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直播學習"成新流行 過半受訪者覺得對自己有幫助

2019年10月31日06:5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79.6%受訪者看過學習類直播

  距離今年考研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在備考的過程中,不少人以直播的形式進行學習,這種方式被稱為“直播學習”。“直播學習”在2016年興起,現在已經成為不少學生和在職人士備考和學習的一個方式。有人覺得通過“直播學習”可以找到學伴,在別人的監督下提高成績,也有人覺得一邊直播一邊學習,容易分心。

  本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5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看過“直播學習”。

  受訪者中, 00后佔3.3%,90后佔38.3%,80后佔44.5%,70后佔10.3%,60后佔2.9%。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崔玲(化名)去年成功考取了在職研究生,在備考時,她看過一些主播“直播學習”。崔玲覺得,“直播學習”在年輕人中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學習方式和直播方式。“有很多人直播考研、公務員考試或者是職業資格類考試的備考。有的主播會幾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在線直播,有的主播把自己一天的學習剪輯成短視頻發在網上”。

  山東某高校大四學生劉德(化名)正在准備考經濟學的研究生,他關注了一個備考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的主播。“這位主播每天7點開始直播學習,一般會直播到夜裡11點,中間吃飯休息的時間會停播。如果有事不能直播,會提前發公告告訴粉絲。我在看對方直播時,會留意主播看了哪些專業書,准備了什麼復習資料”。

  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看過學習類的直播,54.5%的受訪者直播過學習。

  和一些主播以考研、考証為目的直播學習不同,天津某高校學生安娜(化名)做的“直播學習”更加輕鬆簡單。“我不以通過某個考試為目標,日常讀書、寫論文、讀文獻等學習過程都會出現在我的直播中”。

  安娜從今年暑假開始嘗試做學習類的直播,到現在每周會直播2-3次,還會不定期剪輯一些自己學習的片段,做成vlog分享到網上。“我覺得這是一種監督自己學習的好方式,還能把學習經驗分享給其他人”。

  調查顯示,54.4%的受訪者覺得“直播學習”對自己有幫助,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3.0%的受訪者覺得沒有幫助,只是一種消遣和娛樂,22.7%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

  安娜對記者說,“直播學習”時,她學習的精力更加集中。“以前看書時,我容易走神,或者看了沒一會兒就想干點別的。現在把學習的過程直播出來,就會想到有人在看著自己,就不好意思開小差了”。

  劉德覺得,“直播學習”像是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網絡自習室。“我關注的這個主播,每天都會在屏幕右側列出一天的學習計劃,完成一項就會劃掉一項。有時我學習累了站起來溜達一圈、喝口水回來,看到主播還在繼續學習,自己也會回到座位上繼續看書”。

  “直播學習”有什麼作用?調查中,54.5%的受訪者覺得它可以建立一個虛擬自習室,幫助學習者找到同伴﹔53.2%的受訪者覺得參與者可以互相鼓勵,學習過程不孤單﹔46.1%的受訪者覺得這種形式的學習更有趣,可以緩解壓力﹔39.2%的受訪者覺得來自別人的監督能提高個人學習效率。

  廣州某高校高三學生林麗雖然注意到了學習類直播,但並不經常看。她覺得“直播學習”有點“形式大於內容”。“直播要做很多的准備,比如購買攝像頭,調燈光、角度,這些都很費時間”。

  調查中,58.0%的受訪者擔心“直播學習”變成了一種展示,流於形式﹔56.8%的受訪者覺得為直播投入太多,影響學習﹔52.5%的受訪者指出邊直播邊學習,容易分心﹔34.8%的受訪者覺得過於關注直播的反饋,容易忽略學習效果。

  65.5%的受訪者建議備考者和學習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要跟風﹔56.3%的受訪者建議以學習為主,不要過度娛樂。

  在北京工作的90后趙啟峰(化名)覺得,“直播學習”的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也許有的人覺得在觀眾的監督下學得更好,但有的人在鏡頭下學習會不自在,反而投入不進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重要”。(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