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7月下

音頻傳播的升級迭代及其演進邏輯

艾紅紅
2019年11月21日15:29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7月下

音頻的本義是指人耳可以識別的介於20HZ∼20KHZ之間的聲波。自然狀態下的聲波在氣體、固體或液體中傳播時,會因外部條件的限制而出現傳不遠、傳不通等問題。19世紀以來,隨著音頻傳輸與存儲技術的發明與不斷升級,音頻傳播歷經三次重大變革,如今已邁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實時在線傳播新時代。其中內嵌的增量思維,不僅成就了百余年來的科技傳奇,也昭示著音頻傳播的未來方向。

音頻傳播史上的三次飛躍

1.音頻傳播史上的第一次飛躍,是傳播者與接受者從原始狀態下的必須同時在場,聲音隨傳隨逝,傳之不遠,變為傳、受雙方可彼此分離,音頻無遠弗屆,且能永久存儲,反復播放

大自然的各種音頻傳播,尤其是人類的語言/語音交流,是個體與外界建立連接並進行信息交換的重要方式。但直到19世紀中期的漫長歷史中,人類的語言和其他各類音頻都是隨傳隨逝,聲源/傳播者、傳播媒介和接受者三大原始要素必須同時在場才能實現有效傳播。

顛覆性的科技發明出現在19世紀下半葉。1877年7月,出生於蘇格蘭的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在美國成立第一家固定電話公司,預示著“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同年8月,美國人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標志著“會說話的機器”——錄音設備將可為人類提供音頻的存儲服務。借助無線或有線的運載,聲音仿佛插上了翅膀,無遠弗屆。而蠟質圓筒、唱片、鋼絲錄音帶等存儲介質的次第發明,也使音頻的刻錄與再傳播更加便利。

在上述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無線電廣播於1920年代開始從實驗室走向民間,音頻的跨國乃至跨洲傳播成為新常態,“無線電的發明,提供了一種不像報刊那樣依賴印刷和水陸運輸的遠距離交流工具,而且無線電是不一定要識字的聽眾也能聽得懂的。國家的領導人——特別是在發生危機的時候——很快發現了通過無線電可以直接向人民發表講話的好處,而不必等報紙來報道他們的發言。最初,收音機主要是一種娛樂交流工具﹔特別是,它造就了大批新的音樂和戲劇愛好者。不過,到了30年代,使用無線電進行新聞報道開始變得重要起來,於是新聞業中出現了一個新的部門”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線電廣播成為繼海、陸、空三大戰線之后的“第四戰線”,在打擊敵人、爭取盟友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通過對音頻生產與傳輸、存儲與接收系統的改造,音頻傳播取得了史無前例的突破,在傳播效能上獲得極大提升。主要體現在:第一,傳播的范圍擴大﹔第二,原始聲源可通過聲波轉碼,實現音頻存儲與延遲傳播,從而在音頻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完成了從空間到時間的完美剝離。

2.音頻傳播史上的第二次飛躍,開啟了互聯網環境下人人皆傳者/受者的模式

在眾聲喧嘩中,音頻傳播的各要素均被“增量賦能”,被重新排列與組合,產生了許多新的內容與形式。這次變革發生在移動電話及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引入之后。以信息科技為先導,移動電話讓人們不再固守於家中,而是可以隨時隨地與遠在千裡的對象即時交流,從“定點”傳播轉為“動態”傳播﹔以互聯網為基礎平台,語音信息、音頻App、有聲書、音樂網站、音頻翻譯軟件等多種音頻樣態被不斷研發出來,各類音頻呈現爆炸式增長。互聯網時代的音頻傳播,從生產到接收的各個環節均被不同程度地“賦能”,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錯綜復雜,音頻傳播的生態變得豐富多元。

如前所述,固定電話作為人類聲音的延伸,除了在傳播介質中增加了“電話”外,並未改變人際傳播的基本結構。留聲機、錄音機與廣播則不僅克服了音頻傳播的空間局限,還改變了傳統音頻傳播的結構與功能:前者可將聲音永久保留,反復播放﹔后者善於把各類聲音進行深度加工,生成源源不斷的信息之流,在分門別類之后,再將其定期、連續地傳送到聽眾耳中,從而引發音頻傳播的功能變化。但廣播隻能順時線性播放,聽眾無法選擇,也不能倒回重聽,是少數人生產並傳播,多數人被動收聽﹔節目順時播放,聽眾反饋渠道不足。這樣由專業人員精心制作音頻內容后所實行的大眾傳播,顯然屬於少數人的“專利”。由這種傳播邏輯所生成的受傳者一方——“聽眾”概念本身也意指了一種被動接受的角色。廣播業后來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注重傳播硬件的擴容與傳播“軟件”的加量提質,研發出了調頻廣播、調幅廣播以及數字音頻廣播等新興技術,採取了廣播系列台或頻率專業化等手段,目的在於加強節目的容量、質量,提高音頻傳播的深度與精度。但單向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模式多年未變。

互聯網與移動通信技術顛覆了傳統廣播的傳受不平等關系。“數字技術的發展讓廣播更具有可移動性。移動互聯網與通信技術的進步逐漸構架了廣播等新興移動平台。”②在傳統的廣播時代,“聽眾”是音頻接受者的對應詞﹔到了互聯網時代,“用戶”成了音頻使用者的替代語。不止傳統廣播,大量過去的聽眾也作為用戶參與使用各類音頻平台,“在互動中完成了音頻內容的共構和情感交流,獲得全新的體驗與滿足”③。在互聯網的虛擬空間,用戶可自主生產音頻,上傳和存儲音頻,自主選擇與播放音頻,從而與傳統的單向廣播形成不同的傳播關系。僅在過去的2018年,移動音頻的用戶就“連續12個月穩步增長,全年漲幅50.3%”④。

音頻傳播的內容與形式此時也出現了質的飛躍。在移動音頻平台傳播的內容中,既有傳統的廣播音頻,又有一些新型的音頻。傳統的廣播音頻被互聯網“賦能”后,可傳到更加廣大的區域,家鄉的聲音可在地球的另一端接收。蜻蜓FM、收音機廣播電台、FM收音機等音頻聚合平台建立,則推動傳統廣播向網絡廣播轉型,同時也助推了個體音頻、網絡音頻直播等新的類型。而人聲模擬技術的出現,則意味著虛擬音頻生產的成功。如由日本樂器制造商雅馬哈公司開發的電子音樂制作語音合成軟件,隻要在軟件中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出人類聲音一樣的歌聲。隨之出現的“初音未來”“洛天依”“言和”等網絡虛擬歌手,為人類音頻傳播掀開了新篇章。

3.音頻傳播史上的第三次飛躍,是人機交互與機器交互等新傳播樣態的涌現

5G技術與AI的成熟,是音頻傳播再次進階的技術平台。5G技術將進一步推動萬物互聯,生成海量的音頻傳播新場景。AI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令計算機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實現更高層次的應用。目前,音箱作為人工智能的基礎性語音交互設備已得到廣泛應用,語音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交互手段。而在融媒體、全媒體的規劃與布局中,音頻與文字、視頻等其他媒介形式正進一步深度融合,在為用戶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對人機混合生態中信息的立體呈現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種人機交互式音頻的出現,再次刷新了音頻傳播的歷史。人與機器進行語言交流,彼此即時互動,在“復制”了人際傳播模式的同時,也創造出自然之外的新的聲源和音頻的傳受者,等於加入了新的傳播要素,拓展了音頻傳播的場域。

可以看出,音頻傳播史上的三次飛躍,每次都是以科技發展的新突破為前提,以最新科技成果的引入為基礎,以傳播要素的更迭和傳播力的提升為旨歸,一步步實現了傳播流程的再造。

音頻傳播的演進邏輯

音頻傳播的升級迭代是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人類運用增量思維解決信息傳播難題的結果。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陸續發現了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發明了機械、電子等新設備。利用這些新能源和新設備,整個社會的價值總量得到巨大提升,原始的能量供求關系與存量競爭模式被打破。其中內嵌的增量思維,也成為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價值遵循。

借助這一認知方式,人類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斷拓展思維邊界,一步步將聲音從原始狀態的傳播桎梏中解放出來,傳播介質從人類與生俱來的語音/語言,到電話、唱片、錄音及無線電廣播,再到今天借助互聯網和移動電話架構的社群傳播網絡,多種媒介累加使用,克服了原始音頻傳播的時間與空間阻隔。科技還將進一步解放音頻傳播的生產力,使人類不僅可像傳統媒體時代那樣使用與消費音頻,還能在線生產、創造和分享、反饋音頻,形成人際對話、人機對話的多種傳播場景。各音頻應用平台目前對其垂直產品生態體系的重視與打造,如“在直播中搭建網友交流互動的彈幕和打賞工具,在文化類音頻產品下拉列表中設置留言與評論對話框,在游戲類、健身類節目中設置分數評比與社交鏈接分享等”⑤,初心與目標都在於建構移動互聯場景下的人際傳播關系,增強平台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黏性,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和全效媒體場景奠定基礎。

依此類推,未來的音頻傳播業仍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首先,智能媒體生態下,人人都是音頻的生產者和上傳者、消費者,形成一個邊生產、邊消費、邊分配的協同共創的全新傳播模式,在形成海量音頻信息的同時,也對專業音頻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專業音頻工作者一方面可在音頻出版、音頻新聞與娛樂、傳統報業音頻化以及聲控裝置等方面繼續挖潛﹔另一方面還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改變內容為王的傳統思維,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在生產者、傳播者、音頻存儲與傳播形式、接受者的關系重組中尋找變量和增量。如從聲源與音頻生產的角度看,AI主播、智能在線語音翻譯等的市場剛剛起步,仍有巨大的發展與改善空間。從音頻本身看,聲音傳播既解放了我們的雙眼、四肢和大腦,又適應快節奏生活、多線程利用時間的現代網民需求。移動電台應用的伴隨性特征就較好地滿足了用戶的碎片化收聽需求,因此受到眾多音頻愛好者的追捧。而在音頻的存儲與傳播方面,也將會有更多更優質的發明來幫助音頻的存儲與傳播。

其次,業余的音頻生產者或用戶一方面可利用豐富的網絡音頻,接收新聞,消遣娛樂,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另一方面則需守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尊重他人的相應權利,遵守各項法規和規定。在此基礎上,普通用戶也可以借助音頻平台實現盈利。如一些用戶在喜馬拉雅、蜻蜓FM上的講故事、讀名著、教外語等音頻,在獲得較多的收聽后得到平台的廣告分成。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普通人從音頻分享中獲得收益。

最后,智能媒體時代,語音交互將成為人與人、人與物(機器)連接的基礎方式。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所依賴的語音識別、聲紋識別等技術和手段,將使音頻傳播的精度與效果進一步提升,專業性與對象化程度進一步加強。這就為智能語音交互的新傳播要素——智能機器(人)的音頻傳播打開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結 語

回首音頻的升級迭代之路,不免令人想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傳播問題研究會1980年發布的《多種聲音,一個世界》報告。其所倡導的“朝向更加公正、更加有效的世界信息與交流新秩序”雖尚未得到有效落實,但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在整體上拓寬了人類信息的傳播渠道,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成本﹔而音頻傳播隊伍及信息流的壯大,也大大降低了信息接收門檻,惠及“上至八十三,下至手裡牽”的廣大用戶。可以預期的是,按照簡潔、通用的基本法則和增量思維的認知邏輯,聲音作為人類初始狀態的第一交流媒介,還將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成為人與人、人與機器乃至機器與機器對話的基礎媒介,從而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注釋:

①[愛爾蘭]肖恩·麥克布賴德等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第二編譯室譯:《多種聲音,一個世界:交流與社會,現狀和展望》,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4-15頁

②潘可武:《移動的廣播:技術進步與廣播的發展趨勢》,《現代傳播》,2013年第11期

③郭光華 余思喬:《用戶體驗:移動網絡音頻傳播效果研究》,《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2期

④《2018中國移動音頻行業發展盤點》,http://www.sohu.com/a/299297963_204078,2019年3月5日

⑤宋青:《聲音鏈接一切——互聯網音頻的商業范式與傳播屬性》,《傳播評論》,2017年第12期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