達到26萬。

  問計溫度民生

  在火熱的生活中,有溫度的新聞時時都在發生,記者需要做的是,帶著“有目的的思考”發現它、捕捉它,並報道好。

  今年3月下旬,黃岩一高層住宅遭遇“電梯停運,住戶每天爬樓回家”的尷尬,此事還引起市委領導重視。在台州,目前約有4萬部各類電梯,高層電梯有2萬多部,住高層市民的生活如何?民生新聞部問計民生,推出“關注台州人的高層生活”系列報道,而專門關注公眾高層生活的專題報道並不多見。

  問了問題,還要推動問題解決。台州老齡化程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加裝電梯已成剛需。隨著椒江景元花園和楓南小區加裝電梯試點項目破土動工,民生新聞部在前期排摸的基礎上,精心策劃推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系列報道。首篇報道經各新媒體廣泛傳播后,關注度達百萬次。有關部門對該系列報道也給予肯定,稱對推進此項工作有著較強促進作用。

  升華溫度認知

  城市精神不是圖騰,最終要具化為每個人的言行和全社會的風尚。“最美”是台州城市精神之一,媒體要推動這種精神融入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轉化為市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彰顯的是媒體人對有溫度的新聞的充分認知,體現的是媒體人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此前,作為浙江省內較早推行“禮讓斑馬線”的城市,台州在全市范圍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並將該活動納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體系。民生新聞部抓住熱點,及時推出彰顯城市溫度的“禮讓斑馬線”系列報道,多維度、多角度展示台州這座城市發生在斑馬線上的亮麗風景。其中,《斑馬線前車讓人,你在做了嗎?》組合報道獲得浙江省新聞獎二等獎和台州市第九屆文化曙光獎。

  目前,台州斑馬線禮讓率高達99.8%,“文明有禮”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