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記者節,揭秘“任仲平”:他這樣跟年輕人“網聊”

人民網記者 彭心韞
2019年11月08日13:23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原標題:記者節,揭秘“任仲平”:他這樣跟年輕人“網聊”

  編者按:在全國黨報中,人民日報評論部第一個設立了新媒體編輯室。從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上的“你好,明天”“微評”,到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上的“睡前聊一會兒”,從大氣磅礡、一字千鈞的“任仲平”,到犀利直接、針砭時弊的“人民時評”……人民日報評論君放下保溫杯,玩轉新媒體,他們生動有趣、理性堅定、眼裡有光。

  今天是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強國論壇專訪人民日報評論部新媒體評論室主編姜赟,通過他的視角和經歷,一起來看看黨報評論君的成長故事,這也是全媒體時代一名普通記者的職業故事。

  人物簡介:姜赟,1981年生,浙江籍,清華大學碩士。2006年進入人民日報總編室工作,先后任經濟版、社會版編輯﹔2013年6月至今,任評論部編輯、新媒體評論室主編。

  代表作:《每一名黨員都要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兩會侃侃談》《媒體公信需要自我救贖》。榮獲過中國新聞獎特等獎、一等獎,全國兩會人大好新聞一等獎,等等。

  人民日報評論部新媒體評論室主編姜赟做客強國論壇 王喆/攝

  多次斬獲中國新聞獎 “秘訣”是什麼?

  強國論壇:首先祝賀評論部的作品獲得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作為同行,想先問問,拿中國新聞獎,特別是多次拿中國新聞獎,有沒有“秘訣”?

  姜赟:十分感謝。任仲平文章《創造歷史的偉大變革——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上)》獲得中國新聞獎特別獎,既是對我們的一種認可也是一種鞭策,認可我們對評論傳統的乘續與創新,以此推動我們對政論表達形態的革新與探索、認識遞進與思想升華,鞭策我們乘勢而上,不忘初心、守正創新,不斷創造佳作。

  說起秘訣,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日報70多年的評論傳統沉澱。人民日報評論有著光榮的傳統,有在“文旗隨戰鼓”的時代洪流中書寫中國新聞史上的傳奇,有在改革開放大幕將啟之際發出正義吶喊,有在新時代激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礡力量的雄辭偉論。其中,深厚的寫作傳統、深沉的價值追求、辨識度高的思想氣質一脈相承,通過評論部“大手拉小手”的生產方式不斷賡續演化,將70多年來的歷史積澱轉化成人民日報評論的獨特優勢。

  二、不斷迭代創新的“七八條槍,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生產模式。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盧新寧曾這樣概括:“七八條槍”說的是任仲平成員來自全報社,有社領導、有部門主任,有資深記者、編輯,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輕人。“七上八下”,指的是反復推敲,不斷解構再結構的過程﹔而“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種民主風氣,無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誰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

  近年來,任仲平的“七八條槍”,已經更多來自報社評論部,除了社長、總編輯、分管副總編輯外,大多是年齡不一的評論員們,最小的參與者已經是90后了。同時,這樣的“七八條槍”保持著很強的開放性。很多任仲平在撰寫之前,我們還會召開專家座談會,將各種不同角度、不同內容的意見匯於一爐消化吸收,形成我們文章的血肉。然而,不管寫作成員怎麼變,“七上八下”幾易其稿的反復推敲,“七嘴八舌”議論風生的民主氣氛,在寫作中依然延續。

  三、三種體系的構建。第一是價值體系始終恆定。當前的評論競爭,不僅比速度和平台,更比角度和深度,是一種價值觀的較量。恆定的價值體系來自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堅持從毛澤東思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導。第二是知識體系的完備。輿論格局不斷變化,對於評論員來說,需要在各個領域發出自己的聲音,需要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用專業說服人,而不是空喊口號。第三是話語體系的更新。我們黨長期以來文宣工作中形成的表達傳統,我們的時代在不斷變化中積累起來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為我所用,成為突破刻板語態的抓手。

  在構建三種體系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三種意識——以全球意識打開世界視野、以歷史意識體現中國特色、以問題意識對接現實國情﹔善用三種資源——賡續紅色文化傳統、接納現代文明價值、考量當代民眾訴求。

  四、“跟自己過不去”的打磨。任仲平的寫作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盧新寧曾這樣描述:第一遍初稿從無到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志得意滿,解構之后從頭開始“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尋尋覓覓,重新結構從有到好“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渾然天成。從初稿至定稿,每一次都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慶幸,都有“鳳凰涅槃”的歡欣。這個過程就是質量控制,背后則是一種精品意識、工匠精神。

  黨報評論君的“新媒體敏感”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強國論壇:在新媒體平台上做評論,有哪些新的特點和挑戰?

  姜赟:實際上,我們很早就進軍網絡輿論場了,始終保持著黨報評論的“新媒體敏感”。因為我們有一個判斷,固守傳統隻能死水一灘,不斷創新才能風生水起。所以,從博客到微博,從微信公號到短視頻,我們始終追逐技術革命的浪潮,在不同傳播平台上唱響黨報評論聲音。這些陣地既是評論員馳騁新媒體疆場的練兵場,也是主流價值觀在新媒體領域的傳聲筒,更是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陣地。

  在新媒體平台做評論,挑戰確實很多。面對人人都有麥克風,我們就要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這十分考驗我們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把握,對時代脈搏的切中,對群眾訴求的剖析。面對不同讀者的不同訴求,我們要考量讀者會不會點開、點開之后會不會看、看了之后會不會分享,但我們堅信,不管媒體形態怎麼變、輿論格局怎樣變,原創仍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思想仍是媒體最重要的品質,理性仍是時代最需要的力量。

  “任仲平”一般這樣跟年輕人“網聊”……

  強國論壇:面對新媒體用戶,如何傳播主流輿論、主流聲音,才能讓年輕人愛聽?

  姜赟:新媒體的觀點表達有著深厚的網民基礎,是億萬網友一起構造著表達形式、閱讀取向。在中國這個全球最龐大、最復雜、最喧囂的輿論場,必須要掌握溝通技巧、對話能力,才談得上輿論引導、主動進擊。這就要求我們除了恆定的價值堅守之外,還要樹立五大思維。

  一是用戶思維,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問題,每一篇文章在選題、策劃、排版和推送上,都要考慮用戶的興趣點、訴求點以及痛點槽點燃點。

  二是內容為王的思維,真正能夠持續打動人吸引人在於內容生產能力,在於提供多樣化差異化閱讀體驗的能力,深耕內容,通過口碑傳播實現用戶增長。

  三是極致思維,優化排版提高審美、加強互動解答讀者疑問、利用線下渠道提高用戶粘性,在做好每一個細節中提高新媒體的品質。

  四是創新思維,不斷學習利用新的技術、新的表達方式,探索移動新媒體的玩法。比如我們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就是一檔音頻評論。話題千奇百怪——《你的深夜食堂,該有什麼樣的往事》《粉絲“鎖場”,能鎖到三生三世、四海八荒嗎》《90后忙治脫發,青年焦慮如何紓解?》……說的都是朋友圈裡最熱鬧的事,都市年輕人聽到了自己的關切和痛點。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他們在刷牙洗臉之時、在未眠之際,將混亂的思緒理順,將沸騰的情緒降溫,讓網友生出“哦,原來我可以如此面對”的感嘆。

  五是互動思維。我們的點贊率非常高,原因在於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這與我們及時回復后台的疑問和信息,開通投稿郵箱建立專欄作者隊伍有關。加強互動,才能在互動中能夠強化用戶的存在感,在回應中才能讓用戶感受運營者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強國論壇:傳統評論和新媒體評論的區別是什麼?

  姜赟:有人認為,表達方式的網絡化,就是新媒體評論和傳統評論的區別。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也不認同將傳統評論和新媒體評論對立起來看。評論是一種文體,不管在報紙上還是在新媒體上,本質屬性都在思想性。如果對表達藝術性重視不夠,有的作品思想內容不錯,但讀起來干巴巴的沒有滋味,難以吸引人。但是隻求形式上的新鮮、時髦,不注重思想內容的深刻,就缺乏厚重感,也傳播不開來。評論的文風改進,永無止境,需要下功夫研究受眾的心裡,放棄頤指氣使的“要”、高高在上的“應該”,這一要求無論是對報紙評論還是對新媒體評論,都是一體適用的。

  當然,在新媒體上,我們會要求黨報評論君在堅持黨性的同時,兼容評論員的個性,倡導時代感和文化范兒﹔會有意識地運用一些網言網語,比如報紙上用“多行不義必自斃”,新媒體上就會用“no zuo no die”﹔報紙上說“巨擘、大師”,新媒體上會用“大咖”﹔報紙上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新媒體上會用“躺槍”。但不管具體表達怎麼選擇,我們都倡導陌生化是王道、形象化是常態、金句化是追求、故事化是標配。

  年輕人是什麼樣 “任仲平”背后的我們就是什麼樣

  強國論壇:請您介紹一下新媒體評論室團隊的情況。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黨報評論君?是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倒背如流的那種嗎?

  姜赟:我們新媒體評論室是一個機構設置,但是沒有固定人員,所有評論員都要參與新媒體評論的創作,所有評論員都是黨報評論君。目前,評論部平均年齡30出頭。評論員隊伍中20余人,僅有3位女性,但人人都是特種兵,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寫大氣磅礡的“任仲平”,能寫犀利直接的“人民時評”,能寫親切有趣的“睡前聊一會兒”。

  我們的性格特點,各式各樣,百花齊放,年輕人是什麼樣,我們就是什麼樣。這恐怕與社會上對我們抱有的“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穿著老干部裝,眉頭深鎖,嘴角緊抿,抱著保溫杯語重心長”的印象大相徑庭。很有意思的是,2017年兩會期間,我們推出了微視頻評論《兩會侃侃談》,這是人民日報評論員第一次“大規模露臉”,站在鏡頭前侃兩會,或鋒芒畢露,或幽默逗趣,或長裙飄飄,記得當時我們微信公眾號后台驚呼一片:“真的沒想到,原來你們是這樣的黨報評論君!”

  歡迎讀者來體驗我們的工作生活,就知道我們跟你們沒什麼兩樣。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是能夠倒背如流的。

  記者的時間裡有使命的味道

  強國論壇:在黨報做評論工作的記者,記錄時代,您的筆墨會著重在哪些方面?

  姜赟:記得在宣傳黨的十九大的繁重任務中,我們評論部幾個人忙裡偷閑,聚在一塊兒侃大山。有人感嘆,2017年余額不足了。我們每天日以繼夜、埋頭苦干,生命很充實,生活很骨感,少了很多東西。突然,一位評論員蹦出一句,我們已經沒有普通人的時間感,立刻引發了大家深刻的共鳴。

  回想起來,在令計劃落馬的那天,同學聚會沒去成﹔全國兩會的時候,爸媽來了北京,卻讓他們自個兒爬了長城﹔為了完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評論員任務,2015年春節都泡了湯﹔習近平中外記者見面會之后,通宵寫稿,媳婦兒精心准備了夜宵。在生活記憶裡,大家對表的時間軸,完全跟黨和國家的大事融合在一起。這種融合的時間感,與其說是區別於普通人的參照系,不如說是我們的時間裡有了使命的味道。

  我們是時代的見証者與記錄者,也是時代的參與者、貢獻者。面向未來,不管時代、技術、傳播形態如何變化,我們在黨言黨、為黨立言的歷史使命不會變,圍繞大局、服務人民的黨報精神不會變。如果說我個人的筆墨會著重在哪些方面,我想有兩個並行不悖的軌道: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軌道,一個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軌道。奔跑在這兩條軌道上,我的能力水平還不足,需要向前輩靠攏,向部門優秀評論員學習,努力創作“理論有高度、視野有廣度、思維有深度、說理有力度、文筆有溫度”的作品。

  三句贈言:給同行、給想做記者的人、給青年朋友們

  強國論壇:請您留下三句贈言。第一句,給同行﹔第二句,給想做記者的人﹔第三句,給青年朋友。

  姜赟:第一句:守正創新,書寫新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第二句:做記者很辛苦,做好記者更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但做記者能夠保証你永遠不跟時代脫節,永遠目光四射、激情澎湃,來吧,加入我們。

  第三句:中國,大藍圖已開啟,大舞台已搭建,我們沒有時間去消磨,沒有精力去懈怠,讓我們各自攀登,山頂相會。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