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歐亞:離新聞現場“近些,再近些”
因為“時代楷模”張富清,《湖北日報》高級記者張歐亞又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接受媒體採訪,或受邀前往多個單位和部門,講述發現、採寫老英雄的始末。
對於張歐亞而言,這不是他第一次受到關注。可以說,哪裡有重大新聞,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無論是三峽截流、98抗洪、北京奧運、國慶閱兵,還是太原空難、汶川地震、張君劫案等,都有張歐亞的重要報道。他說,“你看到我的時候,我在紙上﹔你沒看到我的時候,我在路上。”
首發者要做好核實工作
“今天打開網絡,大家都很容易讀到張富清的名字。但在前往來鳳的動車上,我反復鍵下張富清這3個字時,網上干干淨淨,沒有任何關於他的痕跡。”回憶起張富清這一典型的發現過程,張歐亞坦言,要歸功於同事張孺海。張孺海是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特別傳媒常務副總編輯,今年春節期間,他回老家來鳳,得知張富清的英雄事跡,彼時還未被廣泛關注。節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找到張歐亞等人商議該如何報道。
“最初聽到時,我個人確實詫異、感嘆、疑惑。一個戰功卓著的英雄,深藏功名60多年,真的是連家人、鄰居、同事都不知道嗎?”張歐亞說,所謂“疑惑”,首發者,必然要去偽存真,做重要的核實工作。這是作為新聞記者必須牢記的責任和使命,第二天他堅定地擠上前往來鳳縣的動車,踏上了尋訪英雄之旅。
新聞是一座橋,在傳達事實的同時,還要傳送某種精神,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張歐亞
一般而言,新聞線索的來源有很多種,在重大事件的報道中,記者應該如何有效切入?張歐亞善於用微小的細節體現宏大主題。他認為,張富清的事跡從一個小切口注解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偉大成就背后的人民力量。於是,他和同事在採訪過程中,不僅僅局限於老人一人一事的報道,而是將其放在新中國壯麗70年的歷史卷軸中去觀察,放在時代精神的坐標中去認識。老英雄的精神品格也因此有了深遠的時代意義和極強的現實價值。由此,作品也立起來了,活起來了。
“走近這位95歲的老人,走進他為之奉獻的武陵大山,走到他經歷過生與死的戰場,在深藏功名的背后,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令我深深震撼。”張歐亞說,張富清老人朴實純粹、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擁有極強的人格力量,“他的事跡不需要任何潤色,隻要忠實還原,就能夠感天動地。採訪報道他的過程,實際也是對我個人的精神洗禮。”
傳達事實更傳送正能量
在攝影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距離不夠近。”在張歐亞看來,新聞界亦是如此,記者採訪要“近些,再近些”。但“抵達”現場的方式必須合乎法律和道德,因為榮辱不僅是個人的,也體現著所代表的媒體的尊嚴。
突破封鎖現場,張歐亞有過“強攻”,但他更推崇“智取”。2005年,台灣文化名人李敖大陸行,記者都不得近身採訪。唯一跟蹤報道的鳳凰衛視偶然提及,李敖全程隻乘坐波音747。“我就研究,波音747是什麼?原來,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機型。我想,他從香港到北京是坐747,那麼,從北京到上海,也一定是747。”於時,張歐亞通過推算、籌劃,提前購買了從北京經上海浦東到美國舊金山的這趟航班,成為唯一一個和李敖同乘頭等艙的記者,得以零距離採訪。
“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時,張歐亞想採訪相關專家,但卻一時進不去,也打不通電話。“后來我想,加上西昌當地電話的‘規律號’,是否就可以打通?並沒有成功。又一想,雖然稱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但具體發射場是在西昌附近的冕寧縣,房號加冕寧區號是否即房間電話?”經過反復試驗,張歐亞終“破譯”電話,得以採訪到“嫦娥一號”總指揮孫家棟。
“新聞是一座橋,在傳達事實的同時,還要傳送某種精神,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人們的視線多集中在災情以及支援等方面時,張歐亞暗觀已有災區群眾靜靜走向原野割麥、耕田、插秧,以己之力努力重生,而他們身后堆滿廢墟瓦礫。在他看來,這場生命大搶救中,災區群眾自我重生這種力量,更能令國人在沉悲中為之一振。那是局外人所不了解的廢墟瓦礫中的一抹亮色。震后第九日,張歐亞推出報道《余震還在持續,希望已經種下》,四川人民的堅強,有了更生動、更本質、更打動人心的呈現。
隨時准備出發,歸來木椅上即可入睡,與各樣人均能親近如家人,親歷甚至親為,這些構成了張歐亞鮮明的個人風格。他說,好記者需要具備一些品質,不可或缺的是正義、責任、使命和擔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