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強調人本化 大學應成為"領跑者"
——新聞傳播教育共同體構建2019國際高峰論壇側記
“你知道現在我們每天收到的某平台新聞裡,有多少是機器人寫的嗎?答案是兩千篇。有時甚至分不清哪些是人工寫的,哪些是機器人寫的。”昨天在復旦大學舉行的“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教育共同體構建2019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說。
在媒體技術、形式、平台發生巨大變化的當下,新聞傳播教育怎樣賦予人在新聞中的主導位置和無法替代的價值?媒體融合中,探尋怎樣的路徑讓新聞人堅守初心?復旦大學新聞傳播教育90周年之際,來自國內外的新聞院校、研究機構掌門人有話要說。
機會多挑戰也多
“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似乎已可完成新聞工作中的簡單部分。”唐緒軍說,目前西方正在出現一種更為積極參與的新聞模式,看似與傳統新聞理念中“觀察者、旁觀者”立場相悖,但不可否認,這一模式可作為新媒體時代對傳統媒體理念的修正。這些變化的根源,是多個因素共同交織而成的。首先是新聞傳播渠道變化,倒逼新聞報道理念變化。以前西方一些媒體強調對權力的監督,“壞的事情”就是“好的新聞”。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在社交媒體上,人們更願意分享那些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新聞事件,這個現實使得媒體不得不有所改變。其次,人人都能發聲,成為新聞的源頭,要求主流媒體進一步豐富完善自己的公信力,不斷追問最深處的真相。此外,傳統網絡與社會網絡的日益重合加速了媒體社會角色的變化。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坦言:“我們似乎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多的機會,也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嚴峻的挑戰,我們的知識創新隻能是滄海一粟。”他列出一組數據:中國擁有1300多個新聞傳播專業點﹔新聞傳播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規模已達20多萬人。“如此體量和規模,歷史上是空前的。中國傳媒生態蛻變和技術迭代走在國際前列,但相應的教育和學術研究並沒有跟上。與技術和業態相比,教育和學科格局制約了新聞傳播教育的知識更新。”
從傳授實踐性知識到引導思考
大學應該成為“領跑者”。米博華認為,需要反思媒介技術失速發展帶來的技術和人的反制,強調人本化,尤其不能被各種泡沫卷著走,推著走。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給出的案例,成為“泡沫”存在的旁証。他說:“2014年,我和同事在香港對一所學校的師生做了調查,探討他們對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當時,60%的學生主要用a社交媒體,五年后的今天,80%的人用的都是b社交媒體。”他認為,在黏性很強的社交媒體使用上,每年都會發生巨大變化,這也意味著,時代巨變的同時,方向是莫測的。“媒體融合本身就是一個多樣化分裂的過程,我們的行業都在快速發生變化,不確定性是現在唯一不變的地方。”
在這一基礎上,李立峯眼中的轉型,應從實踐性知識傳授轉為實踐性思考的引導。過去的新聞傳播教育比較強調如何做,即實踐性的技能,但現在需要轉型的方向是把“學”放到一個實踐的環境中進一步促進思考,讓實踐和思考相得益彰。
李立峯也強調了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作為傳播者,對包括真相、文化在內的一些理解,這些價值觀是永恆的,這些與新聞倫理一起,在媒體融合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起到‘錨定’的作用。”
應對這個全球從業者面臨的課題,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厄內斯特·派瑞介紹了自身的探索。“現在,我們正在推進一些重大變革。”他說,“人們有不同的渠道接收信息,比如手機、報紙、電視等,但最終他們將會接收故事和創新,所以在改革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仍然聚焦於目標受眾是誰,如何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
在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大一新生一旦入學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開始思考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實現新聞傳播。大二開始,老師與學生探討跨文化的新聞,以及大家對於故事的講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講述的故事不同,講述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學生要從這些“不同”中去了解和感悟。而大二的另一門課程會涉及社交媒體,從動態性的角度去審視社交媒體的意義。
“未來,我們會繼續迭代課程,不斷創新,打造更加靈活和適應性強的學科,這離不開對行業未來的思考和社會變革的預判。”厄內斯特·派瑞說。
應重視數據素養和技術哲學
“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中,應重視數據素養和技術哲學。”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說,她曾聽過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堂網絡公開課‘人工智能如何應用到新聞業上’,其中的內容包括智能化新聞生產的三個主要步驟,第一個是數據挖掘,第二個是關於自動化生產,第三個是關於算法,如何進行信息高效分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新媒體平台中,對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已經找到了初步的理想場景。比如直播球賽時,機器人可以抓取每一個扑球的瞬間,其中的每一幀畫面都能非常快速地在幾秒鐘內變成新聞,且用計算的方式把所有的前因后果和時間流全都做出來,並以新聞形式呈現出來。
“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教學生的時候,真的不得不把技術考慮進來,因此也需要一種通識性的東西,即數據素養。”陳昌鳳說。此前,《紐約時報》公開了以此為課程內容對記者的內部教學計劃。她認為,素養教育中最重要的意識、知識、能力和倫理道德四個方面的培養和教學探索,是國內教育領域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