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5月上

把握“系統性問題的典型呈現”

李鵬飛 王紅軍 趙豐
2019年11月21日14:56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5月上

2018年,大眾日報先后三次組織記者同時暗訪全省17地市政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推出《17路記者暗訪17市政務中心》《門好進了,臉好看了,關鍵還要事辦好》《不動產登記,離“一次辦好、五日完成”還有多遠》等重頭報道,拉開新一輪輿論監督報道的大幕。這組報道在大眾報業集團所屬網端微點擊量達到1.8億次,全網1382家媒體進行轉發。隨后,大眾日報“挺直腰板上”,全媒全員參與,持續推進輿論監督報道提升、深化,以實際行動體現了 “黨的立場,群眾的報紙”這一原則。

輿論監督報道,是黨報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體現。如何提高報道水平、實現時度效統一,在互聯網環境下是一個重要問題。筆者結合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實踐認為,要做好這一工作,關鍵是把握住“系統性問題的典型呈現”。

全媒全員“挺直腰板上”

從去年開始,大眾日報落實山東省委要求,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對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積極、不到位,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聞不問、不擔當不作為甚至違法亂紀的行為堅決予以曝光,迅速推出了一批重磅輿論監督報道,發揮出新聞輿論監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傳導壓力、推動改革的作用,做出了影響力。

今年以來,大眾日報再次作出部署:“全員參與輿論監督”,一大批“跑口”記者潛入“深海”,在日常採訪中“留心”發現選題,輿論監督報道力度、強度、頻次日趨穩定,尤其是聚焦改善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民生實事中的具體問題,以有力的輿論監督推動了問題解決。

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積極參與到這一報道中。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對於“浮雲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現象的反思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吐槽山東道路限速問題,但會后一段時期內這一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7月14日,記者根據讀者反映線索,對濰高線道路限速進行調查,寫成報道《短短一條路,為何限速忽高忽低?》,反映“20多分鐘限速值切換了7次”等突出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得到省領導重視。省主管部門積極行動,全省道路限速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規范。

報道影響力來源於對問題的精准把握,在於對難點、痛點、堵點的聚焦。2018年10月18日刊發的《3.3公裡省道連接線卡在哪兒》反映出一個重要問題:兩省的省道先后建成,如何互聯互通?記者調查表明:連接線雖短,卻涉及19個審批程序,所以耗時幾年進展緩慢。報道發表后,引起省主管部門關注,截至今年3月,省裡主管部門不僅推動這一項目進展,還對全省省際省道“斷頭路”全面梳理,區分情況,做好解決方案或預案,並建立了跨省協調機制。

企業開辦業務,在“一次辦好”改革后得到提速,但企業注銷難一直沒有解決。2018年11月27日刊發的《企業注銷為何仍需“多頭跑”》是記者現場調查后完成的報道。隨后,記者又對省直相關部門進行採訪,完成內參報道,揭示問題成因和解決途徑,得到省領導批示,省政府辦公廳對這一問題召開了專題協調會。2019年3月19日,省市場監管局等9部門印發了《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 建設企業注銷“一網通辦”系統實施方案》﹔4月10日,企業注銷“一網通”系統正式上線,山東省實現企業注銷“一網”服務。

有些深層次的問題的反映,來自對群眾需求的了解和理解。比如,盡管互聯網應用廣泛,但群眾辦事習慣先打電話咨詢,而許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卻沒公布咨詢電話,辦事的企業和群眾就不得不找門路。記者對政府網站逐一進行梳理,完成《一些地方部門咨詢電話“隱身”》。報道刊發后引發社會熱議、領導重視,省政府辦公廳當天下發通知,要求相關部門限期整改。記者隨后跟蹤報道,這一問題很快得到徹底解決。

這一輪輿論監督報道對報道定位、報道能力和報道規范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圍繞這些要求,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嚴格堅持採訪“面對面”原則、對事實進行多角度核實、對報道定位准確性多重質証、對報道選題廣泛搜求,探索了把握“系統性問題典型呈現”的報道思路,取得良好效果。

著眼“系統性問題”

新聞是報道事實的,各類變化構成了報道的“事實”。事物都處於聯系之中,但各類變化之間關系並不相同,對於確切聯系的把握,形成對變化的系統性認識,是提高監督報道質量的重要抓手。

“履霜,堅冰至。”意思是已然發現“凝霜”,便知隨后必然“結冰”,這一認識反映了季節變換的規律,“寒霜”與“堅冰”的遞進構成了冬天來臨的過程。

心理學有個名詞“冰山理論”。最初這是一種隱喻,表示“意識”只是“冰山尖角”,水面之下有更為巨大的“潛意識”山體,兩者之間存在復雜的聯系。后來這一認知模式廣泛應用於文學、經濟學等領域,有的用來提升文學作品的表現力,有的用來表明某一領域的真實問題所在。冰山尖角與水面之下的冰山山體,構成了冰山景象。

盡管萬物相連,但有的關系與上述兩者不同。比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這同樣是一條格言。但這類變化不是確定的,是根據經驗得出的概率性的聯系。而且,現在已經証明,“月暈”一說不實,“礎潤”可能僅僅表示空氣濕度大,未必一定下雨。如果說以上變化都很普通,設想一下“行星撞地球”如何?就目前人類認識,這有可能發生但是屬於極小概率事件。

輿論監督報道針對的是“問題”,理論上,可以通過對特定環境下所有問題進行報道以取得“客觀”的效果﹔但在實踐中是荒謬的:因為實踐是有局限的,“舌燦蓮花千萬言,落到紙上隻一篇”。

所以,輿論監督報道需要在“時度效”原則下進行,選擇包含確定邏輯關系的事實即系統性問題是重要選項,這是能定性、被認同、能解決的問題。還有一些變化有概率因素,需要審慎對待。生拉硬扯、胡亂定性,往往引發輿情。

所謂的把握系統性問題,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要從聯系中認識問題,在整體框架下把握報道原則和報道事實,不能就事論事﹔二是要從變化中認識問題,不要思維僵化。

從實踐層面看,把握系統性問題,需要著眼於政策、現實與輿情的結合。比如,山東省正在進行的“一次辦好”改革,整體順利推進,但不擔當、不作為現象也很突出。如果簡單化思考,這些現象都可以上綱上線。但是,“一次辦好”在本質上是在互聯網條件下對行政許可制度的再造,必然會導致部分單位或同志不熟悉方法、不適應改變甚至出現抵觸情緒。從這一認識出發,可以更准確地判斷各類現象的實質,形成的報道更具建設性。

抓住真問題

輿論監督報道的目標,是揭示矛盾、解決問題,“問題意識”是先導。但有些報道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引發“現在記者水平下降了”之類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

除了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局限,一個原因是“問題意識”不夠精准。假設我們的社會生活是一片冰海,觸目所及是浮冰和冰山。盡管兩者都是從冰川上剝落形成,浮在水面的尖角很相似,但本質截然不同。如果分不清這兩類問題,報道效果差別很大。要把握好,就要分清哪一個是處在緊密聯系、形成因果關系或者邏輯順序的系統中。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對“輿論監督”的理解出現偏差。

“輿論監督”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是1987年的黨的十三大報告,表述為:“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支持群眾批評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反對官僚主義,同各種不正之風作斗爭。”十五大報告表述為:“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結合起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從此,輿論監督成為與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結合的一種形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

根據這一要求,在具體工作中,輿論監督的作用需要聚焦,以求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動中心工作落實,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但在現實中,不論是實踐者還是一些理論研究者的認識都有所偏頗。有的是從媒體著眼的,認為“輿論監督是指新聞媒介代表公眾對權力運作尤其是政治權力和市場權力濫用導致的腐敗進行的監督”。換言之,將輿論監督定位為對權力運作的廣泛監督,這導致“問題意識”的泛化。聚焦不准,很難抓住真問題。

要發現真問題,既需要新聞敏感,發現問題的典型表現﹔還需要把握問題背后的系統性原因。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需要具備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素質,還需要對黨和政府的戰略目標、工作重點有透徹的了解,對報道領域的專業內容有系統化的知識,對百姓疾苦有真切的體驗,對敏感問題有精准的拿捏。今年3月份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組織記者調研基層減負、政務信息化情況。對於“一直在減負,為何加班仍是常態”問題,調查發現“放權”導致“增負”:應急性工作成了常規工作,權力下放了,辦業務的人沒來﹔對於政務中心的調研發現:人們印象中似乎“一次辦好”已經進展很大,其實很多基礎工作還沒有做,這在部門專網仍很普遍,很多辦事信息需要“二次錄入”。報道《“二次錄入”阻礙“一網通辦”》就揭示了信息孤島這個真問題。

(李鵬飛: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主任﹔王紅軍 趙豐:大眾日報輿論監督部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