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知乎高調求財 距離商業化變現隻差"跳轉"一步之遙

魏蔚
2019年11月05日08:48 | 來源:北京商報網
小字號
原標題:知乎高調求財

  時間線拉長的又一個“雙11”,戰場上出現了不常見的身影。進入11月,知乎開始高調推介新功能“小藍星推薦”,這一帶有鮮明電商導購性質的嘗試,距離商業化變現也就差了“跳轉”一步之遙。而對於知識或者問答社區知乎來說,尋找賺錢之路變得越來越明晰,從去年底的裁員風波走來,知乎已經在男性種草社區CHAO、鹽選會員、招募MCN機構、直播、好物推薦等多個產品維度進行嘗試。

  不再遮掩

  10月28日,知乎發布“小藍星推薦”,以榜單形式對特定品類商品按評分由高到低排序進行呈現。

  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用戶也可以在知乎搜索“小藍星”進入榜單入口。目前,“小藍星推薦”榜覆蓋數碼、時尚等領域的商品,包括“手機榜”、“口紅榜”、“粉底榜”等超過30個細分品類榜單,上榜400余款單品。

  以“2019年手機人氣榜”為例,知乎小藍星推薦了15款手機型號,按“知乎評分”排序,並標注各自性能特點,點擊產品,會進入相應話題界面,展示該產品的簡介、熱議等內容。

  知乎方面表示,榜單未來會是常態功能,但暫不考慮接入電商平台打通支付。“小藍星推薦”以知乎評分作為數據基礎,通過對用戶評分、評價總數進行計算與動態排序。商品評分功能已向所有用戶開放。用戶通過在商品話題頁面點選“推薦”或“不推薦”完成評價,后台將用戶的選擇結果匯總並通過算法計算,最終以榜單形式對外呈現。

  即便如此,“小藍星推薦”依然顯露了知乎在電商導流層面的設想。在主推的榜單中,知乎推出了“薇婭親選榜”,涵蓋面膜、精華液等女性美妝用品,而薇婭本身是電商圈超人氣主播,具備相當的“種草”實力,如今變身知乎“小藍星.星推官”。

  知乎方面表示,對於為何在“雙11”期間推出時尚、數碼類商品榜單,知乎相關負責人表示,時尚、數碼類話題在知乎擁有較高討論熱度,積累了許多優質內容。同時,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知乎獲取熱門商品的相關信息,輔助自己完成消費決策。

  有意思的是,盡管不直接產生商業收益,知乎還是借著“雙11”東風,大力推介“小藍星推薦”,在小米應用商店等渠道,新版知乎更換了LOGO標識,甚至把“有問題,上知乎”的宣傳口號也換成了“購物之前,先上知乎”,強化“雙11”存在感。

  在“小藍星推薦”出爐之前,知乎在今年9月中旬已經內測“好物推薦”功能,獲邀內測用戶在回答問題時,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商品卡片,如果有其他知乎用戶購買該商品,問題回答者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

  據悉,“好物推薦”功能是知乎與京東的商業化嘗試,不過尚未大規模普及。知乎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好物推薦用戶的反應是積極正面的。目前,這項產品的功能正在持續優化,還沒有正式推出的時間點”。

  兩難境地

  知識社區,是中文互聯網社群模式的熱情所在,從早期的豆瓣、百度知道,到后來的果殼、知乎,甚至目前最火的得到(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都帶有濃厚的產業期望,尤其是“知識付費”概念的普及下,知識社區一度被認為到了公司和產業爆發的節點。

  不過,現實的骨感又一次次把知識社區的商業化進程打回原形。2018年底,知乎曝出“裁員危機”,早先押注的短視頻項目“即影”也在2019年4月宣告解散。

  在艾媒咨詢分析師李鬆霖看來,“知乎整體問答社區為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社區屬性讓知乎存在變現難度。首先,知識付費已經走過高速發展期,會員的復購率不斷下降,付費營收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其次,行業競爭激烈,特別是今日頭條推出的悟空問答、騰訊推出的企鵝問答等,都給知乎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知乎此前主要有兩套商業化模式:廣告和會員付費。有消息稱,廣告營收佔比超過90%,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知乎確認。

  廣告和付費是主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但在“精英感”的知識社區,這無疑是對用戶體驗的巨大傷害。知乎平台上的廣告包括品牌廣告、品牌提問、信息流廣告等。知乎CEO周源曾強調,在知乎上,廣告很多時候也是有用的內容,能夠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過去,強調廣告的知識性,是知乎避免大量廣告破壞社區氛圍的方式。

  但無論如何,知乎都已經走上了一條復雜的變化之路。今年8月,知乎拿到最大一筆融資4.34億美元,快手領投、百度跟投,騰訊和今日資本原有投資方繼續跟投。不錯的融資金額和巨頭的扶持,能夠緩解知乎在投入上的燃眉之急,而相應的,知乎也需要拿出更漂亮的運營數據回饋股東。

  關於商業化,知乎方面並未透露具體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知乎已經提供了2.8萬個知識服務產品,8000+鹽選專欄和Live講座、超過2萬本鹽選電子書。根據知乎副總裁、會員事業部負責人張榮樂7月下旬透露的信息,“知乎自3月推出‘鹽選會員’,對知乎業務的貢獻十分顯著,知乎的會員規模和付費收入總量都保持快速上升。可以說,鹽選會員已經與廣告業務成為知乎商業化的兩大方向”。

  而在協調用戶、內容和商業化的關系上,知乎方面回應,希望推動用戶、內容、商業三個部分共同提升。用戶方面,要打造更簡單好用的產品和服務﹔內容領域,繼續鼓勵、維護專業的風格,維護認真、友善的氛圍﹔商業領域,要打造包含策劃、技術、產品等全流程支持的項目,以豐富的形式開展商業合作。

  復雜博弈

  盡管在豪華股東陣營的映襯下,知乎有機會獲得百度、騰訊等巨頭的扶持,但頻繁擴張業務版圖,也意味著知乎將在垂直賽道與小紅書等獨角獸正面碰撞。

  電商“種草”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賽道。目前,電商購買的最終渠道已經被阿裡、京東、拼多多、蘇寧等巨頭“壟斷”。小紅書、蘑菇街等企業則轉向了“種草”社區的搭建,側重輕模式導購。而在更大范圍的戰場,抖音、映客等短視頻和直播企業也被“種草”攻陷,成為電商導流的重要陣地。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種草”本質上還是流量生意,無法像騰訊、阿裡那樣的巨頭建立縱深生態。而流量生意,無外乎資源傾斜和頭部吸引力,一方面要擴大公司和App的知名度,花費大價錢先打廣告﹔另一方面要抓住頭部MSN機構和網紅,用爆款拉動注意力。

  截至2019年1月,知乎用戶數2.2億、話題數38萬、問題數3000萬、回答數1.3億。而根據調研機構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19年9月,知乎月活用戶4865萬,小紅書月活用戶7288萬。這類垂直型社區的流量規模化經濟,仍然無法與月活上億甚至數億的抖音、微博、微信同日而語。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知乎的股東之一,快手、微信(騰訊)也在加強自身的內容社區建設。尤其是微信,已經在大刀闊斧地推進類似項目“好物圈”,如果進展順利,“好物圈”不僅打破了微信相對封閉的社群環境,還能在電商等層面打開天地。

  “更重要的是邏輯問題,騰訊在扶持很多企業,但具體到產品層面,流量就這麼多,流出微信還是流入微信,沒那麼簡單”,分析人士如是說。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