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榮時代》:了解第一代公安故事從這裡開始

楊雯
2019年11月06日16:2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榮時代》:了解第一代公安故事從這裡開始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中的一部,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光榮時代》擁有反特和刑偵雙重類型元素,在一眾獻禮劇中格外突出。該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以鄭朝陽(張譯飾)、白玲(潘之琳飾)為代表的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在面對以“桃園”行動組為代表的國民黨潛伏特務的持續破壞時,所展開的驚心動魄的斗爭故事。

創作求真

根據制片方介紹,《光榮時代》的故事和人物均依托真實的歷史背景和原型。在布景上,為了展現老北京風情,劇組專門搭建1.3萬多平方米場景﹔在服裝上,劇中的胸章、臂章、帽徽等細節均嚴格按照歷史原貌進行還原﹔在人物上,鄭朝陽、白玲、郝平川、老羅等一批角色,都有著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的影子。制片人馬珂表示,《光榮時代》堅持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最大的戲劇內核或者說看點就是人物關系。

為了創作更加真實,演員們也各自下了不少苦功。主演張譯翻閱了不少歷史資料,還向熟知新中國成立初期歷史的顧問請教。張譯曾疑惑為何當初公安局中分門別類的小組很多,但是在談案情的時候或者外出行動的時候有些人員參與,有些卻不參與,是否因為職能部門的分工出現問題。后來他詢問專家,得到了解答:新中國成立初期公安局的職能部門其實還不夠清晰,因此,在劇中無論是前往偵查犯罪現場,還是共同探討案情,技術、行動、情報等一系列工作大多成為了“破案三人組”的工作。

同時,《光榮時代》的拍攝從寒冬延續到了酷暑,主演張譯回憶道:“那時候北京已經很熱了,我們還要穿著棉衣和皮靴,表面上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帽子、領子裡,胸口、后背全是汗水在嘩嘩地流,身上有好幾條水道,像虫子一樣在爬。”

在與演員的交流中,當被問到為了演好秦招娣做過什麼特別准備時,演員薛佳凝坦言,“時間是最好的禮物”。在時間的流逝和成長的過程當中,她從來不會放棄,也在不斷去成長,去改變,去學習。她還補充道,“在戲裡,隻要抓准了這個人物的心理特征,就能夠把那些細膩微妙的東西表現出來,我覺得演戲不能臨時抱佛腳,要注重長年累月的積累。”

表演求精

秉持匠心、精益求精正是劇組的理念與態度,據張譯回憶,大家“經常一起開會,圍讀劇本,討論人物,努力呈現一部精彩的公安群像戲,爭取讓劇中的每個角色都能留下不同的記憶點”。

馬珂表示,希望在劇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能為觀眾展現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們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

還記得《光榮時代》殺青后,薛佳凝仍對秦招娣這個角色有著許多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在扮演秦招娣的過程中她也收獲了許多快樂。她說:“對於一個演員的創造來說,找到了一個人物的血肉是非常快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受到觀眾的肯定,也是我的收獲。”然而,在收獲之余,也有一些遺憾之處。薛佳凝坦言:“雖然有時候‘省略號’會讓一個人物顯得更加美,可是,我覺得秦招娣的身上還有更多的地方是可以表現的。因為那個時代就存在著這樣必須遵從自己命運的一群人,但是,他們的內心又有著屬於自己的愛與希望。雖然我的演技還有待提升,但我希望這個人物的風骨能夠被大家看到。”

同時,在《光榮時代》中,不得不提的是由白玲和鄭朝陽組成的一對“歡喜冤家”。在潘之琳看來,白玲和鄭朝陽就像是“洋面包”和“土包子”。同為北平市公安局的公安干警,但偵破思路卻不相同,屬於“實干派”的鄭朝陽有豐富的刑偵經驗,出身“學院派”的白玲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兩個人在偵破案件的過程當中,時而相輔相成時而各自為營,盡管有時候白玲會孜孜不倦地講述在蘇聯學習的那些專業知識,但在面對具體案情時,她還是會虛心向鄭朝陽求教。平日裡兩人也總是喜歡互黑互整,當鄭朝陽請留蘇歸來的白玲吃飯時,專門開了個玩笑,故意帶她去吃老北京特色——臭豆腐、鹵煮加豆汁,竟給這個上海姑娘吃吐了。如此“不紳士”的舉動在帶給觀眾笑聲之余,其革命年代的戰斗友誼也被刻畫得生動有趣,正應了主題曲裡的那句歌詞“但凡並肩而行,都會生死與共”。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