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社馬躍峰:每一次都不能懈怠

2019年11月24日06:26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我的新聞座右銘 | 人民日報社馬躍峰:每一次都不能懈怠

“每一次都不能懈怠”,是一種工作習慣,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價值追求。

採訪遇到一位基層干部。她說,自己之所以從鄉下丫頭成長起來,得益於一句話——“每一次都不能懈怠”。聽后,我深以為然。

“不信?你懈怠一次試試,肯定要栽跟頭。”她感慨地說。有一次,她負責舉辦一項特別重要的活動。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細節,都仔細演練過、檢查過,隻有音響布置,因有專人負責,她忽略了。“第二天,嘉賓上台,話筒不響,全場尷尬!”現實再一次讓她深切體會到“懈怠”的苦澀。

其實,對於記者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每一次採訪、每一篇稿件,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人名、地名、數字、標點,倘能做到傾心盡力、精益求精,才可腳踏實地,不斷前行。否則,也會栽跟頭。

回想6年前,在海南分社工作,我給“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共產黨員”欄目投稿。三次選題,三次採寫,兩稿失敗,至今難忘。

馬躍峰(左)在海南省三沙市採訪。

第一次選人物,我只是按常規應付,讓有關部門、市縣推薦線索。結果,看名單,幾乎全是村支書﹔看材料,幾乎都是“過去式”。採訪所得素材陳舊,不符合欄目定位。第二次遴選,我汲取教訓,和一名優秀信貸員走進村裡,記錄他辛苦工作的一天。落筆時,感到現場多、故事少,更缺打動人的故事。可既然採了,不寫可惜,或許能“蒙混”過關呢?帶著這個想法寫完,交稿時就感到“忐忑”,結果是預料之中的“被拒”。

“自己不滿意的稿子,再不能上交。”兩次失利,我心有不甘,沉下心來,再尋機會。3個月后,台風侵襲樂東黎族自治縣。採訪受災情況時,偶然聽說共產黨員邢孔豐。建高鐵,他先拆自家的樓﹔修水渠,他先砍自家的樹﹔台風來,他先顧拆遷困難戶。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像燕子壘窩一樣,花了10年剛蓋起的新樓,因支持高鐵建設被他率先拆掉。故事感人,採時動人,寫時入神,水到渠成。

事雖過往,時常想起,以警醒自己:“不懈怠”說說容易,做起來並不簡單。有時,懈怠來自對採訪對象的熟悉,所以輕視﹔有時,懈怠來自多重任務的疊加,所以逃避﹔有時,懈怠來自業務目標的不確定,所以徘徊。而要做到“不懈怠”,必須端正態度、細化要求、經常反思。對於熟悉的題材、領域,是不是“隨便寫寫算了”?對於多種採訪任務,有沒有“交差了事”?面對媒體轉型要求,能不能轉變工作模式、寫作方式?

“每一次都不能懈怠”,是一種工作習慣,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價值追求。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