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傳媒人才培養怎樣增加新內涵

湯廣花
2019年11月15日13:2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新聞傳播教育該如何轉型,培養社會需要的傳媒人才?11月9日,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會上首發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9》顯示,2015年,全國有681所大學開設了新聞與傳播類專業,約佔高校總數的1/3﹔進入2019年,創辦新聞與傳播類專業的本科高校達721所。與會專家表示,隨著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的繁榮,近年來,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迅速擴張。如今,飛速發展的數字傳播技術,正在倒逼傳媒人才的生產過程,也在倒逼高校新聞院系直面傳媒行業人才需求的變化並做出相應的改變。

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

不是培養機械文字匠,而是要培養有思想、有情懷、有擔當的新聞人,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深刻內涵運用於教學、研究及人才培養

“要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成為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實現課程和人員全覆蓋、無死角。”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鄭保衛自1964年進入人大新聞系學習,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奔走在新聞追夢的路上。他說,新聞學科不是培養沒有靈魂、沒有情懷的機械文字匠,而是要培養有思想、有情懷、有擔當的新聞人。高校要在研究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新特點新規律的同時,把馬克思主義貫穿到新聞理論研究、新聞教學中,使新聞學真正成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科,使學新聞的學生真正成為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優秀人才。

據了解,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新聞理論基礎課內設置1學分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元典讀書筆記作業﹔新聞史教學團隊創新史論教學模式,實踐“翻轉式課堂”,從以往的“以教為主”,轉變為同學們的“學與講”為主。這些創新,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為深刻、系統。

新聞傳播教育要“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在國家治理以及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的畢業生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可以明確地說,我們要為新時代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從問題出發,提出要引導學生從實踐而不是既有概念、理論出發去了解、認識現實,明確自身的定位與使命,“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自覺投入到具有未來引領意義的新聞傳播實踐中去。”

立足實踐,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深刻內涵運用於教學、研究及人才培養中,這也是中國傳媒大學探索的方向之一。該校學生立足新媒體實踐,已經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主力軍。如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學生設計了“長征路上小紅軍”表情包,全網發送量突破千萬﹔2018年,針對“三月三黃帝大典”“狗年生肖”等主題,制作“軒轅黃帝有熊氏”“道格雷”等表情包,不拘一格弘揚傳統文化,受到網友歡迎。

開設什麼課,和誰一起做?

培養具有融通思維和技能,文理交叉、手腦並重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學生媒介融合情境下的國際傳播素養

“5G+人工智能的數字化時代,要通過新媒體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介紹,該學院積極構建“STEAM-T”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包括唐宋詩詞、中國文化的國情教育平台課程,新媒體技術、虛擬仿真報道、大數據可視化等文理交叉創新課程,新媒體實務、電視攝像與編輯等問題導向實踐課程,計算傳播、智能傳播等學術前沿探索課程,培養文理交叉、手腦並重的新聞傳播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與其他學院共建雙學位實驗班、課程包,打破學科壁壘。目前已與法學院合辦“新聞—法學”雙學位實驗班,與國際關系學院合辦“新聞—國際政治”雙學位實驗班,還與信息學院合建“大數據與新聞傳播”課程包,未來還會與財政金融學院合辦“財經新聞”課程包,與公共管理學院合辦“大數據與社會治理”課程包等。

為提升學生媒介融合情境下的國際傳播素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邀請國內外業界專家與學院教師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全英文新媒體報道課程、系列講座與實踐工作坊。如從2009年開始,學院就追蹤國外數據新聞發展的新趨勢,開設了“Data Mining and Analysis”創新課程,利用彭博數據終端實驗室,提供數據挖題與分析方面的專業教育。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也積極培養具有融通思維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如網絡傳播專業(傳播學)採取雙學位培養,學生通過4年本科學習,同時獲得傳播學(文學士)和新媒體技術(工學士)兩個學位。此外,該學院在特色課程新聞評論教學上,一方面改革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採取“校內校外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強調實踐技能培養,建立了新聞評論經典作品案例數據庫、新聞倫理案例數據庫,網絡輿情實驗室還可組織學生對熱點事件進行全國性的輿情調查。

在新的傳播生態中,傳播主體日益多元化,傳播模式涌現新的特點,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互動與對話成為新的生產機制和特征。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認為,從這個角度看,對新聞教育而言,與其把目標隻瞄准“好記者”,不如更加注重“好公民”的培養,培養出具有較高信息素養和傳播能力的“好公民”,其中一部分人才再增加專業實踐,自然就會成為專業的“好記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