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破局"5G+媒體" 數據、融合、視頻、MGC或成利器

2019年11月21日07:0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破局5G+媒體 數據、融合、視頻、MGC或成利器

  今天,2019世界5G大會“5G時代媒體傳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媒體和媒體研究等領域的嘉賓圍繞5G技術給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交流,共同探討5G時代的媒體解決方案。記者發現,在數位嘉賓的發言中,“數據”“融合”“視頻”“MGC(機器生產內容)”等關鍵詞被反復提及。

  誰掌握數據誰就能在傳播中呼風喚雨

  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在發言中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的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算法不斷創新、算力急速提高,以5G為代表的新技術將引發新聞採集、生產、傳播、呈現和反饋等多鏈條的深刻變化。

  數位與會嘉賓都表示,“數據”將是未來媒體發展的關鍵要素。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認為,海量數據將改變新聞傳播的業務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善用數據,就能對用戶市場有更加精准和清晰的洞察,對於整個內容資源也有更加深刻和豐富的了解。他說:“數據會成為未來社會傳播當中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數據會成為未來任何內容、任何服務的標准配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誰掌握了數據誰就能在傳播的過程當中呼風喚雨。”

  “每個傳感器和攝像頭都能成為新聞素材的供應者”

  除了“數據”之外,“萬物皆媒”也是論壇中出現的高頻詞匯,MGC(機器生產內容)被認為是重要的媒體發展抓手。

  光明日報社光明網副總經理宋永樂和李平在發言中都預測,5G技術將引領大家進入“萬物皆媒”的媒體生態中。宋永樂認為,未來媒體的生產模式將從由3G、4G技術支持的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跨入5G支持的MGC(機器生產內容)模式。

  “進入機器生產新聞的時代,每個傳感器和攝像頭都能成為新聞素材的供應者。”宋永樂說,也因此,媒體的核心能力也應進行調整,“未來我們的媒體不僅要有強大的數據挖掘能力,還要有數據整理和可視化呈現能力。”他預計:“人工智能不會完全替代記者,但記者的很多基礎性工作會逐漸被機器替代。”

  深度融合機不可失,從“互聯網+”到“互聯網×”

  “融合”的媒體發展策略也被多次重申。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認為:“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方興未艾、智能科技才初露端倪的關鍵時期,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機不可失。”

  中國青年報社副社長杜棟梁在發言中也表示:“5G時代背景下,用新技術賦能媒體,提升內容生產的效率、產量和質量,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媒體界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杜棟梁介紹,面對這道難題,中青報一直在探索答案。2017年,中青報“融媒小廚”開張,逐步實現了全媒體機制、流程、平台、渠道、產品和服務等一體化融合運行,使報紙採編部門轉型為全媒體採編部門,中青在線發揮技術支撐和傳播推廣作用,創制了一系列有影響力、傳播力和鮮明青年特色的精品作品。近兩年來,中青報網融合,全力從“互聯網+”的物理式重構轉型,向“互聯網×”的化學式融合質變邁進,從機制體制的初步改革向深層改革縱深發展。

  杜佔元認為,對媒體而言,加快推動深度融合發展是一次全新的、整體上的業務重塑、流程再造和格局重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戰略眼光、改革思維和創新精神有序實施。

  短視頻是輕騎兵,中長視頻將崛起

  論壇上,談及具體的5G時代熱門表達方式,視頻的重要性被反復提及。喻國明重點分享了他對視頻發展趨勢的理解和預測,他認為,隨著5G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視頻將成為越來越活躍也越來越主流的社會表達方式。

  喻國明說,視頻的主流化趨勢在4G時代已見端倪,在設置社會議題方面,短視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但他認為,短視頻有其先天弱勢,“它是一個文本碎片,對關鍵問題、復雜問題的解讀,在表現的結構性和層次性方面先天不足”,因此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長視頻的崛起可以跟短視頻形成很好的搭配,短視頻成為輕騎兵,對注意力形成吸引,完成社會議題的設置,而中長視頻對解讀問題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和價值。

  同時,喻國明還認為,相比於文字,視頻對“非邏輯、非理性”信息的表達更為擅長。“在視頻時代,如何把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的表達,把眾多參與者的能量轉化成為媒介的力量和資源,是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

  該論壇由科技日報社和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共同主辦。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用“激動”“恐慌”“前行”等詞對業內人士的本次交流進行了總結,他說,在5G時代,媒體應“讓思想和技術兩翼齊飛”。(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 胡寧 見習記者 焦敏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