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8期

古裝劇中的禮文化表達及其傳播價值探析

——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例

楊雪
2019年10月30日10:05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8期

【摘要】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古裝劇是傳播禮文化的重要載體。《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該劇從外化的禮儀禮俗和內化的禮義精神兩個層面,將抽象的禮文化轉化為真實可感的影像進行傳播。在禮文化遭遇傳播困境的今天,優秀的古裝劇在加強禮文化的現代性轉化、激發觀眾對禮文化的認同、強化禮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傳播價值。古裝劇應該承擔起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成為傳播禮文化的有力媒介。

【關鍵詞】古裝劇﹔禮文化﹔影視﹔傳播﹔傳統文化

中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禮最初是被用來分等級、序人倫的手段。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禮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人們自覺地習禮、知禮、行禮,按照禮的標准來為人處世。禮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彭林先生認為,狹義的禮是指一種合於道德要求的行為規范﹔廣義的禮包括合於道德要求的治國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切於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1]鄒昌林先生認為狹義的禮主要是約定俗成的儀軌活動方式﹔廣義的禮則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2]楊志剛先生認為“禮”是以禮治為核心,有禮儀、禮制、禮器、禮樂、禮教、禮學諸方面的內容融會而成的一個文化叢林。[3]

但是,在社會大變革、媒介大變遷的時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禮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4]禮文化甚至被誤解為落后保守的代名詞,與中國人的生活漸行漸遠。因缺乏禮貌引起沖突的事件不僅在國內有很多,國外“不歡迎粗魯無禮的中國游客”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泱泱禮儀大國竟然在最基礎的禮儀上出了問題,凸顯出現如今禮文化的缺位以及傳播禮文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弘揚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要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站等各類載體,融通多媒體資源,創新表達方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影視作品作為文化的載體,應該擔負起傳播禮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古裝劇的禮文化傳播現狀

梁漱溟先生說過:“抽象的道理,遠不如具體的禮樂。具體的禮樂,直接作用於氣血,人的心理情志隨之頓然變化與不覺,而理性悠然生前,其效用最大最神。”[5]傳統的禮文化觀念由於年代久遠,缺乏現實社會的生存基礎,不易被大眾接受和運用。影視劇作為一種視聽藝術傳播形式,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尤其是古裝電視劇以歷史為場景,能夠將抽象的禮文化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的視聽語言,直接作用於觀眾,可以說是傳播禮文化的有力媒介。

古裝劇在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雖然“限古令”使得其受到限制,但仍然表現不俗。《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2018年生產並獲得發行許可証的323部電視劇中,古裝題材的電視劇數量位居第三(佔比14.55%)。尤其從電視劇的網絡播放量來看,古裝劇佔比超過一半(54%)。然而古裝劇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古裝劇以商業性和娛樂性為主要價值追求,並未承擔起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存在的問題總結來講一是穿越劇、玄幻劇盛行,架空歷史,缺乏內涵﹔二是宮斗劇風行,渲染鉤心斗角的風氣、傳播陰謀算計的錯誤價值觀﹔三是清宮劇扎堆,同樣題材過度翻拍,毫無創意,同質化嚴重﹔四是制作粗淺,漏洞百出,只是披著歷史的“外衣”,實際上毫無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古裝劇中也不乏不錯的作品,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本文簡稱為《知否》)可以說是對禮文化傳播較為成功的一部,該劇一經播出便獲得超高關注,截至2019年2月28日,CSM55城省級衛視黃金檔穩居第一,收視率破一。愛奇藝指數單日突破8000熱度,位居熱播劇榜首。不同於往常的鉤心斗角的宮廷劇,該劇取材於一個北宋五品官盛紘的家事,講述了中國古代社會官宦家族的生活日常。它不僅展現了一幅中國古代家族景觀圖,還把北宋世俗民情、文人雅趣囊括其中。

家庭是禮文化落地生根的最好場域,《知否》的獨到之處就在於將禮文化在家庭生活中鋪展開來,把看似遙不可及的禮文化變得觸手可及。《人民日報》就給予《知否》極大的肯定,稱“小到家族親眷相互問安時的稱謂差異,大到婚喪嫁娶的禮儀規范,都讓這部劇堪稱一堂生動的中國傳統文化普及課”。

二、古裝劇中禮文化的影像表達

梁啟超把禮看作人類一切行為之規范:“有人所以成人之禮,若冠禮是﹔有人與人相接之禮,若士相接禮是﹔有人對家族宗族之禮,若婚禮喪禮是……故曰:禮所以承天之道以冶人情也。”具體到電視劇中,禮文化的表達可以分為物質外化和精神內化兩個層面。物質外化層面包括禮儀、禮器、禮樂等禮的外在表現,通過古裝劇的道具、場景、台詞、燈光、音樂審美風格來表現﹔精神內化指禮義、禮學、禮教等禮的精神內涵,可以通過故事設置、角色設定和人物關系來展現。

(一)《知否》的人生禮儀和日常禮俗

禮的內容主要包含在《周禮》《儀禮》《禮記》“三禮”中。《周禮》將禮劃分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但這個時候“禮不下庶人”,禮只是規范上層社會的產物。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古禮不行,孔子以仁釋禮,將上層社會所行之禮改造為道德之禮。北宋時期,司馬光認為“三禮”的要求不太適合一般民眾,於是將禮的內容整理成《書儀》《家范》。到了南宋,朱熹以《禮儀》為經,《禮記》為傳,《周禮》為綱,匯通三禮,建立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禮學體系。[6]朱熹編撰的《家禮》包括通禮、冠禮、昏禮、喪禮、祭禮,具有簡易性、平民性和普及性。鑒於《知否》定位於北宋年代的家庭劇性質,本文採用朱子《家禮》對禮儀的分類進行解讀。

1.祠堂的中心地位

北宋時期,祠堂被確立為整個家族活動的中心場所,被視為家族存在的靈魂和維系家族傳承的紐帶。《家禮》規定,一家的族長或家長為宗子,亦即主持祠堂祭祀的主人。主人需要每天到祠堂晨謁,家族成員“出入必告”,“有事則告”。[7]劇中的祠堂是按照北宋標准的祠堂儀制布置的,基本還原了古禮祠堂的樣貌①。祠堂除了具有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功能外,還是規范族人行為道德的場所。違反家規、族規就要在祠堂受到教育和懲罰,更有甚者要被逐出宗祠,除名族譜。《知否》中盛家三姐妹就經常因為做錯了事而被罰“跪祠堂”。明蘭在大婚那天一大早也要到祠堂去告知祖先:“滿門祖宗請聽,今朝我嫁,未敢自專……”這不僅是宋人重視祖宗祠廟,祈求庇佑的行為表現,更是尊重長輩慎終追遠的禮的表達。

2.婚禮的表達

“昏禮”在“五禮”中屬嘉禮,現在演化為“婚禮”。在《禮記•昏義》中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8]儒家的五常關系把夫婦之禮擺在首位,對婚禮非常重視。古代的婚禮講究“六禮”,到了宋代,昏禮合並為“納採、納吉、納征、親迎”四禮。

《知否》中華蘭的婚禮主要展示的是納採之禮,即議婚之禮。通過聘雁、金魚、筷子和禮書等細節還原納採之禮的儀式感。明蘭的婚禮場景主要展現的是親迎之禮。《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汴京婚禮的親迎場面,“以車子或花檐子發迎客,引至女家門,女家管待迎客,與之綠緞、作樂催妝上車檐”。[9]劇中基本還原了北宋婚禮親迎的禮儀,用大場景展示出整個迎親隊伍的浩浩蕩蕩,熱鬧非凡。到了男家之后,新郎新娘行參拜禮、“撒帳”禮、“合髻禮”(亦稱“結發禮”)、“合巹禮”。這些儀式都具有合二為一、白頭偕老的美好寓意。

3.喪禮的表達

喪禮在“五禮”中屬凶禮。喪葬之禮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的禮儀內容,也是傳承至今未曾中斷的禮儀形式。《論語》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又有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足以見得喪葬之禮在中國禮儀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宋代的儒家士大夫都把喪葬看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表達孝心最重要的方式。朱熹《家禮》中把喪葬程序簡省后仍為22個條目,另外還需遵循飲食、喪次、五服等禮儀制度。《知否》中展現了喪葬之禮的諸多細節。其中顧廷燁父親的葬禮場面最為宏大,主要是遣奠(即出殯)之禮。顧廷燁雖然被逐出家門禁止參與父親的葬禮,但還是在出殯時披麻戴孝在街邊跪拜,以禮事之。

4.宴飲之禮的還原

宋人宴請賓客之風極盛,成為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方式。劇中世家大族女眷們互相設宴邀請的劇情,展現的不僅是雅致奢華的“曲水流觴”席面,還有考究的宴請之禮。宋俗宴請,主人必先寄送請帖,收到者是否能去一般也回札說明。宴會之禮仍按《儀禮》之制,入席至開宴有拜迎、拜至、拜送、拜既等順序,即迎賓、至階、酌酒、客謝主人。

茶在北宋是“不可一日以無”的必需品,茶藝與茶禮也就應運而生。電視劇中專門對宋代“點茶”法做了講述,也讓這項被遺忘的技藝重回公眾視野。“點茶”是北宋最流行的一種技藝,包括炙茶、碾茶、羅茶、烘盞、候湯、擊沸、烹試等一整套程序。[10]中國古代人際交往中講求“客來敬茶,不分遠近”,是友好、熱情,以禮相待的象征。今天仍然沿用“茶”的儀式象征。

5.相見與稱呼之禮

兩宋時期,人與人相見須行禮。北宋史學家劉敞就認為:“士相見之禮者,人道之大端,所以使人重其身而毋邇於辱也。”本劇更多表現的是士階層的日常相見之禮。男子相揖、婦女萬福為宋代通行之禮。俯首加敬和以手加額是更為恭敬的行禮方式,拜是宋朝盛行於朝野的相見之禮。劇中常見的叉手禮也是宋人相見時示敬致意的一種流行儀禮,即豎起大拇指交叉兩手手指於胸前。

中國古代常用稱謂可區分為對他人的尊稱、美稱以及對己方的謙稱、貶稱。這種習慣也沿用至今,是言談有禮的象征。北宋時平輩間流行以字相稱,比如盛長柏和顧廷燁互稱對方表字“仲懷”和“則成”。一家之主被稱為“主君”和“主母”。宋代無論士庶都稱皇帝為“官家”。劇中在日常行禮和稱呼上都做了很好的還原,讓觀眾在一言一行中感受禮的規范。

(二)《知否》中禮義精神的表達

從結構上看,禮可分為內在形態的“禮義”和外在形態的“禮儀”。如果說“儀”屬於禮的現象層面,那麼“義”則為禮的本質層面。[11]各種外在的禮儀規范其實都是內在的禮義道德的踐行,電視劇在展示各種外在禮儀制度的同時還傳遞著禮的精神內涵。

1.誠敬之義

敬是“禮”的根本表現,也是維持人際關系和諧的基本原則。如果說禮是外化的行為舉止,敬則是內心的真實情感。“敬”有兩層意思,一是敬畏,二是尊敬。所謂敬畏是人的內心需要保有的一種清醒冷靜的狀態。始終目標純一,不能有絲毫懈怠。所謂恭敬是指人的日常行為實踐而言的,尊敬父母,尊敬他人。

儒家還強調真正的“敬”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如果只是裝裝樣子,流於形式,沒有踐行禮的精神,也不算是懂禮。祭祀之禮是這樣,日常之禮也是這樣,正如余英時先生所說“禮只是一種象征,它的本則藏在人的內心感應之中,離開了這個本,禮便失去其象征意義了。”[12]《知否》的主人公盛明蘭生逢不幸,非但不自怨自艾,反而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在面對不公對待時能以禮待之、化而解之﹔在對待熱烈追求時能夠進退有度不逾矩﹔面對棘手的家族事務能處理得當,和夫君相敬如賓。與之相反,盛墨蘭雖然表面上的禮節都看似做得很好,但也只是裝模作樣表裡不一,不能稱之為“有禮”。這種品行不端、心術不正的行為最終將自己陷於不義,也讓家族蒙羞。劇中如此的角色設定具有明顯的對比性和導向性。

2.孝悌之義

家庭作為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家庭內部的和諧關系到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家庭中夫婦、父子、兄弟姐妹間的各種關系需要靠一種秩序來維護,這種秩序就是禮。孝悌則是家族之禮的基本之義,也是處理好尊長和卑幼關系的基礎。

儒家把孝看作仁之根本,並且上升到“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的高度。盛家的家庭關系中孝道是排在首位的,盛老太太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兒子盛紘對其事之以禮,畢恭畢敬。盛家三姐妹也每日都要去向祖母請安,規行矩步,安詞定色,足以見其家風。

悌就是要求兄弟姐妹之間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兄弟和氣才是一家團結和睦的關鍵。盛家二哥盛長柏就是一個謙謙君子的形象,對待弟弟妹妹一視同仁以禮相待,在家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孔嬤嬤在教導規矩時把三姐妹一起懲罰,就是為了告訴她們兄弟姐妹之間“同氣連枝,榮辱與共”的道理。

三、古裝劇對於禮文化的傳播價值

(一)建構空間,實現禮文化的現代性轉化

自周公制禮作樂始,禮只是規范上層社會的產物。之后經過孔子以德釋禮,朱熹把禮生活化,禮文化才得以在整個社會推廣普及。近代以來,傳統文化面臨著強烈的沖擊,禮儀、禮制、禮俗等逐漸淡出人們的社會生活,禮文化變成了隻存在於經史子集中的概念被束之高閣。因此,禮文化在公眾的視野中通常是嚴肅的、神聖的、枯燥的、高深莫測的。與之相比,大眾文化則是有趣的、淺顯的、娛樂的、通俗易懂的。約翰•費斯克把大眾文化解釋為“為普通民眾所擁有,為普通民眾所享有,為普通民眾所鐘愛的文化。……從其詞源上看,大眾最初不是用於指‘普通民眾’(people in general),而是指多數民眾(the mass of the people),以與貴族階層、富人階層或知識階層相區別”。[13]大眾文化雖然被批判為是淺顯的、被動的,但卻能夠聯系大多數的民眾,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文化修辭。

禮文化在當今現實中缺乏生存框架,想要傳播普及必須借助新興的傳播方式和話語敘事形態,與大眾文化產生互動。這個互動需要通過大眾傳播來實現,電視劇正是最適合禮文化傳播的大眾傳播形式,尤以古裝劇為甚。古裝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首先是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消費品存在的。但因為禮文化通過外在的禮儀活動和內在的禮義精神兩種方式存在於電視劇中,使得我們在觀看時實際上就是對其中“內嵌”的禮文化的耳濡目染。用維克多·特納的“閾限”概念也可以來解釋這樣一個文化轉換的過程。禮文化根植於傳統,未經現代解讀就難以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古裝劇為禮文化提供了向大眾文化轉換的虛擬空間,通過視聽語言作用於沉浸在大眾傳播中的現代觀眾。通過這樣一個過渡儀式,禮文化得以從傳統型結構向現代性結構過渡,經過觀眾的心理過濾成為現代價值的一部分,完成禮文化的再度普及。

(二)凝聚情感,激發觀眾對禮文化的認同

丹尼斯·麥奎爾認為大眾傳播有四種傳播模式,分別是傳輸模式、儀式或表達模式、注意力模式和接受模式。其中儀式或表達模式的傳播是以共同的理解和情感為基礎的,屬於慶祝性的、裝飾性的,而非功利性的。這些傳播多出現在政治活動、公共活動、娛樂、宗教或慶典中。[14]詹姆斯·凱瑞從儀式的角度對傳播做了更深入的解釋:“傳播的儀式觀並非只是訊息在空中的擴散,而是在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15]而戲劇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語言范疇內的“通過儀式”,即通過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器具等的結合,完成一個形式上的儀禮性過渡,這種過渡可以達到作為“戲劇效果”引起“恐懼和憐憫”,並且起到“淨化情感”的作用,也可以事實上完成人物。[16]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古裝劇在傳播禮文化時具有儀式的特征及功能。首先劇中關於禮文化的展演並不是單純為了傳遞禮儀活動的信息,而是為了表現禮在中國社會的一種特殊地位,更是為了傳遞一種特定的情感和價值體系﹔其次,借助電視和網絡媒介的強大覆蓋面和傳播力,使古裝劇的傳播具有公開性﹔同時,古裝劇在中國具有堅實的受眾基礎,觀眾在每周劇集更新時坐在熒幕前觀看節目,使其傳播兼具集體性和周期性。而古裝劇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表演,在禮文化傳播的視角下古裝劇和儀式具有共同的特征。

約翰·費斯克在《解讀電視》中也認為電視具有“儀式濃縮化”的特征。電視將抽象的、普遍的觀念比如好與壞、正常與反常、有效與無效、自然與文化、個性與制度、積極與消極等濃縮為具體形式,被受眾主動地接受。[17]禮文化是抽象的,古裝劇將禮文化劃分為“君臣之禮”“夫婦之禮”“長幼之禮”“婚喪嫁娶之禮”“衣食住行之禮”等。通過電視語言將之表現為可觀可感的具體形式,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共享禮文化的儀式空間。在這樣一個空間裡,觀眾看到漢服便覺得親切,看到琴棋書畫詩酒茶便覺得喜歡,看到婚喪嫁娶各種禮俗便覺得熟悉。

作為儀式的電視劇也構筑起了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安德森認為,一個民族國家乃是一個想象的政治共同體,人們需要用文化來構筑界限從而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通過共享的文化象征符號將人們整合在共同體中,從而保持民族認同的凝聚性。[18]“禮”正是中國文化特殊性的標志,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裡一切習俗行為的准則,也是區別於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觀眾觀看古裝劇的過程也是共享禮文化符號的集體儀式,它將散布於各地的人、家庭匯聚起來,使他們確認自己和他人共處於一個群體之中,使他們產生聯結。通過對中華民族禮文化的價值觀、象征物、話語系統等元素的再生產和傳播,激發起整個群體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強化對中國禮文化的認同。

(三)寓教於樂,還原禮文化的教育功能

我國的電視除了“喉舌”功能外,教育功能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公共職能。電視的教育功能可以分為有形的和無形的兩種形式,有形的教育功能體現為以教育和知識傳授為目的的教育節目,無形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廣告、文藝節目和電視劇中。[19]以介紹禮文化為主的宣傳片和紀錄片如果直接進行說教和灌輸,未免會讓觀眾覺得乏味。電視劇中沒有直接的宣傳教育,但其內容已經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入到觀眾的思想觀念中,在娛樂的同時完成禮文化的傳播和教育。

禮文化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禮樂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化。《禮記·祭統》載“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治民即治國,教育民眾需要通過“禮”的教化來實現,即“化民以德”“化民以俗”。也就是要激發民眾內心深處的文化自覺,使之按照禮的規范為人處世,把道德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儒家禮樂教化強調通過禮儀活動、日常生活、良好環境對人們進行熏陶、感染、啟發、引導,觸動和感化人們的心靈,激發人們的良好情感,自覺認同禮樂規范,將之內化成內在信念,外化為庄重的言行舉止,並成為良好的行為習慣。[20]

具體到電視劇中,首先它構建了一種禮文化的“環境場”,使觀眾身處其中就能受到禮文化的熏陶。其次,電視劇還把禮的要求轉化為日常的實踐和行為規范,《知否》是做得比較好的。古裝宮廷劇中雖然也展現禮的內容,但是和老百姓距離較遠,並不能起到好的教化和示范作用。甚至會使觀眾產生隻有“三跪九叩”才是禮的誤解。而《知否》作為家庭劇,把禮帶入家庭的人際關系和日常生活的實踐中來。完成了一個當代社會由“王公貴族之禮“到“尋常百姓家禮”的傳播轉換。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家庭情感都是共同情感的根本。以家為場域傳播禮文化更易激發人們的親切感,增進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劇中的角色還可以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禮記·祭義》雲“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就強調了禮樂教化中榜樣示范的重要作用。《知否》中明蘭這個角色就是一個知書達理、忠信孝悌的形象。在如何依照禮的標准融洽人際關系、修正個人行為、維持家庭和諧及踐行“仁義禮智信”等方面都給觀眾提供了一個優秀的學習范本。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並不是靜止的、堅固的,而是動態的、流動的。它可以立足於新的時代進行新的解釋,也可以借助新的載體進行新的表達。隻有這樣,傳統文化才能真正活起來。禮文化的思想觀念、道德精神也隻有轉化為我們的世俗日用,被人們普遍理解和接受,才可以真正成為一代人的行為准則和價值追求。正如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要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創作出高質量的文學、戲曲、影視作品,引導人們不斷提升道德水准。[21]

傳統文化其實並未走遠,它一直流淌在我們的日常思維和行為實踐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古裝劇更應該順勢而為,發揮自身在傳播禮文化方面的獨特價值,承擔起傳播禮文化的重要責任,推出更多扎根歷史、制作精良、文化內涵豐富的優秀作品。

[本文為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研究”(項目編號:16BXW044)的階段性成果]

注 釋:

①按照《朱子家禮》的記錄,祠堂內設四龕,自西向東分別為高祖、曾祖、祖、檷所依。

參考文獻:

[1]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4:8.

[2]鄒昌林.中國禮文化與儒學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8.

[3]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1.

[4]張兵娟.中國禮文化傳播[J].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2018(2):1-2.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11.

[7]鄭春.朱子家禮與人文關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4.

[8]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48.

[8]胡平生.禮記[M].張萌,譯.北京:中華書局,2017:1182.

[9]林正秋.宋代衣食住行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160.

[10]徐吉軍.宋代風俗[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43.

[11]張自慧.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95.

[12]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3.

[13]約翰·費斯克.關鍵概念[M].李彬,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212.

[14]丹尼斯·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崔寶國,李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5-49.

[15]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M].丁未,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7.

[16]彭兆榮.論戲劇與儀式的緣生形態[J].民族藝術,2002(6):44.

[17]約翰·費斯克,約翰·哈特利.解讀電視[M].鄭春明,譯.台北:台灣遠流出版社,1993:65.

[1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4.

[19]孟雯璐.淺談中國電視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J].今傳媒,2016(9).

[20]馬永慶,韓雲忠.儒家禮樂教化對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價值[J].理論學刊,2018(3):24.

[21]黎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光明日報,2018-07-12.

(作者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讀博士生)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