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8期

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及對策研究

王雪
2019年10月29日13:58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8期

【摘要】社交媒體的快速普及給用戶帶來了便利,但社交媒體依賴、隱私侵犯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給用戶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形成了用戶對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主要包括社交媒體過度使用產生的社交媒體疲勞感、隱私侵犯擔憂、社會評價顧慮和社交媒體疏離感等。以上問題的解決路徑有三:一、提升高校媒介素養教育比重,普及媒介素養知識﹔二、提高用戶個人的媒介素養,以正確的方式使用媒介﹔三、媒體單位加大對媒介的服務系統升級和研發。

【關鍵詞】社交媒體負面評價﹔社交媒體疲勞感﹔隱私侵犯擔憂﹔社會評價顧慮﹔社交媒體疏離感

社交媒體是以參與、共有、開放的Web2.0技術為平台的新媒體形態,是社會化媒體或社會性媒體,它支持用戶逆向上傳,改變了傳統媒體信息的傳播流程。社交媒體以用戶個人為中心,擁有自發傳播的特點,允許用戶個人進行信息內容的生產、創造和交流,並且具有實時性、互動性、連通性、開放性和社區化等特征。社交媒體的發展極為迅速,且普及率較高。但是,隨著社交媒體的不斷普及,其帶來的影響並不隻有積極正面的。凱度集團發布的《2018凱度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顯示,社交媒體對用戶的消極影響比例由2017年的89%上升到了93%,特別是伴隨著社交媒體使用而產生的精神層面上的負面影響有明顯增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代表強連接的封閉型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QQ空間用戶使用率分別為83.4%、58.8%,較2017年底分別下降了3.9和5.6個百分點。社交媒體使用率的下降與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存在直接的關系。因此,本文將從用戶個人使用層面和社會交往層面,全面解析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過程中對其形成的負面評價。

社交媒體評價是指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后對其服務及功能等方面做出正面及負面的綜合評價。而負面評價具體包括:一、因社交媒體使用在個人使用層面和社會交往層面產生的社交媒體疲勞感﹔二、隱私侵犯擔憂﹔三、社會評價顧慮﹔四、社交媒體疏離感。

一、社交媒體疲勞感

社交媒體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便利,信息檢索和共享,建立與維持社交關系等。但是,由於過度的開放性與實時性等媒介技術特性帶來的不便與負擔也同時存在。具體體現在:一、新技術或媒體在操作等方面的難度帶來的使用負擔﹔二、信息過載、信息冗雜所帶來的信息接收疲勞﹔三、人際關系超負荷所形成的人際關系負擔。上述問題使用戶在精神和身體上產生疲勞。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過程中產生的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疲勞感可以被稱為社交媒體疲勞感。

Kyongdal Kim等人認為,社交媒體疲勞感是用戶通過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多樣體驗后,形成了對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包括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疲勞感。[1]HyunJi Lee和Dong Hun Chung把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經歷的負面問題,如信息超負荷、隱私侵犯、機會成本以及評價意識等問題定義為社交媒體疲勞感。[2]但是,社交媒體疲勞感不僅只是在媒介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它可以出現在使用社交媒體之后。

社交媒體疲勞感源於技術與社交兩個方面。首先,從技術接受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新媒介在應用初期,用戶都需要相應的時間學習和適應,新媒介的下載安裝、操作方法及使用用語等,這些操作技術方面的復雜性和難度,在某種程度上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的負擔感。技術方面存在的難度在媒介使用過程中也是產生媒體疲勞感的一個重要因素。社交媒體與一般大眾媒體不同,用戶不是單方向的接收信息,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去管理與更新自己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上流動的大量的信息或是他人的狀態都要一一確認是件非常疲倦的事情。人類每天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媒介傳播的信息內容卻近乎無限,信息洪水現象導致信息疲勞的現象日益嚴重。

其次,在社交方面,管理在社交媒體上形成的眾多人際關系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導致社交媒體疲勞感產生。在社交網絡中,人們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系,保持社會關系,但是,當關注的人數超過一定數量時,就會產生信息泛濫的現象。[3]鄧巴認為,人類在有限的注意力下,可以擁有的穩定社會網絡人數在150人左右,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也被稱為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也就是說,當社交媒體朋友數量超過150人時,或者當接收的信息量超出能接收的信息數量時,就會出現社交網絡的“悖論”現象。[4]即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想要建立緊密聯系的渴望,會隨著朋友數的增多出現反向效果。在社交媒體中比起推特、微博等信息型社交媒體,更強調社交特性的微信、臉書等社交型社交媒體的疲勞感相對來說更高。用戶在管理社交媒體上形成的眾多人際關系時,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產生身體和心理上的疲勞感。

從人際關系的質量上考慮,社交媒體上的人際關系和線下的人際關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即線上的人際關系和真實世界的人際關系是有差異的,是變質的關系,其分量隻不過是真實人際關系的一半,[5]用戶在管理社交媒體上形成的大量的人際關系時,由於感知到的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會更容易產生疲勞感。因此,社交媒體疲勞感可以定義為在社交媒體使用過程中由於技術與社交原因而產生的心理負擔和身體疲勞。這樣的社交媒體疲勞感的產生是根據用戶個人的性格特點、對媒體的認知及依賴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的。一般認為,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越長,媒體依賴程度越高,越容易產生社交媒體疲勞感。[6]

二、社交媒體隱私侵犯

法學中把隱私定義為“自己獨處的權利”,[7]特別是從“空間”的側面上來講,主要指保障個體與社會或是他人保持一定距離的權利。但是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經常處於相互連接的狀態。人們通過如移動電話等終端“時時連接的工具”(always/always-on-you)隨時隨地與他人保持相互連接的狀態,雪莉·特克爾(2008)把這樣的現象稱之為“捆綁的自我”(tethered self)。[8]

社交媒體以智能手機為平台,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用戶時時刻刻相互連接,隨時隨地相互接觸,捆綁的自我現象更為突出。由此產生了隱私侵害等負面問題。無論是上班時間、上課時間還是休息時間,社交媒體可以隨時侵入我們的生活。Deresiewicz指出通信技術不僅剝奪了我們的隱私與注意力集中能力,還奪走了我們的獨處能力。[9]

在大數據信息背景下,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留下相應的數據記錄。Koops將這些數據記錄分為兩類,一種是由用戶個人留下“數據腳印”(digital footprint);另一種是由他人建立的關於用戶的“數據影子”(digital shadows)。[10]用戶一旦將信息上傳到網絡空間,就失去了對信息的傳播控制權。即使用戶個人刪除該信息,但是無法知道有多少用戶對此信息進行了轉載、保存和再次傳播。另外,媒體會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用戶的個人行為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用戶的喜好偏向,對其進行信息推送和廣告投放,甚至以盈利為目的將用戶數據銷售給第三方機構,諸如此類的用戶個人隱私泄露問題數不勝數。個人隱私侵害、隱私泄露等方面的問題給用戶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三、社會評價顧慮

由於社交媒體是用戶間相互連接形成的網狀形態關系,可以讓信息瞬時交換及共享,因此,對於social media一詞中的social解釋為“社會”不如稱之為“關系”更貼切、形象。在形成和維持社交關系的過程中,一個影響社會關系質量的重要因素就是社會性評價。社會性評價是影響在社會性交換情況下人際關系程度的重要因素,人們喜歡和可以信賴的人交往,主要依靠周圍人的評價選擇可以信賴的人,遠離背叛或是有欺騙行為的人。[11]評價好的人在形成社會關系時其好感或是信任度會有所增加,他人會與之積極地形成社會關系。而且,他人的評價也是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傳達自己的優點,展現自己價值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形成和維持社會關系的過程中,人們很自然地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心理學研究領域將個體在與他人的社會交往過程中,正在或是預期他人會負面評價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定義為負面評價恐懼(fear of evaluation,FNE),主要指個體對他人給出的負面評價感到的苦惱或擔憂。[12]有負面評價恐懼傾向的個體會更在意他人給出的負面評價,更擔憂他人可能給出的負面評價,更注重給他人留下好印象。[13]

作為普及度和使用率較高的社交型媒體,特別是強連接的關系型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進行社會交往活動的主要工具,佔據了人們生活的較大比例。因此,用戶在所屬的社區網絡中受到怎樣的評價對人際關系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於社交媒體具有較強的實時擴散信息的功能,所以管理好社交媒體個人評價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社交媒體疏離感

疏離(alienation)主要是強調社會成員主觀上的心理感受和體驗,指個體心理上的孤獨感、疏遠感、冷漠感、無意義感等消極的負面情感。不同的學者對此給出了指代不同的現象與意義的概念。關於疏離這個詞可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社會構造的觀點、心理學觀點和社會心理學觀點。社會構造的觀點是從疏離的客觀性與構造的特性來觀察的﹔心理學觀點是與社會或經濟結構無關,從個人獨立的心理狀態考慮的﹔社會心理學觀點則是從社會的結構性條件及對個人自身所在人際關系網絡中所感知到的主觀的經驗來分析的。

在本研究中考慮到社交媒體的關系指向型特性,在關於疏離的三個特性中,主要從個人在社會關系中主觀感知到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為依據進行分析。社會心理學者Seeman認為疏離感包括五個要素,即無力、無意義、無規范、孤立和自我疏離。[14]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經常會在意和他人的關系,在與他人的關系中確認自身的存在,為維持這樣的關系不斷努力。如果這樣的努力沒有得到良好的反饋,人們就會感到如無意義、無力感、孤立感等疏離感。

社交媒體疏離感是指個人在所屬的社交網絡中,沒能很好地融入其中,從朋友關系中感覺到距離感或是無力感,在自身所屬的人際網絡中感知到的距離感不斷增加的一種狀態。馬斯洛指出隨著通信技術和信息的高速發展,人們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的欲望,與他人分享友誼的欲望,在自身所屬集體中獲得所屬感與紐帶感等心理欲望在不斷增加。[15]因此,社交媒體用戶更期待與建立了人際關系的朋友可以有更多的互動,可以得到更多的社會關系。但是如果情況相反,從他人那裡得到的關心比期待值小的話,就會很容易感覺到剝奪感與疏離感。

社交媒體可以使人們增進相互的連接,是形成與維持社會關系時很實用的媒體。但是,如果在與他人建立的關系或是所屬集團中對所屬感、歸屬感及親密感的預期沒能得到滿足的話,用戶很容易產生被剝奪感和疏離感。在相關研究中發現,手機媒體的使用程度與疏離感有直接的影響,手機依賴會產生孤獨感和疏離感。[16]在筆者(2014)的研究中發現,社交媒體的使用程度對社交媒體疏離感有直接的影響,即社交媒體使用依賴性高的話,社交媒體疏離感也相對較高,並且社交媒體疏離感對社交媒體的持續使用意向有直接的影響。

五、社交媒體負面評價對策與建議

針對用戶對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筆者認為可以從媒介素養知識推廣普及、用戶自身媒介使用時間和方式的控制以及媒體單位在服務和系統的研發等幾個方面著手改進。

第一,提升高校媒介素養教育比重,普及媒介素養知識。媒介素養是一種文化的養成,對於媒介素養提升的問題應該首先從高校的課程建設開始。高校是教育和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大學生也是社交媒體的主要用戶群體。因此,高校應注重媒介素養的相關課程建設,普及媒介素養的相關知識,以正確的方式合理地引導大學生接觸和使用媒介,增強大學生的媒介意識和新媒體的使用能力,從而由點及面地輻射至更廣泛的媒體受眾。

第二,提高用戶個人的媒介素養,以正確的方式使用媒介。新的媒介技術環境下各種社交媒體層出不窮,用戶應當加強媒介素養的自我培養,應該適當了解媒介屬性,掌握相關的媒介知識,提高媒介素養能力。媒介環境是一種類似於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客觀存在,人類個體在媒介環境中的各類活動要符合與外部環境的共同准則,實現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即用戶要在追求權利的同時承擔相應的義務。[17]新媒體環境下用戶不僅是媒介信息的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即產消者。因此,用戶在追求媒介使用和信息傳播主導權的同時,也應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維護網絡空間環境,有意識地主動抵制低俗色情信息傳播。另外,以正確的方式使用社交媒體,自覺地控制媒介的使用時間,做到不過分依賴社交媒體,合理安排線上和線下的社交活動。適當加強線下社會生活比重,是減少社交媒體負面評價和影響的有效手段。因此,用戶應有意識地控制媒介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方式。

第三,媒體單位應加強用戶研究,提升媒體服務和系統升級。媒體單位應該加大對用戶的關注與研究,不僅隻注重經濟層面的效益,還要注重社會層面的影響與問題,提高社會責任感,重視用戶在媒體使用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同時,在新媒體時代,各媒體單位特別是新媒體單位應該加大對用戶媒介使用行為和心理的研究,認識到媒介對用戶和社會的影響,承擔起媒體單位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不斷地提升媒介服務和系統升級。具體到社交媒體,應該認識到媒介功能上存在的不足,不斷地加大對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的研發和系統升級,減少用戶對使用媒介帶來的負面擔憂,降低用戶媒介使用風險。

[本文為2017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用戶對社交媒體的負面評價及成因研究”(項目編號:2017BXW01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Kyongdal Kim,HyunJoo Kim & Young Bae. Exploring the Concept and Determinants of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Fatigue[J]. Information and Social,2013(26),102-129.

[2]HyunJi Lee & Dong Hun Chung. Influence of Perception tow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Media on the Replacement Intention of Twitter and Facebook[J]. The Korea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ang public relations,2013.15(4),100-133.

[3]王洪偉,任豪.社交網絡的有效信息量研究:基於節點強度的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5(5):693-701.

[4]王洪偉,任豪.社交網絡的有效信息量研究:基於節點強度的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5(5):693-701.

[5]Turkle,S. 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New York:basic Books,2011.

[6]王雪. A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Social Media Avoidance and Switching Intention[D]. Chosun University,2014.

[7]Warren,S.,&Brandeis,L.D..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1890,Retrieved from:http://groups.csail.mit.edu/mac/classes/6.805/articles/privacy/Privacy_brand_warr2.html.

[8]Turkle,S.. Always-on/always-on-you:The Tethered Self,In Handboo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JamesE.Katz(ed.),Cambridge,MA:MIT Press,2008,121-137.

[9]Deresiewicz,W.. The End of Solitud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The Chronicle.2009.1.30.Review,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End-of-Solitude/3708(2014.6.1)....‘SNS’.http://www.bloter.net/archives/194493

[10]Koops,B.J.. Forgetting footprints,shunning,shadow-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big data practice[J].Scripted,2001,8(3),229-256.

[11]Berg,A.,&Engseld,P.. The Problem of Cooperation and Reputation Based Choice. Annu[13]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hoice Society,New Orleans,2005,March 19-13.

[12]Watson,D.,&Friend,R.. Measurement of social-evaluative anxiet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69,33(4),448-457.

[13]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204-229.

[14]Seeman,1959. On 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783-791.

[15]Maslow,H.A..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M]. New Jersey:Wiley.1998.

[16]姜永志,白曉麗.大學生手機互聯網依賴對疏離感的影響: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4(5):540-549.

[17]韓永青.媒介環境素養研究:背景、內容、范式與價值[J].新聞愛好者,2018(7):45-49.

(作者為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博士、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深圳報業集團博士后)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