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高校大學生分享人生思考,白岩鬆《對白》11月7日優酷上線

由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白岩鬆發起,面向“z世代”年輕人的大型文化思想演講節目《對白·讓我們和更好的你聊聊》(簡稱《對白》)將於11月7日獨家登陸優酷。白岩鬆攜金一南、周國平、李昌鈺、劉震雲、李玫瑾、金燦榮、馬未都、魯豫、戴旭、馬伯庸等著名學者與文化名人,走進河北大學、河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大連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河北傳媒學院等25所高校,通過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智慧,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認識自己、找准方向、奮發有為。
關注普通高校教育資源不均問題,白岩鬆攜名嘴開講
和以往的講座類節目主講人單方向輸出思想文化觀點的模式不同的是,《對白》將更加注重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和青年學子們平等對話交流。每場活動都將貼合社會熱點選定演講主題,嘉賓以自身的閱歷和經驗為依托進行演講,並與青年學子們展開平等對話,解答他們關於自身成長、發展的諸多困惑與問題。
在2018年的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白岩鬆提出的“關注非著名大學學生精神世界”的提案受到了媒體的廣泛報道。“青年是國家的基石,他們將成長為國家建設的中流砥柱”。據統計,全國范圍內的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其中“名校”佔比大約6%,但也正是這6%的“名校”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佔有了大部分的名家講座等教育資源等等。在這種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大環境下,佔比超過94%的“普通高校”反而成為了被忽視的一方。
白岩鬆經常去高校講座,他以自己的貼近觀察說“知名高校一周的名家講座排期幾乎可以比得上普通高校5年甚至10年的講座量”。他說“在去一些偏遠高校進行講座時,常常去之前一萬名學生在校園裡等著,而講完后學生們還會議論一年”。正是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他感受到了普通高校學生對精神、思想進步的強烈渴求。
在和普通高校學子們的交流溝通中白岩鬆還感受到了4年“非名校”的大學生涯讓這些本應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學子們帶著一些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情緒。讓白岩鬆感覺自己必須為這些普通高校的青年學子們做些什麼。攜手名家走進校園與學生們交流對話的“對白”活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5場校園演講對話年輕人,優酷人文傳遞正能量
《對白》開展了25場校園公益對話,深受廣大師生歡迎,場場爆滿座無虛席。《對白》開講的首站選在了全國教育大省河北。時隔18年白岩鬆再次走進河北大學,時過境遷51歲的他對於人生已經有了全然不同的感悟。一場“新媒體時代,新在哪”的主題演講中他以風趣幽默的語言概述了媒體的發展變革,將技術和內容比作媒體的一對翅膀,技術在不斷的革新但內容永遠優先。作為具有30余年從業經歷的資深媒體人,白岩鬆將從“過來人”視角為學生們講述個人與媒體之間的關系,鼓勵他們努力培養自身的媒介素養,在新媒體時代,除了要有智商和情商,還要加上“媒商”。
如果說首期節目河北大學的演講是白岩鬆以專業優勢展開的一次討論,那麼第二期節目在河南大學關於“為什麼要讀書”的演講,就是白岩鬆從人生經歷為出發點進行的一次分享。期間白岩鬆將分享讀書對於自己人生的意義,以及對自己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人生書單”。以此鼓勵學子們發現書籍帶來的樂趣並且從書中獲取到影響人生發展進程的智慧。節目在錄制過程中也得到了河北廣播電視台、河南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和河南廣播電視台私家車999電台等同行的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平等對話交流的《對白》,將每一次對話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在上半部分你可以仔細體味來自主講人白岩鬆的分享的觀點和看法,下半部分則可以欣賞到白岩鬆面對學生提問時妙語連珠的精彩解答。“如何看待自由和束縛之間的矛盾?”“如何看待地域黑?”“知識付費產品能夠替代讀書嗎?”“文科生是否真的越來越難以立足?”等犀利問題盡在其中。
誕生並成長於互聯網環境下的95后、00后是中國全新一代年輕人,他們將要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內在品質的修煉與提升,他們從自己做起,改變世界。作為人文精品內容的領先輸出平台,優酷敏感地捕捉到了年輕群體強烈的精神需求,陸續推出文化人士討論社會熱議話題的《圓桌派》,以獨到的人文視野解讀經典名著的讀書欄目《一千零一夜》等。在女性文化領域優酷也先人一步的推出了探訪六國學校反思教育理念的《他鄉的童年》,以女性視角解讀主人公的時代困惑、困境及后來的生活狀態的《豫見后來》等欄目。一直以來優酷人文堅持著“溫暖眾生”的品牌基調,希望能夠通過更多的優質文化類節目,推動中國年輕群體人文鑒賞力的再次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