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9年8月上

智媒時代新聞人才培養的新挑戰與新要求

李華君
2019年11月21日15:31 |
小字號

來源:《青年記者》2019年8月上

縱觀新聞傳播教育發展,不同時期的新聞人才需求、教育理念變革與同時期媒介生態環境息息相關。自2002年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以來,我國的新聞傳播教育建設規模逐漸擴大發展,並逐步形成了“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媒介融合背景下培養復合人才、深化新聞教育實踐化、新聞傳播教育國際化”等為主導的培養思路,致力於探究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教育路徑。

隨著智媒時代的來臨,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顛覆性技術的沖擊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新時代傳媒行業的人才需求。一方面,隨著算法與智能化媒體應用的盛行,傳媒行業對於整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智能技術推動下的內容生產正逐步形成新的內容生態,但人類思維的獨特性在新聞生產過程中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對於傳媒從業者而言,新聞素養與業務能力的專業性要求將更加嚴格。另一方面,具身化所帶來的身體問題讓媒介融合不再局限於媒介形態與社會形態的融合,更加表現為人與技術的融合,傳播重心也從媒介本身向受眾轉移。因此,高校新聞傳播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專業的新聞傳播思維,也需要拓展其作為受眾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

智媒時代,新聞傳播專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誠然,時代變遷,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我們需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但我們的視野應該進一步拓展,在強調業務能力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數據素養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樹立家國情懷

社交軟件、自媒體平台日新月異地發展,信息傳播權利從傳統媒體人轉向了廣大受眾,傳受雙方重心轉移並逐漸達到平衡。人人皆有麥克風,人人皆有話語權。在這樣一種媒介環境下,媒介素養不僅是新聞從業者的必備素質,而且是所有網絡公民的必修課。傳統的媒介素養強調的是對信息的分辨能力與應用媒介的能力,數字時代的媒介素養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的要求。面對海量數據,要具有剔除無用信息的能力,也有把握有價值信息的數據敏感性。在處理信息之余,強調的是通過數據挖掘真相、闡明道理,更好地服務於公眾利益。而如何合理合法利用數據講好數據背后的故事,這取決於專業意識與人文素養。

“人文化”的新聞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和獨立思考能力、有品德和職業理想追求的新聞人才。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具有深厚專業底蘊人才的必經之路,其中,跨學科的通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新聞傳播是一門研究傳播對人與社會的影響的學問,因此,在了解新聞專業知識之余,可適當涉獵政治、心理、文化、藝術、經濟等多方面知識。歐美高校的新聞傳播課程就十分注重社會科學方法的學習及思維訓練,涵蓋了跨學科文化研究、人類與社會研究、信息素養研究、文學研究等人文印記明顯的課程。人文素養要求我們能夠透過社會現象看到本質,增強對事物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這與高校新聞教育體系中人文課程的設置是分不開的。

目前國內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大多開設了大學語文、古代文學、政治學、心理學等課程,在這些導論課中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但隨著5G、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一些高校在課程體系中又增開了傳播技術類課程,對於人文素質課程的重視程度似乎有些弱化,至少在一些課程的設置上出現了動搖。在總課程學分固定的情況下,還需不需要開設這些人文課程?抑或減少這些課程的學分?實質上在這種技術大發展的時代,高校更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因為它培養的是學生這個“人”的基本素養,影響到學生的終生發展。技術終歸由人來掌控,怎樣理解、看待、使用技術?這些都需要學生學會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解讀、去認識。

除了人文基礎導論課之外,還應該嘗試增加基於學科交叉的人文素質課程,增加國情教育、國際環境等方面課程。在當前這樣一個大的國際背景下,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每一個學生都應有強烈的時代感和使命感,要通過人文課程教育,強化學生文化功底的積澱、家國情懷的樹立,這對於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培養學生的數據技能,理性看待人工智能

在專業能力層面,基本的新聞傳播基礎理論是必要的,同時也需要重視業務實踐能力方面的訓練,致力於培養融合型人才。日本的新聞教育常常“獨善其身”,認為新聞教育不應與業界產生太大關聯。而美國的新聞教育理念則不盡相同。他們有崇尚精神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密蘇裡模式”,也有強調通識教育的“威斯康星模式”。智媒時代對新聞人才提出了新的數據技能要求,我國新聞教育模式幾乎都是以“密蘇裡模式”為藍本,學校也開始有意識地在強調基礎專業理論教育的同時增強對數據技能的培養。

智媒時代的技術更替引發新聞生產方式的改變,而這要求我們及時更新了解行業狀況,認清瞬息萬變的傳媒生態環境。人工智能進軍新聞內容生產,使得“我—他”傳播逐漸向“我—你”傳播和“我—我”傳播發展。短視頻新聞、智能機器人新聞寫作、VR場景化再現,這些新興的新聞體驗形式讓人目不暇接,這種強調人際間、場景化的傳播方式也讓優質內容的作用日益凸顯。人們通過點對點的信息互動交流,因此,如何通過各種媒介形式傳遞信息、影響受眾,如何把握流行文化與傳統底蘊之間的界限,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與此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實現新聞傳播學的大文、大理學科融合存在的現實可能性。一些高校正在嘗試在人工智能學科與新聞傳播學科之間開展合作,學習通過深度算法,提供對新聞線索的分析收集、融媒體視聽產品的智能生產、媒體信息的分眾推送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新聞學院開設了計算新聞、新興技術、媒體產品開發等課程,斯坦福大學計算新聞實驗室開設計算方法、沉浸式敘事等課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有情感計算、個人機器人、社交計算等實驗項目。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在課程開設方面,增設數據新聞、人工智能、數據可視化等方面的課程,嘗試在知識體系方面彌補現有培養方案中的不足,拓展學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同時,在師資方面嘗試引進具有人工智能、自動化、計算機、大數據分析等背景的教師。

當然對於技術的理解和處理,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肯定沒有受過系統人工智能技術課程的理工科那樣嫻熟,但其需要掌握基本的智能技術處理能力。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維度:如何用智能媒體形式呈現新聞素材、如何靈活運用智能輔助設備表現專業內容、如何快速熟悉和掌握新的智能設備。通過智能媒體形式對素材進行編輯呈現是智媒時代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重要能力,而多樣的智能手段也提供了更多的靈感表達方式。

在培養學生智能技術的過程中,利用現有的融媒體實驗技術平台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在教育部、中宣部發布的《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十八般武藝,而這些武藝的培養除了書本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過學院的融媒體實驗室來實現。各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積極引進智慧化實驗設備,開設綜合性實驗課程,利用虛擬仿真教學平台,搭建協同育人的技術手段,提升學生數據技能的素養。當然,在學習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其背后涉及數據、隱私、不良后果等大量倫理問題,如何繼續做好新聞“把關人”,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重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訓練,提升綜合素質

零零后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群體,不做every one,隻做only one,是他們的重要特征。他們從小接受家庭的精細化培養,容易使其自我意識過於強化,因此要在其大學學習過程中,增強溝通合作能力與批判性、系統性思維的鍛煉,成為優秀的“賽博人”。在媒體融合的媒介環境下,新聞稿件、影視作品更多體現為團隊協作式的內容生產生態。因此,對於新聞人才的要求也不局限於專業能力,對其溝通合作能力也有著一定的要求。溝通上,不僅需要做到准確理解,同時也應做到准確傳達自己的想法,找到合適的交流方式﹔而在團隊合作中,則需要擁有突出的特長,在團隊中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我定位,互幫互助達到共贏的效果。

在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之余,也需要增強對其批判性、系統性思維的鍛煉。萬事萬物絕無定性之言,在信息紛繁錯雜的數字時代,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觀點很容易引起網絡民眾的跟風附和。但這樣的觀點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觀的。我們要有雙向思考的能力,拒絕對一邊倒偏見的盲目跟風,要培養全面的、客觀的批判性思維。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系統性思維的培養。當碎片化的傳播模式成為主流,如何對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成為當下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應培養學生們系統性的整合思維,樹立全面客觀的大局觀念。除此之外,新聞人才的創新思維也是破解當下同質化內容生產局面的關鍵。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傳媒業一直以來的要求。創新是引領新時代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行業進步的靈魂。

結 語

新聞教育一方面需要照顧時代需求、適應媒介生態變化,另一方面要堅守新聞業的核心,保証專業底蘊傳承。因此,我們需要在探討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加大對專業能力的培養力度。同時,也需拓展其作為智媒時代受眾的思維能力鍛煉,從我國社會媒介環境出發,結合高校特點,探索可行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教育模式,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融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①李建新:《中國新聞教育的百年流變與重要問題讀解》[J],《出版發行研究》,2019年第4期

②欒軼玫 劉嘉旖:《人文化 科學化 技藝化:中外新聞教育理念之異同——基於中、日、英、美四國新聞教育傳統與變遷的比較研究》[J],《傳媒觀察》,2019年第4期

③蘇濤 彭蘭:《反思與展望:賽博格時代的傳播圖景——2018年新媒體研究綜述》[J],《國際新聞界》,2019年第1期

④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傳播教育課題小組:《媒介融合時代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基於18所國內新聞傳播院系的調研報告》[J],《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4期

⑤張志安 沈國麟:《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對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的回顧和簡評》[J],《新聞記者》,2004年第5期

(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