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9期

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青年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

袁海英
2019年11月13日14:57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9期

【摘要】新媒體傳播以其快速、多樣、互動和娛樂等特點深深地吸引著青年學生群體,影響和改變著他們的行為及習慣。以新媒體環境下的青年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為研究對象,以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主體,綜合調查數據,提出在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青年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和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青年學生﹔媒介素養教育

新媒體傳播以其快速、多樣、互動和娛樂等特點深深地吸引著青年學生群體,迅速成為他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並影響和改變著他們的行為及習慣。

2019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初中,高中、中專、技術學校畢業的網民比例分別為38.7%和24.5%﹔接受過大學或本科教育的互聯網用戶比例分別為8.7%和9.9%。中國網民的文化素養主要以中等教育為主。

可以看出,在新媒體時代,受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為代表的數字新媒體影響最大的是青年學生群體。同時,面對眾多媒體平台帶來的復雜信息,如何解讀、識別和判斷媒體信息,以及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體信息實現自我發展,對青年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新媒體環境下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選擇、理解、質疑、評估以及合理應對各種媒體信息的能力。媒介素養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的媒體辨識能力,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來提高自己,參與社會發展。媒介素養教育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並迅速傳播到歐洲和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而且,隨著新媒體的推廣和普及,媒介素養教育也進入學校正規教育體系。

中國對媒介素養的研究始於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媒介素養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先后開設了媒體素養課程。然而,目前,國內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主要還是針對本科院校進行的,對中等職業學校如何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卻寥寥。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青年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中國未來勞動力的重要來源。2019年2月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發布的《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10700所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1592.5萬人。同時,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他們也是使用新媒體人群中最活躍的群體。他們進入社會后,是否具備健康、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能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關系到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另外,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會閱歷少,缺乏識別媒體信息的能力。面對大量媒體信息,缺乏信息篩選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其媒介素養。然而,目前,無論是從實踐層面還是從理論研究方面,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問題,都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和重視,相當多的中等職業學校尚未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教育系統和教育教學內容。缺乏媒介素養教育使得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面對大量新媒體信息時,區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不強,批判意識薄弱﹔有些學生對色情和暴力等不良信息難以形成抵抗力﹔有些學生面對信息爆炸的影響,隻能被動地接受﹔有些學生甚至聽信謠言,傳播謠言﹔有些學生因缺乏對虛擬游戲、情感的抵抗控制能力,而沉溺於游戲、網戀中﹔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可以看出,加強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是當前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中等職業教育工作者和媒體工作者積極探索和研究。

二、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河南省是職業教育大省,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河南省無論是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還是在校生人數都位居全國前列。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17年,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和在校學生人數均居全國第一。

為此,課題組以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主體,以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網上調查、電話調查等形式,選取了60多所學校,同時,還深入到鄭州、南陽、駐馬店、焦作、洛陽等地20多所學校,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得到了大量生動、具體、翔實的研究材料。

調查發現,新媒體背景下,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已經普遍具有使用新媒體的基礎技能,新媒體在農村學生中的普及率達96%,在城市學生中的普及率達100%,大多數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道德意識和自律意識﹔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主要是在接觸媒體的過程中自發養成的,是低級別的,不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方面存在嚴重的缺失。

(一)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體選擇

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媒介的選擇上,智能手機居首位。調查發現,基於在線平台的智能手機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最常用的媒介,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您最喜愛的媒介”選項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選擇的排列順序依次為:手機、電腦、電視、雜志、廣播、報紙等。新媒體背景下,智能手機因其便攜和快捷等特點,尤其是隨著通信費用的下降,以及無線網絡的普及,在學生中非常受歡迎。現在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一部分學生還同時擁有第二部或第三部。有些學校規定上課期間,手機要上交給老師或學生干部,或者統一放到指定地點。一部分學生就上交一部手機應付老師和學生干部的檢查,另一部手機隨身攜帶。調查發現,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現在很少通過電視、報紙或廣播等傳統媒體接收信息。在“您看報紙和雜志的頻率”“您聽廣播的頻率”“您看電視的頻率”等問題的調查中,我們設置了“每天、3天一次、一周一次、偶爾”幾個選項,學生選擇“偶爾”項的佔93%以上。

(二)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體認知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社會接觸不多,他們的信息來源大多基於網絡媒介的傳播。根據調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接收網絡媒體信息時有一定的辨別意識,特別是在面對相關自身利益的信息時,他們會積極驗証信息。他們對網絡騙局、網絡謠言有一定的警惕性。在“當您的好友通過網絡向您借錢時,您是否會及時核實”的調查中,96%的學生選擇“是”。這說明在面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體現出較強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其他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媒介信息則缺乏深度思考,也較少求証媒介信息的真實性。在“當您懷疑網絡上某些信息的真實性時,您是否主動檢查它”的調查中,選擇“是”的學生僅有30.9%。

根據調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網絡倫理的認識大多模糊不清。最為常見的一個現象是,他們在上網過程中下載盜版的視頻、音樂、影視劇等資源的情況普遍存在。在使用下載的網絡資源時,也沒有標明出處的習慣。在“您如何看待在互聯網上炫富、惡搞和人肉搜索的行為”的調查中,51%的學生選擇“不喜歡,但不干涉”。可見他們對此現象的觀念模糊。

(三)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體使用

在新媒體環境下,快速、有效地獲取媒體信息資源以及積極參與和使用媒體是媒介素養的關鍵因素。通過調查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媒體的使用時間與使用效率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一方面,就媒體的使用時間而言,調查顯示,71%的學生每天使用手機超過5小時。在“您能接受不接觸網絡媒介的期限”一項調查中,60%的學生選擇“10天”,26%的學生選擇“3天”,7%的學生選擇“1天”﹔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使用層次和使用效能普遍較低。在媒體使用目的一項調查中,前三位分別是娛樂、社交和生活查詢。46%的學生不能從所瀏覽的網頁中迅速了解新聞報道內容,不能快速地吸收有效信息為學習服務。玩游戲、聊天、聽音樂、看電視劇等,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使用媒體的主要活動,他們普遍缺乏使用新媒體進行積極學習、增加知識和能力的意識,普遍缺乏有效地利用媒體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四)新媒體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識並具備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認同和欣賞能力,能夠判斷媒介信息的含義和價值﹔具備創建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利用媒介信息實現自我發展的能力。

在新媒體環境下,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調查顯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嚴重缺乏。調查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媒介素養的認識普遍含糊不清,超過85%的受訪者從未聽說過媒介素養的概念。他們對媒介的理解和使用大多來自使用過程中的自我探索和實驗,以及與同伴的交流。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普遍缺乏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缺乏科學、系統的運作機制和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實施措施。一些相關的信息技術課程僅限於專業學習。一些與新媒介相關的活動,如“手機攝影大賽”“最美班級網絡評選”等,也是基於德育活動,或校園文化活動而開展的。

三、新媒體環境下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對策

在新媒體環境中,人們接收信息時擁有更多的主動性和選擇性。網絡資源中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觀念,人際關系的虛擬性,大眾傳播內容的良莠不齊等現象,不可避免地會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媒介素養教育的頂層設計

方向大於努力,格局影響成敗。中等職業學校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須從源頭上著力,從關注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做好加強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頂層設計。應根據學校的現狀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並據此建立合理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選擇科學的課程模式,加強媒介素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等,形成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從源頭上做好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整體規劃和實施辦法。

(二)加強從事媒介素養教育的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新媒體環境下,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學生的教育和培訓不僅取決於教師的言教,還取決於教師的身教。就教育規律而言,“身教更重於言教”。因此,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工作,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高度重視提高教師對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意識,高度重視教師媒介素養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定期對教師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知識的培訓和能力的提升。隻有教師的媒介素養水平與時俱進,才可以確保他們對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跟上時代的要求。

(三)構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

新媒體環境下,由於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閱歷見識及自學能力有限,僅靠自學及和同伴交流學習等來提高其自身媒介素養是難以滿足現實需要的。隻有通過構建正規的課程體系才能保証對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的常態化、科學化和系統化。一方面通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媒介和媒介資源,使他們在信息過剩、娛樂過剩的新媒體時代,樹立正確和科學使用媒體的觀念,具備科學地使用新媒介的基本能力和接收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媒介使用能力,養成良好的媒介使用行為和習慣﹔另一方面,通過課程教學教給學生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資源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讓媒介資源成為學生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一種有效路徑。

(四)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在新媒體環境下,互聯網擁有信息的豐富性,傳播的便利性,交流的互動性,以及時間和空間不受限制等方面的優勢,大大豐富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另外,也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沉溺於網絡虛擬空間,產生了諸如“網癮”“網戀”“學習興趣低落”等問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網絡犯罪和網絡道德等問題。因此,對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必須適應新形勢,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學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或其他數字載體,通過建立媒介素養教育在線網站,開展網絡文化活動等,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營造一個充滿生機的、具有個性化和開放化的全媒體校園網絡文化環境,以此提高學生對於各類網絡信息的辨別與解析能力,規范在網絡中的言語行為,有意識地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等,並引導和教育學生科學合理地使用新媒體,有效利用新媒體為其個人成長和服務社會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良好的媒介素養是青年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媒體工作者積極探索和研究。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項需要協調各方、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這需要從頂層設計、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構建,以及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等方面著力,才能扎實有效地推進青年學生媒介素養的提升。

(本文為2019年度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JB19070)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務學校)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