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有故事》:讓青春"穿越"70年歷史現場

——《中國有故事》系列微紀錄片的幕后故事

2019年11月15日07:0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青春“穿越”70年歷史現場

  《中國有故事》第1集《一種相思 兩段傳奇》海報。為了做好海報,節目組學習了上百個成功的海報案例。

  新一代的青年更喜歡用彈幕表達自己的觀點。滿屏的字跡寫滿了他們對“中國天眼”和南仁東先生的贊美。

  95后年輕記者借助特效手段實現“青春穿越”。她們明白,自己不是流量明星,但必須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點亮老資料”。本版圖片提供:張勇 胡果果

  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祖國?

  用“講好中國故事”來獻禮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一群以90后為主體、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默默地開始制作系列微紀錄片,而節目的名字,就叫《中國有故事》。

  時代價值 人文情懷

  70年恢宏歷史,值得書寫和報道的事件不計其數,又該聚焦哪些故事?很多重大工程、重大歷史事件人們耳熟能詳,但其中一些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瞬間,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鮮為人知。創作團隊就從這裡下手了。

  最先進入視野的,是成昆鐵路的修筑。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聽說了一個動人故事:韓禮芳是30萬筑路大軍中的一員,當年犧牲在施工現場時,隻留下一張照片和一份沒寄出的家書,家人連他埋葬在哪裡也不知道。幾十年后,他的外孫母永奇參加新成昆線的建設。在母永奇離家時,外婆叮囑他:“你呀,是替外公去完成心願的,一定要把他沒打通的隧道打通。”在一次祭拜先烈的活動中,母永奇發現了外公的墓碑。

  幾代人的青春接力,換來了中國鐵路網的蓬勃發展。

  “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沒聽過的中國人恐怕不多。誰能想到,它激昂澎湃,卻誕生於一把吱吱呀呀的二胡:音樂家馬可來到東北工業基地,被工人們的熱情感染。他在二胡上拉響了心裡的旋律,寫下歌名《我們工人有力量》,幾經修改,才成了現在的《咱們工人有力量》。從“我們”到“咱們”,多了一股子人情味兒,也拉近了工人師傅們的心。這昂揚的旋律也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在神州大地上傳唱。

  如今的小伙伴,很難想象“鐵人”是怎麼個“鐵”法。每次看到他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的畫面,總是感到非常震撼。如果不是這麼拼命,就沒有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實在不知道,在這個星球上,還有哪個國家的創業者會這樣干。這,就是中國人!

  還有開發“北大荒”,貫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記憶。現在恐怕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麼大的事業,竟然始於一個青年,他叫楊華。當年他的一份洋溢著年輕人沖動與血性的去墾荒的申請書發表后,全北京都轟動了,由此誕生了全國第一支青年志願墾荒隊。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真要做好,太不容易。北大荒,功勞不是楊華一個人的,但先驅者總是特別可敬……

  不了解這些,或許就不能更深地理解中國、理解時代。

  《中國有故事》系列微紀錄片,每一集時長約3分鐘,展現“一段如雷貫耳的往事+一個從未聽說的故事”,已經播出9期,目前是中國青年報融媒體周播節目。

  靠干貨服人 隻說家常話

  《中國有故事》系列微紀錄片,依托珍貴的歷史影像,挖掘梳理新中國發展進程中重大歷史事件、建設工程、突破性成就,以青春風格講述背后鮮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展現一代代平凡的中國人為祖國建設發展敢於犧牲、勤於奮斗的奉獻精神。

  “不用炫技討巧,而是靠內容干貨征服人。隻說家常話,不要端架子文縐縐”。這是團中央有關領導和主創人員溝通時特別強調的。

  擔任講述人的,都是報社95后年輕記者。講述人穿上具有時代特點的服裝,借助特效技術,出現在幾十年前熱火朝天的成昆鐵路的建設工地上﹔出現在歌曲《咱們工人有力量》創作者馬可彈奏的現場﹔用智能手機為“鐵人”王進喜接受國家領導人接見拍下照片……這種具有青春感的“穿越”,寄托著創作團隊希望和用戶貼近、再貼近的情感。

  講述人既要“貼得進去”,也要“跳得出來”。95后年輕記者明白,自己不是流量明星,但必須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點亮老資料”。

  經過摸索,節目組的認識越來越統一:“穿越”到故事中的親歷者,一定是一個對生活、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小伙伴。偶然闖進歷史深處,發現了有趣而震撼的事情,要講給大家聽,艱險的地方扣人心弦,溫暖的地方從容親切。有張有弛,跌宕起伏,帶你去經歷一個你所不知道而理應知道的故事,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穿透影像 一挖到底

  為講好中國奮斗故事,使微紀錄片呈現完美的效果,主創人員深入檔案館、資料室,接觸當事人,尋找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精心篩選素材,挖掘感人至深的新聞故事,每一集的劇本都數易其稿,有的甚至改了十幾遍,力爭講得曲折動人。

  《中國造“星”記》和《那一眼,看破星辰》,講的都是科學領域重大成就。一個講的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另一個講的是“中國天眼”FAST提出者、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從字面上看,一個講的是物,一個講的是人,但其實都是中國科技成就背后的人文故事。

  不管是“東方紅一號”還是南仁東,都是各家媒體已經反復報道過的題材。當記者和中科院對接時,對方一開始也有疑問,還有什麼新的報道空間?

  一位關心節目的領導在和節目組討論時說:我們當然可以說,節目有穿越設計的新意,但當用戶看完一期節目之后發現,很多東西他之前都知道,那就會對節目喪失興趣。“新聞新聞,你不新,別人怎麼會願意聞?”

  對撰稿人來說,挖掘出舊題材中的新內容,篩選出舊故事中的新角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務去陳言”四個字,被傳達給每一位團隊成員。

  《中國造“星”記》前期團隊進行了兩次深入採訪。一次前往北京郊區的航天城,採訪造衛星的航天五院的相關同志。遺憾的是,隻得到一些間接線索,並確認當年造衛星的這家科研單位並不具備影像錄制的能力。第二次採訪是在一位參與造衛星的老人家裡。聊到一些比較鮮活的故事,也翻拍了很多老照片。可惜,這位老人的故事和整體腳本並不完全契合,最終不得不舍棄。

  通過這兩次採訪,記者發現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就是東方紅衛星升空之后,人們抬頭睜大眼睛找尋的這顆中國“星”,並非衛星,而是它的“圍裙”——觀測體。和團隊交流之后,發現用戶對這樣的細節挖掘非常有感覺。

  順藤摸瓜,發掘了類似其他細節。比如當年為了保障通信順暢,出動60萬民兵,每一根電線杆底下都站著一位民兵。這樣的細節,這樣的影像,就是那個年代中國集中資源干大事的最好寫照。

  “鐵人”王進喜也是一個被反復報道的老選題。最初的腳本設計是描述大慶三代“鐵人”的傳承,從而展現新中國石油事業發展的輝煌歷程。記者查閱了大量石油產業數據,讀了行業論文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年報。討論劇本時,“砍”掉了其他所有副線,隻保留了王進喜一人的故事。而他在鞋子裡藏了300元錢,臨終前交給弟弟,囑咐他“給母親買些奶粉”的感人細節,是從大慶博物館提供的上百張資料照片中發掘出來的。

  為了寫好南仁東的故事,記者讀了有關南仁東的報告文學、南仁東報道集,看完10多部長短不一、總時長將近20個小時的紀錄片,終於找到一個此前未被聚焦的細節——“小飛人”試驗。那一年,南仁東69歲,主動要求被吊到半空中,第一個做這項關乎著“天眼”鎖網成敗的試驗。節目組好不容易找到當時試驗現場僅有的兩張照片,並對照片進行技術處理,把靜態的照片變成動態的,還原了南仁東做試驗的現場。

  參與的記者們都很感慨,《中國有故事》是一個融媒項目,但好新聞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綜合素質。最讓人感動的細節或者故事,很可能還是“帶著泥土味兒”的,一定是用腳板“踩”出來的。

  “自虐”導演 發力現場

  導演組的故事,似乎更多是“痛並快樂著”。

  《中國造“星”記》送審那天,因為糾結於節目中一處細微的表述,導演組決定重新拍攝。那個周日的凌晨1時,講述人梁艷被電話叫醒,從通州趕回報社補拍。

  11月13日0時12分,《中國有故事》項目組的群裡又熱鬧起來。在每一集節目送審和上線的日子,這種半夜討論已經是一種常態。

  剛在醫院打完點滴的導演高旭,在回家路上就對樣片“狠狠地”提了多處修改意見。講述人蔣佩珊忽然有了靈感,重新設計了一個開場穿越情節,這個設計和原來的腳本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路,編導、后期、撰稿人都“冒”了出來,各抒己見,最后干脆發起一場投票,看哪個方案更好。

  討論進行得正熱鬧,群裡的高旭突然不吭聲了。過了一會兒,一個陌生的ID通過二維碼入群,開始對修改方案“指手畫腳”——原來,高旭從醫院回到家,父母擔心他身體狀況不佳,沒收了手機。高旭隻得偷偷拿出備用手機,重新進群加入討論。

  最后的結論,是讓后期團隊和講述人早上9點奔赴大興機場,把兩種方案都拍攝一遍,再根據效果選擇。然而,等編導母建鑫剪完片子、攝像蘇詩寫完稿子,天都快亮了,他們抬上機器,直奔機場而去。等其他同事來上班時,他們已經在拍完回程的路上。

  這一集的講述人蔣佩珊偷偷用手機錄了一段花絮——編導和攝像在出租車上睡著了。她自己也隻睡了兩個小時,“夢裡一直在等審片,感覺才看了兩遍片子,大家還有好多修改意見,然后導演說了句‘拍去吧’,我的鬧鐘就響了。一看才4時30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著沒有。”

  拍攝《“北漂”去荒原》時,他們設計了講述人穿越到田野上參與開荒的鏡頭。賈夢夢、張勇、陳一雄把設備和綠幕都搬到北京郊區一塊農地裡。為了有較好的融入效果,三個男生扛起鋤頭鋤地,把泥土翻出來。結果鋤了一陣子,發現下面是水泥地,完全出不來效果。隻好換一塊地,重新鋤地,等效果滿意了,再架起綠幕。大家自嘲,沒想到拍個片子,還要真當一次農民。正是這樣“接地氣”的工作方式,換來了節目的高質量。

  學習“網感” 反思調整

  9月26日,《中國有故事》系列微紀錄片在全網開播。該節目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社、中央企業團工委、江蘇廣電總台互聯網產品中心聯合出品,是為新中國70周年獻禮之作。

  點擊量到多少了?彈幕和留言都有什麼意見,是批評還是表揚?

  每次節目上線后,推廣組的小伙伴就成了最活躍的人。搜集用戶意見反饋給節目組,再進行節目調整,這是全新的工作方式。

  第一集《一種相思 兩段傳奇》播出后,講述人的開場穿越,成為被“吐槽”最多的點。網友毫不客氣地批評摳圖粗糙。節目組進行內部反思,改進技術,等到制作《那一眼,看破星辰》時,仍然使用摳圖技術,但是沒有用戶再批評,甚至有人認為講述人真的去了貴州“中國天眼”出差,表示“羨慕”。

  每一集的標題,都要出十幾個備選,反復討論。《一把二胡震天響》這個標題,就是因為頗具“網感”而勝出。

  每一次,《中國有故事》在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信、微博播出,都會收到大量用戶留言。

  《可可托海的秘密》講述的是“兩彈一星”功勛礦可可托海被塵封多年的傳奇,最多時有上萬人保守同一個秘密。“團團太棒啦,這系列都很好看!偉大的中國人民!”“六月份的時候剛去過,看到那個螺旋型的礦坑,我被震撼了”“這樣的節目好有意義,期待”“我就是可可托海人,每次說到三號礦脈,備感驕傲!”

  推廣組的胡果果想搜集一些負面評價,結果除了第一集摳圖粗糙和希望增加男講述人之外,“真沒找到其他批評意見”。

  《中國有故事》由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微信首發后,在中國青年報社所有平台發布,新華社、人民網、光明網等主流媒體轉載,並獲得學習強國App、騰訊視頻、優酷、PPTV等大流量平台首頁關鍵位置推薦。被稱為“青少年網絡聚集地”的嗶哩嗶哩網站和QQ空間上,也有大量用戶關注了《中國有故事》。

  在微博上,#中國有故事#話題閱讀量已近4000萬,@共青團中央發布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地方團委賬號@江蘇新聞@荔枝新聞等上百家媒體賬號轉發。

  截至發稿時,該節目已播出9期,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7000萬次。

  《中國有故事》還被中國傳媒大學的教師從網絡上下載,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訓練課堂上給學生們展示,並以視頻的內容作為實例課程講解。

  融媒發展 一脈相承

  今年9月,報社決定抽調報社資深文字記者,參與《中國有故事》的選題和撰稿工作。

  在參與《中國有故事》項目之前,邱晨輝曾經深度參與過報社在H5方面的探索。蔣韋華薇已經主持《中國青年報》第一個全媒體報道融合示范欄目“暖聞·暖心”4年。因此,當他們真正進入撰稿角色時,並沒有像面對一個全新的事物那樣摸不著頭腦。相反,腦子裡能很快地閃現出選題切入點、交互點、畫面意識、音樂節奏等關鍵詞。

  邱晨輝說:“在曾經的融媒探索過程中所訓練出來的新媒體本領、培養出來的全媒體意識、積澱下來的新聞人定力,不管是對於我們每個個體,還是對於報社在未來的全媒體探索,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報社在全媒體探索方面是循序漸進、一脈相承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曄 蔣韡薇 邱晨輝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蘇詩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