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社交禮儀產生變化 聊天時你還會用"微笑表情"嗎

2019年11月21日07:0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聊天時你還會用“微笑表情”嗎

“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見表情……一些之前在網絡社交中常用的詞語和表情,現在卻被認為是不禮貌的。網絡社交似乎有了一套特殊的禮儀。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僅26.5%的受訪者經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詞語或微笑、再見等表情。55.6%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社交禮儀可以讓人更輕鬆地表達情感,51.2%的受訪者則認為這樣會導致人們在網上聊天時小心翼翼,生怕被誤解。

用“微笑表情”禮貌嗎?44.0%受訪者覺得要視情況而定

向晏(化名)是南京某高校研一學生,他在網絡聊天中已經不再使用“呵呵”“嗯”“哦”等詞語或微笑表情了,“這些詞語和表情帶有歧義,即便我不喜歡與對方交流,我也會用其他的理由”。

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楊雪(化名)表示,她表達調侃語氣時才會用“呵呵”“嗯”“哦”等詞語或微笑表情,“這些表情一般都是在和比較熟悉親密的人聊天時才會用到,和不是很熟的人聊天一般不會用到這些表情,因為可能不太禮貌”。

調查顯示,網絡聊天中,僅26.5%的受訪者經常使用“呵呵”“嗯”“哦”等詞語或微笑、再見等表情。51.7%的受訪者偶爾使用,12.3%的受訪者基本不使用,9.5%的受訪者視情況而定。

31.5%的受訪者覺得在網絡聊天中,使用上述表情或詞語是不禮貌或冷漠的,24.5%的受訪者認為不是這樣,44.0%的受訪者覺得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在聊天的過程中,別人使用這種表情,我會結合這個人的實際性格來判斷。”向晏覺得,網絡聊天時用的一些詞語或表情,表達的意思已經變化。“比如微笑,之前是善意的,后來就成了冷漠的表達。還有發呆,一開始表示真正的發呆,后來被用來表達‘蒙’的意思。捂臉笑之前表示不好意思,現在表示無奈。笑出眼淚之前表示大笑,現在可能也表示無奈。我現在經常使用捂臉笑表情,這個表情比較平易近人”。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認為,一些網絡詞語和表情的意思變化,是網絡中發展的一個趨勢,“抽象一點說,就是越來越世俗化,一些傳統的、優美的表述越來越向貶義發展,原來一些很‘丑’的詞,詞義在淡化”。

網絡社交禮儀產生變化,55.6%受訪者認為可以更輕鬆地表達情感

57.5%的受訪者認為網絡社交禮儀的變化體現出網絡社交群體的心理變化,52.8%的受訪者認為是網絡社交深度發展的結果,50.5%的受訪者認為是網絡社交群體的多樣化使網絡社交禮儀更加多元,41.6%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會使網絡社交禮儀存在代際差異。

申小龍表示,社交媒體語言確實存在一種世俗化的過程,這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一樣的。原來傳統文化當中非常理想非常優美的一些概念都被解構了,這是社會發展的問題,語言學中當然也有相應的變化。“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尊重語言的自然發展,提倡大家相互理解、欣賞和學習”。

“隨著網上聊天的普及,更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所以表情和詞匯的含義解讀更加豐富。”楊雪認為,雖然有些人不知道這些表情的含義變化,不恰當的使用可能會引起不解和誤會,但這種變化在廣大年輕人群體中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是多元文化、豐富生活的一種體現。

向晏認為,現在很多人只是在網上認識,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面或者隻有一面之緣,並不熟悉,所以越來越多的網絡表情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調查中,55.6%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社交禮儀可以讓人們更輕鬆地用某種表情或詞語表達情感,43.8%的受訪者認為會使網絡社交更加豐富多彩有趣。也有51.2%的受訪者指出這樣會導致人們在網上聊天時小心翼翼,生怕被誤解。46.1%的受訪者會因此順應大眾心理,盡量不發帶有歧義的社交詞語與表情。

向晏認為,網絡社交禮儀的變化使表情包、網絡詞匯越來越豐富,便於人們的交流。但隨著人們交友方式發生改變,人們的心理也隨之變得更加復雜,會造成交友成本的提高。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語言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角色關系中發展,我們不能一勞永逸,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首先要尊重,其次要欣賞,最后要學習不同的社會方言,這對社會來說是很健康的生態。”申小龍說。

受訪者中,00后佔1.8%,90后佔32.1%,80后佔49.0%,70后佔13.1%,60后佔3.4%。(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黃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