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社會風尚引導問題研究
——基於“咪蒙事件”的思考
(蘇州科技大學 商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摘要:隨著自媒體的高速發展,其所特有的的圈群性與偏差性給予部分人群用負面內容獲取流量和收益的機會,破壞了互聯網生態環境。由此看來,自媒體時代的社會風尚引導已然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咪蒙事件”的現象與本質進行思考,以小見大,從而對整個自媒體平台內容生產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就正向引導社會風尚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社會風尚﹔輿論引導﹔咪蒙事件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000-03
一、自媒體時代的一些社會現象調查
(一)“咪蒙事件”的現象與本質
咪蒙作為互聯網大V,文章閱讀量一直保持在十萬以上,曾先后寫出《永遠愛國,永遠熱淚盈眶》《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等“爆款”文章。截至2018年1月,微信粉絲高達1 400萬,它深受廣告主青睞,頭條報價最高80萬。2019年1月31日,咪蒙旗下微信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發布長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隨后該文被指出“虛假杜撰”,漏洞百出,輿論不斷發酵升級,文章因違規被刪。至2019年2月21日,咪蒙等相關自媒體全部注銷關停。千萬粉絲和數億估值瞬間歸零。
這反映了一些自媒體,一味追求點擊量而打造“爆款文章”,不負責任地販賣焦慮,傳播喪文化,騙取流量,賺得盆滿缽滿,坐擁大量粉絲而不珍惜手中的話語權,為社會大眾引導錯誤的價值觀,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咪蒙事件”的本質可以定義為違背媒體良心、唯流量是從的精神傳銷。[1]
(二)公眾對自媒體的認知調查
基於自媒體領域出現的眾多問題,筆者做了一些問卷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據數據統計,大眾使用最多且最頻繁的自媒體軟件是微信和微博,其中微信的使用率高達99.11%,微博的使用率高達89.78%。不僅如此,分別有42.67%和46.22%的人每天使用自媒體0—3小時或3-7小時,也有少數比率的人使用自媒體高達7—12小時,甚至12小時以上,可見大眾對於自媒體還是具有一定的依賴性。
在自媒體時代中,總有一些人心懷不軌,利用一些自媒體平台吸引眼球、散播不良社會風氣。據統計,調查中有93.33%的人認為自媒體有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對於自媒體時代的社會風尚我們要重視引導的作用。
通過調查還發現,人們普遍認為身為一個自媒體人要擁有三觀端正、知識儲備足、文字表達能力、個人能力對大眾吸引力、對自媒體本身熱愛等的素質和技能。不僅如此,大眾認為自媒體整改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的分別是政府、自媒體自身、個人,據數據顯示,其中,政府佔比16.44%、自媒體自身佔比21.33%、個人佔比62.22%。筆者還收集了部分大眾對自媒體今后發展的建議,如:加強自媒體監管力度、堅持信息公開透明等。
二、自媒體時代媒體倫理失范問題及原因分析
媒體倫理失范主要是指媒體人未能自我約束,關注自身利益、昧著良心地做著“不純粹”的新聞,是職業使命感和道德感的雙重缺失,對正向引導社會風尚有極大的反作用。咪蒙存在的問題可以很好地映射出目前整個自媒體平台在內容生產方面普遍存在的倫理失范問題:標題黨、炮制文、風格偏激、內容低俗等等,以下將梳理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具體表現並從四個不同的層面進行原因分析。[1]
(一)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具體表現
1.虛假信息泛濫
真實性應當是是新聞存在的第一要義。但在自媒體時代,熱搜實時更新,公眾注意力資源有限,也最容易遺忘。不少自媒體就利用這一特征,本著先把公眾“騙”進來,賺足點擊量,內容再另當別論。標題黨、炮制文就是“虛假”的代名詞,也是咪蒙的一個標簽。
2. 風格偏激,內容低俗
使用互聯網的主力軍是90后,這是焦慮的一代。於是,賣慘賣焦慮就是一條生財之路。同時,文風帶有個人主義的色彩更受大家的喜愛。“偏激”也是咪蒙一大標簽,她的文字幾乎都在罵人,越是罵,受到的關注與爭議就越大,於是罵得更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內容低俗化首先體現在標題上,其標題中多帶有與錢和性相關的字眼,顯然已經觸及了社會道德的底線,危及社會公眾、尤其是尚在發育中的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 [2]
3.有償新聞
有償新聞是媒體工作者借職務之便,通過收受好處對信息進行捏造、美化等處理的不正當行為。廣告是當今自媒體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發廣告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公眾更願意接受軟文推廣,但在此過程中使用虛構、捏造等手段是沒有必要甚至有害的。例如咪蒙文章《成為一個女神,到底要花多少錢》中列舉了幾位女性朋友在變美之后事業愛情雙豐收的故事,引出化妝品網站打折促銷的軟文廣告,雖真實性無法求証,但這無疑是一篇浪費公眾注意力資源的文章。
(二)媒體倫理失范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層面:網紅經濟利益的驅動
當今社會怪現象之一便是渴望通過成為網紅賺錢的人不佔少數。網紅經濟是一批獨具個性的時尚達人在各大自媒體平台聚集人氣,對其粉絲群體進行視覺和輿論引導,將粉絲轉變為購買力的定向營銷。
網絡紅人收獲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社會風氣的引導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網絡紅人作為意見領袖,可以以身作則,將自身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更好、更快速地傳播給受眾,但另一方面,更多可以看到的是在網紅經濟利益驅動下,各種低俗、色情、詐騙等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削弱了傳統偶像與傳統文化的作用,帶來倫理失范問題,對社會風尚的正確引導起著反作用。
2.平台層面:把關機制的不健全
自媒體時代,平台創建成本幾乎為零。由於注冊的便捷性與隨意性、把關機制的不健全、寬進寬出的審核,不少心懷不軌的人抓住“機會”,在自媒體平台上肆意散播謠言、肆意營銷炒作、肆意網絡暴力等種種惡劣的行為,對社會風氣造成重大創傷,尤其影響了正在逐步成長的青少年一代。咪蒙倒下了,但其所挖掘出的“販賣焦慮、毒雞湯”的“生意經”為一些躍躍欲試的自媒體平台創造了“機會”。
3.受眾層面:大眾對低俗趣味的關注度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受眾。龐大得驚人的受眾群,涵蓋了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職業的人。在這龐大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擁有高雅情操和道德素養的人,他們對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營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另一部分網民在信息的取向上,往往偏向於暴力、偏激、色情等方面的內容。受眾越是關注這類內容,自媒體從業者就越是生產這類內容,引發受眾的更多關注,最終造成惡性循環,敗壞社會風氣。
三、正向引導與事前規制——社會風尚引導策略
社會風尚是指全社會所倡導的一種積極的道德風尚。如:扶貧濟困、尊師重教、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等。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是一把雙刃劍,自媒體網絡所構成的虛擬社會既可真實地反映現實社會,也可扭曲現實社會,造成對現實社會的沖擊,因而,需要對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進行引導,尤其在當下,開展這一引導尤顯緊迫和必要。”
(一)政府層面
1.提升政府輿情管理能力
各級政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認清自媒體網絡輿論引導的重要意義,牢牢掌握對自媒體網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同時重視對突發公共事件自媒體網絡的輿情應對,提升自己的輿情管理能力。[3]例如,“響水經驗”,即響水當地政府在07年爆炸事故發生時“應付”媒體的經驗,具體表現為:阻撓和妨礙。這是一個經典的反面案例。“不妨爆炸防媒體”的做法完全不可取,這也為今年響水“3·21”爆炸事故埋下禍根。由此可見,在自媒體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有效提升政府的輿情應對能力事關全局,很有必要。
2.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問責體系
在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遍布,沒有明確的法律約束,不少自媒體人肆意妄為的發布有害言論,對網絡風氣與社會風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時就需要規范化的法律法規的保障,以強制性的手段約束無良媒體人的言行。所以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勢在必行。
同時,良好的網絡環境離不開一套完整的監管問責體系。一方面,政府要制定一套統一的監管標准,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地方和不同自媒體,出台具體的相應政策,在自媒體的運營方式、內容表達等方面嚴加監管,第一時間對惡意散播謠言、制造混亂者嚴加問責,並向民眾公開,對每位手持話筒的人進行制約,為社會風向朝著正確的方向有效引導保駕護航。
(二) 自媒體自身層面
1.提高准入門檻,建立行業標准
眾所周知,自媒體的注冊成本、運營成本極低,此外,很多新媒體運營人員的文化程度與媒介專業素養參差不齊,難以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與把控,往往為了達到一定的點擊量,採用剽竊、侵權新聞、標題黨等行為。再加上自媒體運營中違法違規的懲罰代價也不高,在運營過程中容易打法律法規的擦邊球,放縱底線。因此,對於新媒體的運營,應該對症下藥,提高注冊門檻與運營成本,規避不良現象的出現。如採取實名認証、提交保証金、簽訂相應准入合同等方式。
2.堅守媒體人的職業使命
作為網絡輿情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自媒體人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自媒體人要明確自身的擔當意識,堅守住挖掘真相、內容為王的原則,不可“唯流量是從”,同時提升業務能力,鍛煉採訪寫作與報道的技巧,不斷增強自我綜合實力。在自媒體時代下,不斷提升媒體速度也十分重要,媒體人應加強對熱點事件的關注,明辨是非,做好正確的輿論導向。[4]
(三)個人層面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自媒體時代下,民眾自身兼有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的雙重身份,公民個人應當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接受並傳播健康積極的信息。同時加強道德自律意識,“謠言止於智者”,不做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明辨是非,一分為二地看待信息。更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解讀信息的能力。從而能以個體之力為促進自媒體健康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2.履行監督職能
自媒體對社會風尚的引導,光靠政府的監管、自媒體平台的約束也是不夠的,公民個人也應自覺參與其中,正確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能,積極舉報違法犯罪、貪污腐敗、淫穢色情、非法傳銷等自媒體平台上暴露的問題,督促我國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進而正向引導社會風尚。
參考文獻:
[1]段馨蕊.“寒門狀元之死”霸屏背后的傳播心理分析[J].視聽,2019(4):198-199.
[2]陳小英.“咪蒙”的紅與黑——從咪蒙爆款文章看其價值觀[J].新聞戰線,2018(3):110-112.
[3]金家新,王雲蘭.自媒體時代網絡意見領袖的特征、問題與引導規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33(6):115-119.
[4]李天祥.從以“咪蒙”為代表的賬戶封禁看新媒體的堅守[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4):254.
(作者簡介:杜曉媛,女,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從事媒體組織創新管理研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