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第二十個記者節:守正創新 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2019年11月08日13:28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第二十個記者節:守正創新 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編者按:11月8日,新中國第二十個記者節,一個不放假的節日。作為節日主角的你,一定和平常的日子一樣,依然忙碌在工作崗位上,“不是在新聞現場採訪,就是在去採訪的路上”。在這個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裡,我們邀請20位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同行,共話初心使命,暢談職業榮光。

  范春歌(第三屆范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永遠珍惜手中的筆

  見証歷史,是記者的使命,也是記者的光榮。人生最好的年華獻給新聞事業,不乏艱辛,更不乏幸福。重走鄭和下西洋航線,赴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採訪,從長江入海口出發直至青藏高原的源頭考察……跨越千山萬水,祖國在我心中,人民予我力量。作為一名新聞戰線的老兵,在這個節日裡,最想提醒自己的是,傳承范長江先生的精神,永遠珍惜手中的一支筆,無愧時代無愧人民無愧未來的檢閱。

  益西加措(第五屆范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新聞輿論工作,往往是偉大事業的開篇與先聲

  2018年5月,益西加措(左二)率西藏日報全媒體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蹲點式大型採訪報道組深入基層調研採訪。這是他在拉薩市尼木縣田間地頭採訪。

  “對於一個人的最高獎賞就在他的事業中。”這是我國一位著名記者的自我激勵格言。這句話,也反映了廣大新聞工作者愛崗敬業、執著追求的力量源泉。當然,對於需要通力協作的新聞工作而言,從業者個人在事業中獲得的任何獎賞和榮譽都不僅僅屬於自己,而更多的屬於恩師,屬於組織,屬於並肩戰斗的同仁。事實上,正是許許多多新聞工作者用人品和作品共同構筑新聞事業大廈的基石,才使我們的事業像今天這樣欣欣向榮。“新聞工作是崇高而光榮的事業,新聞工作者是令人自豪驕傲的稱號。”新聞輿論工作,往往是偉大事業的開篇與先聲。

  賈永(第六屆范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時刻准備出發,時刻迎接挑戰

  2016年春節,賈永(右二)在中國最寒冷的伊木河邊防連採訪。

  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需要我們遵循實踐規律以錘煉腳力,需要我們遵循認識規律以錘煉眼力,需要我們遵循思辨規律以錘煉腦力,需要我們遵循傳播規律以錘煉筆力。一個合格的、優秀的記者,他的工作姿態應該是這樣的:時刻准備出發,時刻迎接挑戰,時刻投入戰斗!

  羅成友(第六屆范長江新聞獎獲獎者):讀懂基層融入百姓 寫出思想傳遞溫暖

  理論根基不牢的記者,雖身入了基層,卻深入不進基層,不會寫出有多少思想高度的稿子﹔對群眾缺乏真情實意的記者,雖走進了群眾中間,但卻融入不了群眾中,聽不到發自肺腑的心聲。隻有打牢了理論根基,有百姓情懷的記者,才能讀懂基層,融入百姓,寫出有思想、有溫度的稿子。

  劉楓(第七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非凡腳力出眼力 勤想多思著華章

  2011年冬,劉楓(右一)在塔城地區額敏縣採訪哈薩克牧民。

  好新聞是走出來的,在路上心裡才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有感動。記者的眼光,決定記者的高度,隻有不斷增強“眼力”,才能夠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典型中揭示普遍。擁有最強“腦力”,才能跳出“橫看成嶺側成峰”,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精彩之作,必有神來之筆,隻有最強“筆力”,才能推出精品力作,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欒俊學(第十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真實、客觀、公正是新聞永遠遵循的准則。記者首先要守得住自己的新聞靈魂。如果新聞靈魂被利益所吞噬,在記者面前就沒有了那些弱者對公正的企盼,結果就是社會的公正、道德底線遭到破壞。所以作為一個記者,要始終秉承范長江精神,范長江精神的精髓就是有堅定理想信念,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舒斌(第十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躬逢新時代該有新作為

  在技術迅猛發展媒體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堅守,堅守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堅守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堅守我們的良知和底線。我們始終要堅持守正為本,創新為要,用心、用情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努力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期待,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王天定(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沒有閱讀量的稿子等於無效勞動

  新聞人要緊跟融媒體時代發展,積極圍繞黨和國家大的方針政策,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提高新媒體稿件閱讀量。作為一名從事紙媒多年而后又兼顧新媒體的攝影記者,深深感受到:新聞在基層,記者永遠在路上,做沒有閱讀量的新媒體稿子,等於無效勞動。

  黃雄(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謳歌偉大的新時代

  2018年,黃雄(右)16年來,第21次到漣源市橋頭河鎮太平村採訪。

  20年過去了,我從初生牛犢的年輕記者,不知不覺步入了“資深”行列,這既是對火熱歲月的紀念,也是對自己從事新聞工作的總結。歲月如歌,讓我們一起用真實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來謳歌這偉大的新時代。

  包臨軒(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讓新聞散發真與善的光芒

  包臨軒(左)在指導編輯工作。

  在採訪的路上行走,要帶著深厚的積累和思考。一個優秀記者以自己的看、聽、問和體驗,將事實和感知化為鏡頭、聲音和文稿,讓公眾獲得“實景”的同時,也能體味出記者內在的“願景”,那將是新聞孜孜以求的境界。隻有始終將責任和道義裝在胸中、扛在肩上,你採訪的步履才會變得格外扎實,你寫出的新聞才能散發真與善的光芒。

  王遐(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出發,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從業30多年,“出發”已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每一次出發,我都會經歷刻骨銘心的感動,都會激情澎湃地把感受到的一切記錄下來,表達出來。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新聞記者這個職業,是這個職業讓我有機會看見、親歷了許多人都無法看見、無法親歷的新聞現場和新聞故事。這一切,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讓我的生命過得精彩、過得有意義。

  鄭晉鳴(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做個好記者,始終在路上

  半輩子堅持寫好人,但還是沒有寫完﹔立志一輩子做個好記者,始終在路上。轉眼間,我已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在崗位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做人的時間依舊很長很長。趁自己還能拿得動筆,用心、用情、用更好的文字給讀者呈現一篇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好報道,突然間就有了“打起背包,重新出發”的沖動和信念。在第二十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我願與各位同仁一道,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鄧兆安(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隻要肯努力 無高不可攀

  回望自己40余年的新聞之路,深切地體會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深情做好一件事,並不斷設置心中的“珠穆朗瑪”,敢於登別人沒有登過的山,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這種永不滿足、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每個人成長進步的最大原動力,它會讓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實現心中的偉大夢想!

  關中(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不停地走下去

  2000年,在西藏直播《攀登珠峰》時,關中(左)正在安慰生病的同事。

  做新聞工作就像在海邊走路,浪花會不斷把你的腳印抹平。想要留下點什麼,就得不停地走下去。

  皮樹義(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新鮮面對每一天

  皮樹義(右一)在雲南農村採訪。

  記者工作是個辛苦活,也是個新鮮活。記者每天要面對新鮮事,報道新鮮事。新時代,新氣象。記者要保持新聞敏感,就要總有新鮮感,善於發現新事物,及時報道新亮點,深入研究新問題,努力學會新表達,新鮮面對每一天。

  王雪飛(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在時代的土壤裡深深扎根

  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把牢方向,立定腳跟,練好本領。隻有練就過硬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我們才能看清歷史方位,做到立場穩、方向明﹔才能在時代的土壤裡深深扎根,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中立定腳跟,接牢地氣﹔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砥礪品質,增強本領﹔才能與黨同向、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交出不負時代重托、不負人民期望的合格答卷。

  劉業勇(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做到“全天候” 成為“多面手”

  在全國人民逐夢追夢的征途上,在全軍官兵奔赴強軍目標的行軍中,我們要用一篇篇有溫度的文字記錄美麗動人的中國故事。美好的畫卷是用汗水描繪的,恢宏的旋律是用熱血譜寫的,想記錄下飛速前進的偉大時代,必須參與其中,成為時代的奮斗者,使自己的情感和熱血匯入時代的滾滾洪流。作為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扎根人民群眾之中,錘煉和掌握過硬本領,做到“全天候”,成為“多面手”,動真情、講實話,永遠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歌頌人民。

  吳湘韓(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創新變革時代 依然需要堅守

  在這個“四全”媒體時代,記者節不僅是專業記者的節日,也是所有參與新聞傳播者的共同節日。創新變革的時代,新聞人依然需要不變的堅守。無論媒體格局怎樣變化,無論載體和受眾怎樣變化,新聞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會變,新聞人的理想情懷不會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不會變,踐行“四力”的職業要求不會變。

  俞佳友(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把職業當成事業做

  俞佳友(左)與66歲的老郵遞員葉志清交談。

  “離基層一線越近,與干部群眾越親,新聞報道也就更鮮活、更有生命力。”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新聞人從“相加”邁向“相融”的時代,隻有牢記“48字”職責和使命,切實增強“四力”,拜群眾為師,做百姓親人,把職業當成事業去做,才能始終不忘初心、練就匠心、持有恆心、胸懷愛心,為最愛的新聞事業、為人民群眾服務一輩子。

  畢鋒(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基層永遠是新聞的不竭源泉

  2019年10月,畢鋒(右)在西藏自治區拉林鐵路工地採訪。

  一次次走近職工,一次次體味冷暖,一次次感受偉大。不管是高原工地,還是高鐵站車,基層火熱的生活,永遠是記者報道的不竭源泉。走在新時代,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懷揣夢想擔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值此記者節到來之際,衷心祝願所有同行節日快樂,工作順遂,身體康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